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频谱衰减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频谱衰减特性研究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计算分析了333组震中距小于40 km的欧洲及其毗邻地区的近场强震动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和3种频谱周期参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场地类别、震级、震中距等因素对近场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特征,并统计给出了不同类别场地和震级档的近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频谱周期的衰减关系。结果表明:震中距是影响近场强震动峰值加速度和频谱特性的重要因素,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近场强震动峰值加速度逐渐减小;特征周期参数基本上满足随着震中距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场地越软这一趋势越明显;因为近场地震动的复杂性,场地类别和震级对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具有不确定性。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的加速度峰值比均值为0.60,但约有1/3的强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比大于2/3;竖向地震动的特征周期约为水平向地震动的0.8倍,且场地越软该值越小。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three kinds of spectral periodic parameters of the near field intensity seismic records of 333 group earthquakes with epicentral distance of less than 40 km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ite types are discuss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Effects of magnitude, epicentral d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on near-field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near-field ground motion and the attenuation of spectrum period of different kinds of sites and magnitude ranges is statistically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ield intensity vibr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epicentral distance,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near-field intensity vibra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ic parameters basically meet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epicentral distance, and the softer the site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trend i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near-field ground motion, site type and magnitude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peak accele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period, but have uncertainty. The average value of peak acceleration ratio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is 0.60. But about 1/3 of the recorded peak acceleration ratio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is more than 2 / 3;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vertical ground motion is about 0.8 times that of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and the softer the site is, the smaller the value is.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市地震局;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4085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215301)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2DFG205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601)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提升计划
【分类号】:P315.9;TU435
【正文快照】: 0引言最近几次大地震,即Kocaeli地震(1999年,Mw7.4)、集集地震(1999年,Mw7.6)和汶川地震(2008年,Mw7.9)等地震灾害展示的近场区工程结构的破坏现象引起地震工程界密切关注。这些地震导致震中区及附近工程结构产生如此严重的破坏,除与近场地震动的较高强度有关,更与近场区域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倪永军,朱f^;近断层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李小军,彭青;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3 周正华,周雍年,卢滔,杨程;竖向地震动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3期
4 李新乐;王瀑;窦慧娟;杜蓬娟;;近断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特性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徐龙军;谢礼立;;集集地震近断层地震动频谱特性[J];地震学报;2005年06期
6 贺秋梅;闫维明;董娣;徐国栋;高丽霞;;震源机制和场地条件对近场强震地面运动特性的影响[J];地震研究;2006年03期
7 贺秋梅;李小军;董娣;李亚琦;杨宇;;近场地震动频谱特征周期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年Z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龙军;统一抗震设计谱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秋梅;近场竖向地震动随机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锡元;齐微;徐平;闫维明;;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特性影响的统计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浪;李小军;;汶川8.0级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特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刘立维;;地震逃逸救生桶工业设计的初步构想[J];包装工程;2011年04期
4 王涛;;竖向地震若干问题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邱燕玲;姚令侃;秦伟;;汶川地震路基挡墙震害特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薄景山,李秀领,刘德东,刘红帅;土层结构对反应谱平台值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7 邵广彪,冯启民;近断层地震动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3期
8 耿淑伟,陶夏新;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竖向分量与水平分量的比值[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5期
9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杨润林;;强震记录频率非平稳特性的若干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10 孟庆利;林德全;张敏政;;三维隔震系统振动台实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正权;刘小生;赵剑明;赵军强;陈宁;刘启旺;;深厚覆盖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韩军;李英民;;场地类别对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罗开海;杨小卫;;竖向地震反应谱的研究与应用进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4 崔芳鹏;胡瑞林;殷跃平;许强;张明;;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高差效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米素婷;陈丹;吕晓健;;黄土地区挖填场地地震动反应谱参数特性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雪松;聂一恒;周云;;竖向抗震的研究与应用进展[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建涛;李丹宁;刘本玉;;强震地面运动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正华;林淋;王玉石;王伟;;竖向地震动反应谱[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龙军;李爽;谢礼立;;核电厂抗震设计谱确定方法分析[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10 翟长海;武钢;李爽;谢礼立;;近场方向性效应等效脉冲地震动模型的频域分析[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立峰;动荷载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杨宇;场地地震波动模拟中透射边界稳定性问题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贾俊峰;桥梁三维隔震分析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韩风霞;钢筋混凝土细长柱结构精细化分析模型及动力二阶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田利;输电塔—线体系多维多点地震输入的试验研究与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党育;复杂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软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吴泽玉;基于特征参量分析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韩阳;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地震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智元;基于宁洱地震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曹聪;震后损伤框架结构的粘钢修复加固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慎丹;近场地震下RC梁式桥抗震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肖遥;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孔军;考虑场地放大效应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王红红;压力分散型悬锚式挡土墙支护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涛;高地震烈度区大型水电工程对岩土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乃道;竖向地震作用对空间大跨结构的影响及计算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楼可城;抗震结构设计地震反应输入波的选取与虚拟场地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丽洁;砖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设计建议[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永军,朱f^;近断层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胡聿贤;孙平善;章在墉;田启文;;场地条件对震害和地震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0年00期
3 谢礼立;李沙白;钱渠炕;;电流计记录式强震加速度仪记录的失真及其校正[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1年01期
4 王志良;韩清宇;;粘弹塑性土层地震反应的波动分析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1年01期
5 周锡元,苏经宇;烈度、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反应谱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2期
6 符圣聪,江静贝;Iwan模型用于场址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3期
7 周雍年;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反应谱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4期
8 李小军,廖振鹏;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粘-弹-塑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3期
9 谢礼立,周雍年,胡成祥,于海英;地震动反应谱的长周期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1期
10 郭玉学,王治山;随场地指数连续变化的标准反应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耿淑伟;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的规定[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2 徐龙军;统一抗震设计谱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进军;地下地震动参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2 齐微;随机特性在地震动反应谱与强震地面运动模拟中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贺秋梅;近场竖向地震动随机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伟;近断层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和能量谱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立华;赵艳;李化明;杨廷玉;;不同类别场地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变化规律[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陈鲲;俞言祥;高孟潭;高景春;;利用强震记录校正的芦山7.0级地震峰值加速度震动图[J];地震地质;2013年03期
3 刘峥;石树中;沈建文;;用美国西部强震记录讨论厚覆盖土层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J];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03期
4 张威;龚平;曾心传;;不同峰值加速度取值方法的比较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S2期
5 姚凯;卢大伟;刘旭宙;周民都;闵祥仪;;利用汶川余震流动观测资料探讨地形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01期
6 刘峥;沈建文;石树中;余湛;;软土对基岩峰值加速度的放大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碧泉,吴大铭,边银菊;中国华北峰值加速度的衰减特性及与北美东部的比较[J];地震学报;1999年01期
8 文雯;宋廷苏;王珏;;单一均质土覆盖层厚度对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平台值的影响[J];地震研究;2012年04期
9 黄慧华;近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8年01期
10 王秀梅;赵艳;李化明;张国忠;;震中距对不同类别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于双久;陆建松;;PA-1101型峰值加速度计的研制[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姚振兴;郑天愉;;用理论模拟方法估计北京地区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分布[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4)[C];1989年
3 刁構;;山东工程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4 钟菊芳;温世亿;胡晓;;基于最小相位谱的非平稳加速度时程合成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任叶飞;周宝峰;史大成;温瑞智;;观测方向对于水平地震动特性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6 吴胜兴;钟菊芳;;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对虎跳峡坝址PGA、EPA的影响[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MSc.Yin Myo Min Htwe;[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志刚;成都平原卵砾石层地震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全克江;地震早期P波与地震动峰值特征参数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4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3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