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滞回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滞回性能分析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型钢混凝土 异形柱 滞回性能 低周反复加载 有限元
【摘要】:基于试验研究,采用Open Sees系统对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的滞回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计算结果,获得了柱端的弯矩-曲率滞回曲线,分析了P-Δ效应的影响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SRC异形柱的滞回曲线饱满对称;P-Δ效应使SRC异形柱的承载力降低3.2%~12.4%,延性变差;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相比,SRC异形柱的能量耗散系数大,耗能能力强;实腹式配钢试件的滞回性能优于空腹式配钢试件.研究为SRC异形柱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special-shaped SRC columns is simulated by Open Sees system.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torque-curvature hysteretic curve at the end of the column is obtained, and the influence of P- 螖 effect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tic curve of the special shaped column of the SRC is full and symmetrical. P- 螖 effect reduc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RC special-shaped columns by 3.2and 12.4.The ductility becomes worse. Compared with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al-shaped column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SRC special-shaped columns are larger. The hysteretic performance of the solid web steel distribution specime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hollow steel distribution specimen. The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SRC special-shaped column.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44)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JK097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科技基金(RC1245)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是指异形截面(L形、T形、Z形、十形等)中主要配置型钢并配有适量纵向钢筋和箍筋的新型结构柱,它不仅保持了异形柱结构的优点,同时还秉承了SRC结构的优越性,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异形柱理想形式[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SRC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雁茹;郭子雄;;基于OpenSEES的SRC柱低周往复加载数值模拟[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邵永健;赵永宏;门进杰;;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3期
3 徐亚丰;刁晓征;郭建;王萃萃;李晓丽;王华;;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双向偏心受压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铁成;郝贵强;赵海龙;张学辉;;反复荷载作用下纤维增强异形柱的抗震性能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李哲;张小锋;郭增玉;徐凯;;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剪切开裂的试验与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徐亚丰;李晓丽;郭建;佟雪伟;段晓静;;双向偏压钢骨混凝土T形柱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刘义;赵鸿铁;薛建阳;陈宗平;;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4 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赵鸿铁;;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L形柱的受力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5 杨明;伍凯;葛鸿鹏;张莉;;不同类型异形柱耐震性与适用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6 陈俊忠;许安邦;陈宗平;;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1年08期
7 苏益声;黄义波;唐伟平;陈宗平;;两种不同配钢形式钢骨混凝土L形柱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性能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李磊;郑山锁;李谦;;基于IDA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郑山锁;王唯;李龙;商效禹;韩协;;基于纤维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柱精细化建模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鑫;赵乃志;李兵;;不同肢长异型柱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2 陈杰;郑廷银;;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进展[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阿林;钢骨-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组合柱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郭震;新型钢结构小高层住宅抗震耐火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邵永健;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曲福来;钢筋混凝土不等肢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秦国鹏;GFRP管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6 刘义;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斌;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唐光暹;桁架式SRC梁-RC柱组合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刘祖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周婷;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异形柱结构节点抗剪承载力与整体结构震害的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郝丽丽;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受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夏玉民;GFRP管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偏心受压的力学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杨碧瑶;核心钢管外包钢骨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1年
5 郝丽;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性能分析及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郝江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常伦;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田清彪;C80高强混凝土扁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8年
9 雷健;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董淑卿;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受力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宝峰;徐亚丰;李钢;王建;孟猛;丁_g;;轴心受压下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延性的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曹万林,王光远,魏文湘,吴建有;不同方向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T形柱的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4期
3 郭子雄;张志伟;黄群贤;刘阳;;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4 张喜德;王春;王立争;;钢骨混凝土异型柱框架模型地震反应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5 钱稼茹,李耕勤;异形柱用于8度抗震设防建筑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2期
6 卫园,冯建平;周期反复荷载下L型截面柱的试验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7 王妙芳;郭子雄;;型钢混凝土柱的ANSYS数值模拟技术[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徐向东,康谷贻,姚石良;单周及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框架柱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1999年01期
9 康谷贻,巩长江;单调及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异形截面框架柱的受剪性能[J];建筑结构学报;1997年05期
10 李杰,吴建营,周德源,聂礼鹏;L形和Z形宽肢异形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小刚;王翠坤;牟在根;孙慧中;陈才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方案及有限元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郭棣;宽肢异形柱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王丹;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柱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宗平;桁架式钢骨的混凝土异形柱——不对称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广零;卢晋福;王国玉;;型钢混凝土临界保护层厚度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03期
2 郑之俊;王杰光;;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J];安徽建筑;2006年01期
3 贺广零;卢晋福;王国玉;;型钢混凝土临界保护层厚度研究[J];建筑科学;2006年06期
4 陶兵;彭伟;杨雨嘉;;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J];四川建筑;2008年04期
5 张根俞;梁书亭;朱筱俊;;某综合楼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设计与分析[J];建筑技术;2009年05期
6 徐庆奎;;型钢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6期
7 安东亚;陆道渊;李承铭;乔伟;;某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09年S1期
8 马春明;;浅议型钢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施工技术[J];科技风;2009年07期
9 余洁;秦浩;;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反应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S1期
10 袁雅光;;绍兴皇冠假日酒店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东亚;陆道渊;李承铭;乔伟;;某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俊华;赵银海;唐跃锋;刘明哲;;火灾后型钢混凝土轴压柱剩余承载力试验[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3 李焱;杨建江;秘志伟;;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和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4 杨勇;郭子雄;聂建国;;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李晋春;宋彦琦;宛光辉;;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设计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6 杜鹏;韩克胜;蒋世林;;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在济南政务中心综合楼中的应用[A];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志攀;;型钢混凝土框架柱计算程序的编制及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8 陈宗平;赵鸿铁;薛建阳;康希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配钢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宗平;赵鸿铁;薛建阳;康希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勇;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郭子雄;;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之政 记者 贺慧宇;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全荣;日本东京晴空塔采用的新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任佳;BIM技术解工程机电难题[N];中国建设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宇光;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及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刘义;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雪松;翼缘狗骨式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杨勇;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李玉荣;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框架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朱健;内埋型钢混凝土墙与钢梁连接节点的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林;大型火电厂主厂房少墙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作用效应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崔大光;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王维;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宏观有限元的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何明胜;型钢混凝土边框柱密肋复合墙体试验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浩;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弹塑性分析及地震反应特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向皓;某型钢混凝土转换层桁架的受力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守筠;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4 曾贤谋;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任亚平;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勋桂;型钢混凝土框架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孙岩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胡小会;型钢混凝土界面滑移及本构关系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韦希;型钢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动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俊;型钢混凝土支护桩弯剪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0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