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8 12:11

  本文关键词: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出处:《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强方钢管 高强混凝土 轴心受压 短柱 有限元分析


【摘要】:在新世纪的社会中,各个学科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新想法,新思路被广大的研究者们所提出,结构工程学科也是其中之一。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算是新军,但其凭借着自身的特点颇受广大学者们的青睐。目前各个国家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关于普通材料、多种形式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和规范,而且陆续的将新材料、新形式的钢管混凝土添加到规范中来,另外他们己将现有的结构形式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的工程中来如大跨度桥梁、高层、超高层等建筑中。而我国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展开初步研究,目前也己将符合我国相应标准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编入了规范中,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但这些比较成熟的理论与规范还不足以让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更广泛的应用,仅有少部分比较前卫、尖端的建筑结构中才应用得到,为此我国的广大学者们还需要勇于探索。方钢管混凝土是众多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中的一员,其虽没有圆钢管对于核心混凝土约束力强,承载力没有钢骨混凝土高,但是它以其自身节点构造简单等特点受到广大学者喜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材料的更新,为了应对现今建筑对于高承载力,高经济效益和高面积利用率等的挑战,广大研究者们对于方钢管混凝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增加结构形式的复杂程度,逐步提高材料强度是相关研究课题的方向。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将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相关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且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创新,即将混凝土与钢材两种材料均换为了高强材料。本文对于二十几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典型算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工作机理做了分析,研究了在加载的各个阶段高强钢管与高强混凝土分别承担纵向荷载的比例,对比了核心高强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中截面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核心混凝土强度,钢管屈服强度,截面尺寸和含钢率等因素的改变对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最后对于我国,欧洲和日本提出的方形钢管混凝土的计算公式进行验算,对比其误差范围,为以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建议。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个因素对试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分析了高强方钢管与核心高强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构件在达到极限状态之前,混凝土为承担竖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此之后二者承担竖向荷载的比例接近为1:1。另外对于核心混凝土与方钢管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得出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充分利用了高强混凝土抗压与高强钢材抗拉的材性特点,同时其极限承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后期延性较差,而含钢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越大,其后期残余承载力越大。最后对方钢管混凝土相关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新型组合结构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 the society of the new century ,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 ideas , more and more new ideas and new idea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researchers . The concrete is the main part to bear the vertical load , after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the two bears the vertical load is close to 1 : 1 . In addition , the high strength concrete steel tube high strength concrete short column makes full use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 strength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high - strength steel . Meanwhile ,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high - strength concrete steel tube high - strength concrete shaft is poor , and the later residu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high - strength concrete - filled steel tube high - strength concrete shaft is larger .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宁;徐改革;姜维山;郑先超;徐明堂;;局部外包方钢管连接混凝土构件工作性能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邵永松;刘洪波;寇俊同;;截面方钢管支撑的弹塑性稳定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3 张俊杰;谭平;周凤林;;方钢管砼结构研究现状评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黄一杰;张林彦;阎春生;;方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力学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5 郭岗,邝昊;方钢管连接失效模式及判别准则[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年09期

6 郑文忠;张格明;柳旭东;张博一;;灌浆方钢管压陷极限承载力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4期

7 苏东;;方钢管高强膨胀混凝土性能实验研究[J];广东建材;2007年08期

8 李强,王翠表,于涛,陈春山;薄壁方钢管专用组合切断刀[J];工具技术;2004年05期

9 陈兵;刘晓;李四平;陈龙珠;;方钢管膨胀混凝土性能实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1期

10 贾宝英;;高频焊接方钢管内壁压痕设备的研发分析[J];机械工程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涛;邵永波;;轴向压力作用下主管壁加厚的T型方钢管节点静力强度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2 韩庆华;许姗姗;;薄壁方钢管吸能特性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素梅;周明;;方钢管约束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韦灼彬;陶忠;韩林海;;方钢管(早强)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计算[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闻洋;郝铭科;;偏压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陶忠;王志滨;韩林海;;采用加劲肋改善薄壁方钢管混凝土工作性能初探[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卢方伟;李四平;姚华;;方钢管膨胀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蕾;刘玉彬;;方钢管配筋混凝土柱耐火性能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帼昌;狄成义;;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中长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斌;张迎春;;组合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杨凯;第十届北方钢管技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美春;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赵同峰;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令昀;带肋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及抗侧向冲击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陈朋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李琛;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孙微;酸雨腐蚀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纯弯力学性能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5 吕行;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长江大学;2016年

6 吴轩霆;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偏压长柱承载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陈敏;高温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谭秋虹;方钢管螺旋筋混凝土柱偏压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欧阳翊龙;轴力作用下冷弯T形方钢管节点受冲击荷载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肖骁;辐射—热—流耦合作用下钢构件及单层网壳结构温度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97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97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