西藏邦铺矿区花岗岩剪切流变本构研究及其开挖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西藏邦铺矿区花岗岩剪切流变本构研究及其开挖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剪切流变试验 Burgers本构模型 非线性牛顿体 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
【摘要】:岩体的破坏主要是沿着破坏面滑移的压剪破坏,对西藏邦铺矿区花岗岩岩样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切流变试验。通过分析其剪切流变试验曲线,并基于Burgers模型,引入了一种改进非线性牛顿体黏壶,进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urgers剪切流变模型,并利用该流变模型辨识的参数,应用于西藏邦铺矿区开挖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改进的Burgers剪切流变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岩石流变的3阶段,对加速流变阶段的拟合结果很理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流变长期作用后,开挖边坡中部台阶区域位移变大,应力也发生变化,应加强该区域的支护和预警措施。
[Abstract]:The main damage of rock mass is the compressive shear failure along the failure surface, and the shear rheological test under different normal stress is carried out on the granite samples in butu mining area, Tib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hear rheological curves, and based on the Burgers model, the introduction of an improved nonlinear Newtonian dashpot, and put forward an improved Burgers shear rheological model,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rheological model identification, used in Bangpu mine in Tibet long-term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exca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urgers shear rheology model is improved, can well fit the 3 stages of rock rheology, accelerating rheological stage fitting result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2)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excavation, considering the rheological long-term effect after excavation of slope displacement large middle step area also, the stress chan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support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17228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摇篮人才计划No.CUGL100413,特色学科团队No.CUG090104)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No.2011CB710604)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1引言岩体的流变特征与岩土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1]。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了岩体失稳破坏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2 5],流变常常会引起如岩体滑坡、地基失稳等自然灾害[6]。岩体主要处于压缩状态,岩体的破坏主要是沿着破坏面滑移的压剪破坏[7],因此,主要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刚;胡斌;李博;刘智权;刘代田;;西藏邦铺露天矿台阶边坡破坏类型分析[J];工程勘察;2011年11期
2 李海洲;杨天鸿;夏冬;郑超;;基于软岩流变特性的边坡动态稳定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陈卫忠;王者超;伍国军;杨建平;张保平;;盐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4 蒋昱州;张明鸣;李良权;;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及其参数识别[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夏才初;许崇帮;王晓东;张春生;;统一流变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6 王如宾;徐卫亚;王伟;张治亮;张玉;;坝基硬岩蠕变特性试验及其蠕变全过程中的渗流规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7 杨文东;张强勇;陈芳;李术才;李文纲;王建洪;贺如平;曾纪全;;辉绿岩非线性流变模型及蠕变加载历史的处理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8 胡斌;蒋海飞;胡新丽;郭利娜;王新刚;;紫红色泥岩剪切流变力学特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袁海平;曹平;许万忠;陈沅江;;岩石粘弹塑性本构关系及改进的Burgers蠕变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10 张强勇;杨文东;陈芳;李文纲;王建洪;;硬脆性岩石的流变长期强度及细观破裂机制分析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年春;吴同情;秦娟;;岩石蠕变对边坡支挡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2 韩冰;王芝银;丁秀丽;徐平;;软硬互层岩体流变特性的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年02期
3 蒋昱州;徐卫亚;朱杰兵;王瑞红;杨圣奇;;含断续软弱夹层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2期
4 张尧;熊良宵;;岩石流变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杨小彬;李洋;李天洋;管海鹤;何杰山;;煤岩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邹良超;王世梅;;古树包滑坡滑带土蠕变经验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7 朱杰兵;汪斌;邬爱清;胡建敏;;锦屏水电站大理岩卸荷条件下的流变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08年S1期
8 朱杰兵;蒋昱州;王黎;;岩石力学室内试验技术若干进展[J];固体力学学报;2010年S1期
9 王更峰;张永兴;熊晓晖;黄达;;深埋大变形隧道炭质板岩蠕变特性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9期
10 顾锦健;徐卫亚;张玉;王伟;王如宾;;挠曲核部破碎带岩石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琛;彭越;;一个岩土非线性粘弹脆性元件模型[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强;胡秀宏;冶小平;;岩石蠕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姚兆明;徐颖;王厚良;邵维;;人工冻土蠕变特性分数阶导数模型[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4 唐皓;赵法锁;陈文玲;党亚倩;;大理岩非线性蠕变模型研究[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栋伟;深部冻结黏土蠕变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宝云;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5 刘小军;浅变质碎裂围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洞口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6 陈晓斌;高速公路粗粒土路堤填料流变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王襄禹;高应力软岩巷道有控卸压与蠕变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8 贾善坡;Boom Clay泥岩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流变模型、参数反演与工程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9 陈文玲;黑河水库坝肩边坡云母石英片岩三轴蠕变机理及蠕变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于洪金;套管损坏的力学计算与判定[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仰强;石膏蠕变特性及矿房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晋;综放采场“O”形圈内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欣;充填体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曼;基于沥青混合料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实验研究与车辙计算[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闵强;沥青混合料稳态行为的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广冬;黄土的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栋;深部围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陶小敏;高路堤填石料的蠕变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9 朱龙;隧道掘进中的围岩蠕变与土体软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王伟达;轴箱橡胶节点抗疲劳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彩红;毛君;李剑光;;改进的蠕变模型及其稳定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王凤娥;;一种新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4期
3 刘洪磊;杨天鸿;于庆磊;陈仕阔;;凝灰岩破坏全过程渗流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4 何峰,王来贵,于永江,冯美生;岩石试件非线性蠕变模型及其参数确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刘保国,孙钧;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的一种方法[J];工程力学;1999年01期
6 罗润林;阮怀宁;孙运强;朱昌星;;一种非定常参数的岩石蠕变本构模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小平;;对改进西原模型的再认识[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赵明华,肖燕,陈昌富;软土流变特性的室内试验与改进的西原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金丰年,范华林;岩石的非线性流变损伤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邹友平,邹友峰,郭文兵;改进的西原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沅江;岩石流变的本构模型及其智能辨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杰;邵龙潭;;填筑和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5期
2 高志辉;蒋和洋;;开挖边坡稳定有限元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3 连镇营;李世春;;开挖边坡的三维有限元稳定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肖世国;周德培;;开挖边坡松动区的近似解析[J];岩土力学;2007年08期
5 孟庆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开挖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新刚;余宏明;胡斌;连宝琴;;节理控制的降雨入渗通道对黄土开挖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山地学报;2013年04期
7 谢定文;;高陡开挖边坡防护的常见问题及相关措施[J];科技传播;2010年21期
8 阳栋;王国体;;基于ABAQUS的开挖边坡应力重塑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聂菊仔;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的选择[J];地矿测绘;2001年01期
10 王新刚;胡斌;赵治海;连宝琴;;渗流作用下节理型黄土开挖边坡塌滑破坏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崇;徐卫亚;孙怀昆;宁宇;;基于滑面变形的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小明;姜清辉;张奇华;丁秀丽;;银盘右岸开挖边坡的数值模拟与稳定性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宋万石;;开挖边坡施工期变形监测预报的经验与教训[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伍锡举;李志成;李勇刚;唐升贵;杨朝发;;岩溶山区建设场地隐伏溶洞的处理[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江;开挖边坡的渐进性破坏分析及桩锚预加固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卢书强;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开挖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易志宏;应力重塑方法在开挖边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翦波;复杂地质条件开挖边坡变形及稳定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3 符滨;边坡开挖条件下煤系地层岩土体工程性质变化规律研究及加固措施[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3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4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