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土模型体积屈服机制及其本构积分算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硬化土模型体积屈服机制及其本构积分算法研究 出处:《岩土力学》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硬化土模型 体积屈服机制 理论解析 本构积分算法
【摘要】:剪切-体积双屈服机制的硬化土(Hardening-Soil)模型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土体复杂应力路径的影响在岩土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的相关研究对于其体积屈服机制的理解上普遍存在着偏差,相关文献对于其内部控制参数解法的描述并不正确,无法体现该模型准确模拟单轴压缩及K0固结特性等方面的优势。笔者从对其体积屈服和硬化内部控制参数的物理意义的着手,解释了该模型体积屈服机制的工作过程,并进一步给出了其内部控制参数的显式解析算法及推导过程。针对于该模型的非线性弹性-多屈服机制塑性所导致的数值求解复杂性,给出了其基于改进欧拉中点法的本构积分算法,结合相关研究的参考试验及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Abstract]:Hardening-Soil model with shear-volume double yield mechanism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stress path of soil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re is a general devia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olume yield mechanism in the relevant studies in China,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parameter solution is not correct i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model can not accurately simulate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K0 consolid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starts with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parameters of volume yield and harden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volume yield mechanism of the model is explained. Furthermore, the explicit analytical algorithm and deriv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parameters are given. The numerical solution complexity caused by the nonlinear elastic-multi-yield mechanism plastic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The constitutive integra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improved Eulerian midpoint method is presented and verified by referenc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1CB013800)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1引言基于剪切与体积双屈服机制的非线性弹性-塑性本构模型-硬化土模型[1](简称HS模型)及其修正形式的小应变硬化土模型[2]因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土体复杂应力路径的影响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国内一些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该类模型的剪切屈服机制[3],而对其体积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兆华;张永兴;;硬化土模型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斌;张可能;许晶菁;阮永芬;;稳定渗流时基坑侧向水土压力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忠艳;于远忠;李广才;李鹏飞;;砂土不同粒径对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4 金杰;;实腹式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6 郝福生;惠治鑫;;科里奥利力对黄河沿岸水体流失的影响及当前治理措施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7 吴越;刘东升;袁兴平;;水位下降作用下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8 刘波;曹波;刘芳;唐林;杨成淳;;北京地铁暗挖隧道变形监测与稳定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9 介玉新;武海鹏;王乃东;杨光华;;岩土材料的剪胀方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0 姚爱敏;王运霞;;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主要力学特性的比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冰;金佳旭;张春梅;;浑水入渗对尾矿坝孔隙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德民;马凤山;张亚民;王杰;郭捷;;高层建筑物荷载与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杨永涛;张建海;王慧娟;徐元金;张志雄;项庆伟;;隘口沥青心墙坝坝基溶洞处理措施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小兰;刘建军;杨春和;何翔;;考虑泥岩软化特性的油藏渗流场与地应力场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6 徐辉;张光永;王靖涛;;黏土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路径损伤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晓峰;丁勇春;;特殊类型基坑变形性状二维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颖人;高红;冯夏庭;;材料强度理论的讨论[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赵衡;;考虑体积变化的饱和土固结排水统计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夏桂云;Yoshimine M;宋丽;;统一强度理论对土质材料的实验验证和对比[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李建民;超深超大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吴坤铭;边坡及其抗滑桩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根保;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北战;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柳东委;土工格栅在六潜高速公路中处理桥头跳车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姜连军;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金佳旭;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凤;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与支护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宣何;采用排桩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海波;徐明;宋二祥;;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一种实用本构模型[J];工程力学;2011年06期
2 马宗源;廖红建;;双剪统一弹塑性有限差分方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429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2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