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及其土拱模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及其土拱模式分析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坡体抗滑桩间土拱的传递荷载机制,首先对抗滑桩桩身迎荷面土拱和桩侧摩阻力土拱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论述,然后将这些分析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较,最后结合土体滑移模式阐述了土拱的形状沿深度的变化及客观存在的重力场对土拱的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依赖桩侧摩阻力为拱座的土拱是土坡抗滑桩承担滑坡推力的主要土拱,其能承受住滑坡推力并把该力传至抗滑的桩体;桩身迎荷面土拱是具有临空面的边坡抗滑桩或基坑护壁桩工程中的主要承载土拱。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nsfer load mechanism of soil arch between sliding pil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soil arch and friction soil arch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n,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Finally, the variation of the shape of soil arch along the depth and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existing gravity field on the soil arch are expound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oil slip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il arch, which depends on pile side friction as arch seat, is the main soil arch of soil slope anti-slide pile to bear landslide thrust. It can withstand the landslide thrust and transfer the force to the anti-slide pile; Soil arch is the main bearing soil arch in slope anti-slide pile or foundation pit retaining pile.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2008278)
【分类号】:TU473.1
【正文快照】: 0引言抗滑桩是目前加固边坡、防止边坡滑移失稳的主要措施之一。抗滑桩的设计理念是采用非连续结构,利用土体自身强度与差异变形形成的土拱[1-6]将边坡的下滑力传递到桩身来达到设计的目的。在设计时,首先考虑桩结构的抗滑力与滑坡推力相平衡,在此基础上利用土拱效应对桩截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2 杨雪强,何世秀,庄心善;土木工程中的成拱效应[J];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3 王成华,陈永波,林立相;抗滑桩间土拱力学特性与最大桩间距分析[J];山地学报;2001年06期
4 李忠诚;杨敏;张慧;;侧移土体被动桩成拱效应及主动侧土压力计算[J];力学季刊;2006年03期
5 王乾坤;抗滑桩的桩间土拱和临界间距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6 琚晓冬;冯文娟;朱金明;;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凯玲;门玉明;;锚索抗滑桩系统内力变形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8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关于土拱效应的几个问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叶晓明,孟凡涛,许年春;土层水平卸荷拱的形成条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10 张建华,谢强,张照秀;抗滑桩结构的土拱效应及其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院成;郭呈祥;叶永峰;;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排桩支护结构合理桩间距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王玉平;;全埋式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3 曾律弦;潘泓;肖四喜;;深基坑环梁支护结构的性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4 吴昌将;张子新;;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群桩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5 吴浩;;管棚-箱涵工法中管棚合理间距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6 耿建勋;耿永常;张克绪;;水平土拱效应在护壁桩设计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梁文文;王成;;抗滑桩的桩间土拱效应问题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8 王成;王东;陈夏雨;刘晓洁;;桩间土拱效应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9 黄伟;潘泓;王燕燕;;全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遮帘桩合理桩间距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10 姜春林;吴顺川;吴承霞;金爱兵;张友葩;;复活古滑坡治理及微型抗滑桩承载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Slope Reinforcement for Housing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户巧梅;龚雯;张会明;;空间刚架微型桩体系加固边坡的内力初步探讨[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登亮;孙强;李厚恩;史哲;;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伟涛;石振明;裴孟德;;桥后填土对桥台的影响作用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姚爱军;宿宁;龙利民;;典型土-岩复合边坡抗滑桩内力分析与设计方法[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长冬;胡新丽;刘雄军;;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合理锚固段长度的探讨[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7 胡新丽;王亮清;唐辉明;;库岸滑坡(变形体)抗滑桩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探讨[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8 琚晓冬;冯文娟;朱金明;;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9 张飞;孙海峰;杜秋男;王杰;;粘性土体滑坡的整治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崔n,
本文编号:1361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6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