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的比较与反思
本文关键词:中外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的比较与反思 出处:《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环境 无障碍建设 无障碍法制建设 无障碍建设实践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着眼于无障碍法制建设、盲道铺设、地铁无障碍设计与历史建筑外部环境无障碍改建四个方面,通过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的相关案例,对我国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并从无障碍法制建设和无障碍建设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 barrier-fre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barrier-free legal system, the laying of blind road, the barrier-free design of subway and the barrier-fre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the relevant case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 accessibility in our country summary and reflection, and from the barrier-free legal construction and barrier-free construction practice two aspects of the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work.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QL1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无障碍发展趋势研究》部分成果
【分类号】:TU98
【正文快照】: 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迫切要求各国加快无障碍建设步伐,促使无障碍建设理念从单纯地为残疾人服务发展到为所有人服务的通用设计。在我国,这一要求尤为迫切。截至2006年底,我国残疾人数量达到约82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4%[1],2010年,60岁以上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喜正;;大阪市地铁无障碍计划的实施[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红军;李兆君;张甫仁;吴安伟;;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硕;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城铁导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珊;;浅析城市环境中的园林景观[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2 布林;;浅议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8期
3 丁立伟;;论城市视觉环境艺术的功能需求和价值取向[J];广西轻工业;2009年02期
4 刘芳;;浅析高层公共建筑底部半开敞空间[J];建筑与文化;2010年03期
5 梁世明;;建筑美学的超越与回归[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1期
6 宋立辉;;浅析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7 郑孝燮;城市环境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续)[J];城市规划;1985年01期
8 俞绳方;论苏州城市环境规划思想[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2期
9 周航,钱久军;城市建设和城市的持续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年01期
10 沈磊;城市环境中的校园文化——鸿宇中学设计探索[J];新建筑;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七虎;;岩土工程的第四次浪潮[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谭志明;冯赞荣;阿孜古丽;;从乌鲁木齐市和平渠改造谈城市环境[A];城市防洪专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3 朱洪宇;;略谈城市环境与高层建筑[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管俊涛;徐霏;;新世纪的建筑文化和教育[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5 段瑜;罗巧灵;;创意经济下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邹德慈;;城市的宜居性[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邓庭辉;;试论城市楼顶绿化[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李英;路晓东;;现代城市建筑环境问题[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9 马全明;;城市屋面及其生态功能[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10 王星富;汪时机;;关于城市规划中防灾减灾问题的初步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于表彰城市环境百日综合整治“六大行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N];临汾日报;2008年
2 王贵磊 马建超;安平实施“三三三”工程绿化城乡[N];衡水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董馨;创建美丽家园的决策[N];长春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刘京健 冯良忠;全民联手整治山城环境[N];临汾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建虎;改善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N];咸阳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晓 邹伟;苦干一千天 强力推动城市环境功能品质人居质量大提升和新跨越[N];南京日报;2010年
7 记者 周祚 通讯员 穗仁宣;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促进亚运筹备举办[N];广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吕宁丰;以整洁有序美观的城市环境造福百姓[N];南京日报;2008年
9 记者 刘晓;精心规划组织运筹实施 努力实现“三个提升”[N];南京日报;2009年
10 刘志明 记者 闫雪峰;香坊全力根除因“土”致“脏”[N];黑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力;日本高层建筑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董禹;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西波;互动/适从[D];同济大学;2007年
4 Toulavanh VONGSAY;老挝首都万象宜居及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规划理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小东;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程世丹;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吴远翔;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和晓艳;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孙洪波;现代城市新区开发的物理环境预测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飚;论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朱丹丹;户外广告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艺术特色塑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璐;武汉市滨江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建熙;结合城市环境的建筑顶部造型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07年
5 田心心;购物中心入口广场与城市的一体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陈颖;大型购物中心与城市环境契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刘丹;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反思城市规划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8 吴敏;广西梧州市防洪工程与城市环境协调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琳;浅析城市环境色彩污染[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苏敏静;太原市高层建筑合理化布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8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