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消能减震结构损伤谱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消能减震结构损伤谱的影响 出处:《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结构相互作用 消能减震结构 损伤指数 损伤谱 Takeda滞回模型
【摘要】:消能减震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抗震体系,文中研究地震荷载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对消能减震结构Park-Ang损伤谱的影响。消能减震结构模拟成恢复力体系为Takeda滞回模型的单自由度体系,消能减震装置假设为黏滞阻尼,地基土的动力特性采用系统化的集总参数模型表示。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随着结构阻尼比的上升,消能减震结构的Park-Ang谱在整个周期段上都得到很大的降低。然而,当消能减震结构总体阻尼比达到15%~20%时,随着地基土的剪切波速下降,整个周期段上Park-Ang损伤谱都会呈现出加大的趋势。与非减震结构相比,消能减震结构需要考虑SSI效应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Abstract]: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is a widely used seismic system.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under seismic loading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n the Park-Ang damage spectrum of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is simulated as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with Takeda hysteretic model. Th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is assumed to be viscous damping,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soil are expressed by a systematic lumped paramete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soi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ructure damping ratio,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or not. The Park-Ang spectrum of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is greatly reduced in the whole period. However, when the damping ratio of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reaches 15 ~ 20. With the decrease of shear wave velocity, the Park-Ang damage spectrum will increase in the whole period, compared with the non-seismic absorption structure. The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SSI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219,90815017)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SLDRCE10-MB-06)
【分类号】:TU352.1
【正文快照】: 引言结构减震控制的基本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30余年的时间,相对于一直被广泛采用的延性设计方法,结构减震控制可以认为是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一次革命[1]。消能减震结构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结构抗震体系[2],可应用于绝大多数的结构类型,从建筑到桥梁,从超高层结构到多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哲锋;沈蒲生;朱建华;;地震动参数对高层混合结构破坏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欧进萍,何政,吴斌,龙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控制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1期
3 杜修力;欧进萍;;建筑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J];世界地震工程;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法维,,杨卫东,欧进萍;钢管混凝土柱滞回耗能和累积损伤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何明哲;周文松;;基于地震损伤指数的地震人员伤亡预测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聂桂波;范峰;支旭东;;大跨空间结构性能水准划分及其易损性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蒋庆;叶献国;连星;常磊;王德才;;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损伤指标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郑济坤;王全凤;;弹性能损失的地震损伤评价模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国华;娄宇;李爱群;;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组合的一种新方法[J];建筑结构;2008年08期
7 黄辉辉;敖卓男;王艳霞;张谦俊;;广东国际大厦裙房改造设计综述[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8 周建龙;江晓峰;王建;;基于能量分析的抗震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12年05期
9 蒋建;丁建;;框架结构直接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6年01期
10 应勇;蒋欢军;王斌;张永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艳;阚明辉;王自法;;中低层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指数[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国良;丁建;蒋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3 叶志明;楼思展;陈玲俐;;建筑物震害风险评估研究新进展[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东升;司炳君;艾庆华;孙治国;;改进的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比较[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滕军;涂胡兵;李祚华;和雪峰;;基于汶川地震震害分析的强震作用下结构累积损伤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陈国新;;生态复合墙体损伤延性系数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7 温凌燕;娄宇;聂建国;;基于能量的地震下楼层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辉辉;敖卓男;王艳霞;张谦俊;;广东国际大厦裙房改造设计综述[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巨型框架隔震悬挂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关宏波;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常磊;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及其在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国伟;钢管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杨伟;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性能设计及整体抗震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江枣;竖向组合构件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杨大彬;基于性能的纵边落地支承单层柱面网壳抗震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成;基于实际震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谭亚伟;钢杆件轴向荷载作用下低周塑性双重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吴奕琴;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结构抗震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康银庚;基于Pushover方法的混凝土梁式桥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德立;基于能量方法的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俊霖;考虑填充墙作用的RC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8 黄尚;高速铁路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徐庆华;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辉明;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糜永红,汪梦甫;阻尼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2 钱稼茹,罗文斌;静力弹塑性分析——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设计的分析工具[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3 韦承基;弹塑性结构的位移比谱[J];建筑结构学报;1983年01期
4 陈光华;地震作用下多层剪切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84年02期
5 翁义军,沈聚敏,马宝民;复合箍对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改善[J];建筑结构学报;1985年01期
6 陈永祁,龚思礼;结构在地震动时延性和累积塑性耗能的双重破坏准则[J];建筑结构学报;1986年01期
7 高小旺,魏琏,韦承基;基于概率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1988年06期
8 叶燎原,潘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的原理和计算实例[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1期
9 欧进萍,何政,吴斌,龙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控制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1期
10 胡冗冗,王亚勇;地震动瞬时能量与结构最大位移反应关系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业;消能减震技术[J];中外建筑;2005年04期
2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3 王曙光,刘伟庆;宿迁市教育大厦消能减震设计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4 严东方;;浅谈消能减震结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5 闫磊;阙巍;;框剪结构消能减震应用的实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6 庄泽龙;;潮汕星河大厦结构消能减震[J];山西建筑;2008年07期
7 靳金平;张文芳;卫丽;;高层建筑局部消能减震体系的参数影响及设计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1期
8 张宇;王华琪;冯峰;姜子钦;;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8期
9 冯海明;贾松林;胡强;;消能减震结构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9年07期
10 张彦;;消能减震技术应用综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勇;;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及其工程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张建宇;王曙光;;消能减震钢筋砼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选生;贾传胜;杜修力;;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改造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5 臧登科;贺丽丽;颜志淼;;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韩家军;佟建国;;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阎兴华;;复合摩擦消能减震结构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8 赵光伟;裴星洙;李鹏;刘正伟;;消能减震结构的损伤集中分布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9 蔡文章;陈清祥;潘琪;;探讨消能减震技术于加层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苏冠兴;李世宏;;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陈飞燕;我省首个减震加固技术研发中心揭牌[N];四川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严斌;加个支撑 受损大楼变8度设防[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翁大根;消能减震结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及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庆和;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减轻建筑扭转震动的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2 陈廷君;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贾传胜;框架增层改造中消能减震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林智勇;消能减震结构降度设计新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5 孟盈;高烈度区结构消能减震设计[D];广州大学;2011年
6 韩露;钢框架消能减震结构阻尼投放量的简易计算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兆超;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在消能减震控制中的作用探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贺方倩;基于等效线性化理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9 邓小武;粘滞阻尼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10 白雪霜;结构抗震加固和消能减震优化设计方法[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本文编号:1440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4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