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增建地下空间的方法与关键技术
本文关键词:既有建筑增建地下空间的方法与关键技术 出处:《施工技术》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阐述了增层及增建地下空间改造模式的优越性,着重介绍了既有建筑物增建地下空间的方法及关键技术,并结合既有建筑增建地下空间项目的施工经验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ode of increasing the floor and adding the underground space,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for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dditional underground space projects.
【作者单位】: 南京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分类号】:TU94;TU746.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国内的大中小城市持续进行。在城市建设进程中一方面要推动城市建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建筑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减少城市用地压力,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土地利用开发。对既有建筑进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剑平;;国内外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发展概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之葵;梁金城;;深层搅拌桩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徐征兵;刘卫兵;;马钢新区CFG桩软基加固质量控制简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房文明;超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5年02期
4 杨建永;汤庆荣;;浅谈强夯法加固软弱地基的发展和应用[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5 李小敏;;树根桩在既有建筑物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08年01期
6 杨洋;;安徽省高速公路沿线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7 林明安;王士革;卢铖昀;;振冲碎石桩在川西河谷地带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8 万能胜;薛杰;;压密注浆在水工建筑物纠偏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张璞,唐忠德;重力式水泥搅拌桩挡墙的基坑围护设计[J];地下空间;1999年02期
10 旷开萃,黄宏伟;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综合分析和防治[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彦莉;土工格栅加筋砂土的特性研究及加筋垫层的承载力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王宏祥;高寒湿地公路软基处理新方法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魏芸;强夯碎石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固结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茅晓辉;变刚度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为民;强夯后高饱和度地基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刘杰;复合地基中垫层技术及桩土相互作用[D];中南大学;2003年
8 刘之葵;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冯瑞玲;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10 林希强;基坑复合土钉支护全过程内力及变形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晓鸣;;我国城市住宅技术管理概况[J];住宅科技;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保勇,侯学渊,束昱;地下空间心理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与建议[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2 路石;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地下空间[J];铁道建筑;2001年05期
3 路石;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J];铁道建筑;2001年09期
4 周占学,和迎新,贾连忠;地下空间的发展及利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初建华;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S1期
6 ;地下空间2003年第23卷总目次[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7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一)[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8 章崇任;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J];建设科技;2004年07期
9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二)[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10 Monique LABBE;巴黎地下空间计划——重点发展复合式基础设施的远大前景[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国;;地下空间项目编制技术策略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金敏刚;张旭;;利用地下空间通风对空气降温的数值模拟和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侯学刚;王超;孙晓洪;;天津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模式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漆长德;;论地下空间的权限和管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黄龙元;冯贵申;温彦良;;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李孝娟;顾新;张建荣;;实现地下空间从“点”到“网”的转变——以深圳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军;刘全海;过显中;;常州市地下空间数字化测绘与建库[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地下空间工程防水与渗漏治理技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4、5期(总第130期)[C];2012年
9 赵_g;;天津西站地下空间产权划分方案研究[A];2014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钱七虎;陈晓强;;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广泉;地下空间:城市安全的“心腹之患”[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陈伟;北京地下空间趋热 商业资本接受双重考验[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侯建国;地下空间使用权亟待破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安丰;地下空间:城市建设新资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同济大学教授 束昱;我国亟待建立地下空间管理机制[N];建筑时报;2007年
6 方方;南京开发商发现新蛋糕[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陈灵生邋丁玲;轨道交通发展构建地下空间立体骨架[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李芳芳;上海:数万册地下空间安全手册向公众发放[N];建筑时报;2008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肖意邋李玫 李舒瑜 陈海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N];深圳特区报;2008年
10 游春亮邋实习生 陈晓君;像规划土地一样严格管理地下空间[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静莉;长春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岩土体可利用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2 郭翠翠;基于粒计算的地下空间监控预警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怀德;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黎永索;管幕预筑地铁站大开挖施工力学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星;建筑改扩建之地下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敏;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王龙;地下空间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永良;西安明城区内钟楼地区地下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莎莎;上海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及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周维;上海市地下空间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彭莲;山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德轩;沈阳市地下空间政策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李展炜;万博商务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田育民;空间异质性对城市交通枢纽地下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3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7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