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 出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短肢剪力墙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滞回规则 折点
【摘要】:恢复力模型是根据大量从试验中获得的恢复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经适当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实用数学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和计算机模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理论公式及短肢剪力墙低周反复试验数据,建立了往复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四折线型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滞回模型,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此外,针对恢复力模型中的折点刚度突变问题,推导出利用拟静力法求解结构动力反应时折线型恢复力模型中的加载点和卸载点这两类折点的计算公式。计算中避免迭代,结果较准确且便于计算机编程及实际应用。
[Abstract]:The restoring force model is a practical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relationship curves between restoring force and deformation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 which is obtained by proper abstraction and simplifi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and data of low limb repeated shear walls, a sixty percent off line restoring force model for members under cyclic loading is established, and hysteretic model is given. The restoring force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he test results. In addi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breaking point stiffness in the restoring force model,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two kinds of breaking points of the loading point and unloading point in the restoring force model of the broken line is derived by pseudo static method. The iteration is avoided in the calculation, and the result is more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for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72107)
【分类号】:TU398.2
【正文快照】: 引言恢复力模型是根据大量从试验中获得的恢复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经适当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实用数学模型,是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在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具体体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将进入非线性状态,其内力和变形、混凝土的裂缝和钢筋的屈服都是往复变化的,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子雄;张志伟;黄群贤;刘阳;;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2 肖明葵,刘纲,白绍良;滞回恢复力模型中求折点的一种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邓宗才;李建辉;;混杂FRP加固腐蚀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4 连星;叶献国;蒋庆;;叠合板式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特征参数计算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宏男,李兵;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恢复力模型及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5期
6 李青宁;李晓蕾;闫艳伟;窦炜;余军;吴军;张品乐;;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4期
7 朱伯龙 ,吴明舜 ,张琨联;在周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曲线考虑裂面接触效应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8 李俊华;李玉顺;王建民;王新堂;薛建阳;;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与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陈杨泽,梅仲华;对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10 曾磊;许成祥;郑山锁;吕营;陈娟;;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P-Δ恢复力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巢斯,孙海,黄鼎业,施功;体外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2 方明霁;李国强;李一松;;型钢剪力墙弯曲弹簧恢复力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马清珍;姜忻良;张宝魁;;一种分析混凝土灌芯石膏墙板的简化计算模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黄志华;吕西林;周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5 李响;梁兴文;;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5期
6 刘阳;郭子雄;林煌;;SRC柱塑性铰区域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7 白国良;刘超;赵洪金;姚菲;朱丽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8 任亮;方志;王诚;;考虑双轴水平力耦合效应的RPC箱型桥墩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2期
9 占智贵;;基于ANSYS对大型钢桁桥的模态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1期
10 汪佐良;杨建江;;集中质量法计算砌体结构自振频率[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浩;陈光明;;动柱式数控龙门双主轴钻床横梁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梁建术;郑惠萍;;一类含间隙滞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陈再现;王焕定;项莉莉;;剪力墙截面翘曲变形规律及计剪切纤维单元[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李浩;陈光明;;动柱式数控龙门双主轴钻床横梁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十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明科;梁兴文;;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截面延性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周博文;种迅;叶献国;解琳琳;;基于OpenSEES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7 李志山;容柏生;;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影响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焕定;陈再现;项莉莉;;剪力墙截面翘曲变形规律及计剪切纤维单元的数值研究[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乔峰;丁幼亮;李爱群;;《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演示软件的研发与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少杰;孙勇;张鹏;刘潇璐;刘福胜;;考虑梁柱作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墙振动模态特性分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付强;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常磊;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及其在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学伟;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英武;基于单源、复合源模糊数的建筑结构振动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杨宇;双向地震作用立式储罐基础隔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曾森;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的悬索桥施工阶段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刘建伟;框支剪力墙结构合理破坏机制及控制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品乐;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损伤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蔺新丽;爆破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及灾害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鲁博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滢涛;金属锚杆端锚状态下的动测度量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海丽;高层钢混框架结构厂房有限元分析及TMD减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宫经伟;水库进水塔—地基整体结构三维有限元静动力稳定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安立刚;新型钢板耗能器及其在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数值计算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陈培霞;高层建筑结构增层改造及弹塑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孙聪;榫减震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上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惠;深水斜拉桥地震响应数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惠;刘西拉;;基于粘结强度变化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邓宗才;李建辉;张小冬;;混杂FRP加固腐蚀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3 邓宗才;李建辉;杜修力;;混杂FRP及其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性能[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6年04期
4 郭子雄,周素琴;RC框架节点的弯矩-滑移转角恢复力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3期
5 李兵,李宏男;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弹塑性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6 李青宁,王宁,蔡卫宁;T形短肢剪力墙弹塑性模型及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2期
7 郭子雄,刘阳,杨勇;结构震害指数研究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5期
8 孙焕纯;平面框架弹塑性过程的分析[J];大连工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9 李宏男,王强,李兵;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多维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郑山锁,邓国专,杨勇,俞茂宏,张俊峰;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健;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检测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年超;徐一卓;;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1期
2 刘佩;袁泉;魏庆朝;;概率方法在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3 张克穷,王国周;钢框架单元恢复力模型研究[J];建筑结构;1998年08期
4 聂建国,余洲亮,袁彦声,米观,林伟;钢-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唐昌辉;叶林;赵铸;;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01期
6 翟长海;谢礼立;张茂花;;恢复力模型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7 刘佩;袁泉;魏庆朝;;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8 高菲;刘文锋;李春晖;;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邹向阳;王晓天;刘波;刘玉英;杜有龙;;磁电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理论推导及参数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赵彤,张祖光,王金国,王晓光;砂质减震器恢复力模型[J];油田地面工程;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硕英;叶艳琦;;杆内时模型的基础理论及其新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贾英杰;姚谦峰;陈平;赵冬;王建强;;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恢复力模型探讨[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高向宇;张慧;杜海燕;梁峰;;组合热轧角钢防屈曲支撑恢复力模型[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4 杜宏彪;沈聚敏;;用于空间钢筋砼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杆件多维恢复力模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章钢雷;曹双寅;敬登虎;陈玉立;;低竖向压应力水平下钢板-砖砌体组合框架恢复力模型研究[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于旭光;于长亮;郑宏;刘志杰;;钢板深梁填充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7 阎兴华;郝国龙;;轻钢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及弹塑性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敬义;徐亚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延性与恢复力模型的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袁建力;;SARCF的应用与发展[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剑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负刚度的随机层恢复力模型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栻;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恢复力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曾航;密肋复合墙恢复力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孙希;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系统恢复力模型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魏绪;密肋复合墙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王学民;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试验与恢复力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肖峰;钢筋混凝土深梁填充钢框架恢复力模型及非线性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王坤;基于损伤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彭伟文;考虑强震持时的结构损伤评价[D];华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5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4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