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硬岩开挖扰动的能量耗散规律
本文关键词: 开挖扰动 高应力卸荷 能量耗散 PFC D软件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离散元PFC 2D软件建立的深部岩体模型,根据巷道围岩的可释放应变能、岩石耗散能以及岩石颗粒总动能的能量,描述深部硬岩的能量耗散和释放规律,揭示深部能量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岩体离散元模型及微观参数能有效反映深部开挖应变能释放规律;当侧压系数λ=2.1时,高地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的破裂形式以集中于巷道顶底板位置的拉伸破裂为主,破裂区域随采深增加而增加,破裂面积以圆形断面最小;开挖卸载后的能量演化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巷道附近围岩的应变能积累较动能释放有约2.5 ms的滞后;开挖后岩体后续应变能的积累量远大于巷道围岩总释放动能与总耗散能之和,约为两者之和的10倍,这也是开挖扰动容易引起围岩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岩体的总耗散能主要用于岩体颗粒间裂纹的萌生、扩展及贯通,裂纹总数和岩体总耗散能表现出极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l of deep rock mass established by discrete element PFC 2D software, the strain energy, dissipation energy of rock and the energy of total kinetic energy of rock particle are released according to the strain energ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release law of deep hard rock is described and the mechanism of deep energy evolution i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an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rock mass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law of strain energy release in deep excavation. When the coefficient of lateral pressure is 位 ~ (2. 1), under the action of high ground stress, the fracture form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is concentrated on the tensile fracture of roadway roof and floor, and the fracture area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ining depth. The fracture area is the smallest in circular section; The energy evolution after excavation and unloading is a dynamic adjustment process, and the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in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the roadway is delayed by about 2.5 Ms compared with the release of kinetic energy. The accumulative amount of subsequent strain energy of rock mass after excavation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sum of total kinetic energy and total dissipative energ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which is about 10 times of the sum of them,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the disturbance of excavation can easily cause the failure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total dissipative energy of rock mass is mainly used in the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cracks between rock masses. The total number of cracks and the total dissipation energy of rock mass show excellent linear correl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深部金属矿产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73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304)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随着地下开采往深部发展,高应力环境下的各种灾害现象频繁发生。而深部开采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解决其深部开挖动力扰动所引起的力学响应和能量特征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深部岩体中巷道的开挖可以归结为岩石高应力下卸荷问题,在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侧压被解除,围岩产生应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素平;尹志宏;靳钟铭;赵建忠;;耗散结构理论在岩石类材料变形系统中的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李忠友;纪秋林;邓勇;刘元雪;;岩土材料损伤演化规律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孙倩;李树忱;冯现大;李文婷;袁超;;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的岩石破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4 喻勇,张宗贤,俞洁,廖国华;岩石直接拉伸破坏中的能量耗散及损伤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5 李业学;;应力波穿越节理时能量耗散过程与机理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6 张向阳;成建;康永红;吴东;武尚荣;;循环加卸载下岩石变形破坏的损伤、能量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年05期
7 夏昌敬;谢和平;鞠杨;周宏伟;;冲击载荷下孔隙岩石能量耗散的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9期
8 祝启虎;卢文波;孙金山;;基于能量原理的岩爆机理及应力状态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2期
9 朱敏,朱镜清,姚保华,郭明珠,裴强;不同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10 杜炜;;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J];四川建筑;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安平;王乐;费祥俊;张志东;;非均质泥石流动力学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忠友;刘元雪;周建廷;王培勇;周家伍;;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忠虎;张茹;李业学;;不同种类岩石变形破坏的能量耗散与能量释放分析[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成刚;刘艳;张雪东;蔡国庆;;连续孔隙介质土力学及其在非饱和土本构关系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夕兵;周子龙;王卫华;;岩石破碎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6 胡亚元;;非平衡态热力学在岩土工程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维申;李术才;;时空效应和变载分析原理及其工程应用——岩体施工过程力学的进一步发展[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杰;王乐华;李建林;陈兴周;郑炎;;裂纹沿局部空间等概率开展时岩石断裂韧度的推导[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孔亮;花丽坤;;基于颗粒物质力学与连续介质热力学的岩土本构模拟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马旭;黎立云;张彩伟;许岩岩;高f:;孔祥飞;;岩石红外辐射温度与载荷和体积应变关系[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镇;岩石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机制姓[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高红;岩土材料屈服破坏准则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3 秦理曼;基于能量耗散的土的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郭晓霞;热力学方法在土体本构模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叶洲元;动力扰动下高应力岩石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杨岳峰;基于模拟的岩石类材料在动载作用下的裂缝扩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苗金丽;岩爆的能量特征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亚军;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类岩石材料损伤演化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郑文华;高地应力脆性岩体张开位移发生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熊力;红层软岩崩解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4 杜晶;不同长径比下岩石冲击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肖刚;岩体冒落诱发冲击振动特征及其动力响应机理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幸;基于能量原理的节理岩体裂纹扩展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谭清;高应力下大理岩卸荷破裂分形及应变能转化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皮智鹏;岩柱单轴压缩下的稳定性[D];南华大学;2013年
9 李英华;深部工程高地应力下岩爆发生机制及判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451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5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