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空间句法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1 19:42

  本文关键词: 空间 空间句法 建筑空间 社会建筑学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空间传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四大传统之一,地理学家对城市形态的关注正是对空间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空间句法理论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其创立之初即关注于空间与建筑、城市之关系的探讨。国外运用句法理论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而国内对于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则相对匮乏。从渗透与隔离、引导与暗示、交流与共享3个方面对国外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进行综观概述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建筑空间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并为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Abstract]:Spatial tradition is one of the four traditions in the study of geography. The attention of geologists to urban form is just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patial attention. Spatial syntax theory is an important school in the study of urban morphology.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establishment, it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architecture and city. Foreign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space by syntactic theory has accumulated fruitful results. However, the syntactic research of architectural space in China is relatively scarce. From three aspects of penetration and isolation, guidance and suggestion,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the syntactic research of foreign architectural space i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domestic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how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society more rationally in urban planning.
【作者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8;40971096)
【分类号】:TU-024
【正文快照】: 0引言地理学在其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四大传统:空间传统、区域研究传统、人地关系传统和地球科学传统[1]。空间传统在地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空间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质,探寻自然与人文要素空间的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第一要务[2]。空间句法理论是研究空间本体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林;冯仲科;;基于空间句法的北京房山区林火分布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2 王静文;毛其智;党安荣;;北京城市的演变模型——基于句法的城市空间与功能模式演进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3期

3 段进;邱国潮;;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5期

4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曾菊新;;武汉都市圈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5 陈华杰;石忆邵;;基于空间句法的商品交易市场空间结构——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6 朱东风;;1990年以来苏州市句法空间集成核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7 唐晓峰;文化转向与地理学[J];读书;2005年06期

8 杨滔;;空间组构[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2期

9 刘凯;秦耀辰;;论蒯因本体论承诺思想对地理学的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10 王浩锋;;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J];建筑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燕平;;屯堡文化空间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陈劭;冯仲科;乔启宇;;林火扑救中高效组合灭火技术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3 张彦林;冯仲科;姚山;董斌;;城市森林火灾时空蔓延模型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4 赵晓琴;孙毅中;薛晓蕾;;基于知识单元的自然语言结构化解析模型——以城市规划领域规则为例[J];测绘科学;2010年06期

5 赵晓琴;孙毅中;闻雅;;基于事件树的地理要素时空回溯[J];地理信息世界;2009年06期

6 陈仲光;徐建刚;蒋海兵;;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多尺度空间分析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9年08期

7 郑伯红;张宝铮;;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姚华松;;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十个问题[J];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9 任绍斌;吴明伟;;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历史进程及相关主题概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5期

10 刘斌涛;陶和平;刘邵权;史展;郭仕利;;山区交通通达度测度模型与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宝铮;;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史宜;杨俊宴;;城市中心区空间区位选择的空间句法研究——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成芳;孙一民;张春阳;董慰;王国斌;;基于GIS空间分层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吕燕平;;屯堡文化空间探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宝铮;郑伯红;;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6 姚士谋;李广宇;燕月;陈爽;陈振光;;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东风;;基于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权瑾;郑晓伟;;解译与优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网络拓扑分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云飞;荣丽华;刘胜宾;;基于空间句法的区位分析初探——以呼和浩特如意总部基地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夏海山;吴一强;;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商业布局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4 翟华伟;轨道交通客流动态分布形式建模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胡林;基于知识发现技术的林火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韩春燕;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方玲玲;媒介之城[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凯中;泉州城市街道空间组织及其历史沿革研究[D];深圳大学;2011年

3 朱玲玲;商丘市区绿色开放空间主客观认知及其优化[D];河南大学;2011年

4 马艾静;北方儿童医院庭院空间使用环境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丘华恩;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水岸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孟奇;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城市地价与合理用地结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艳;基于空间句法的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颖异;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地区的城市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拜盖宇;广州市北京路地区城市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方杰;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周边的城市空间形态表征分析与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兵;奎因的本体论承诺[J];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2 段瑞兰,郑新奇;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道路结构与地价关系研究[J];测绘科学;2004年05期

3 赵虎;李霖;朱海红;;扩展空间句法在城市土地定级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2期

4 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5 高靖生;;科学理解视野下的本体论承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6 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7 陈洁;陆锋;程昌秀;;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8 刘承良;丁明军;张贞冰;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9 李九全;;陕西省城市竞争力及其通达性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4期

10 李春芬;地理学的传统与近今发展[J];地理学报;198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愚;基于可见性的空间及其构形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空间句法访谈[J];城市建筑;2005年07期

2 杨滔;;空间句法与理性的包容性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3期

3 杨滔;;空间句法是建筑决定论的回归?——读《空间是机器》有感[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5期

4 傅搏峰;吴娇蓉;陈小鸿;;空间句法及其在城市交通研究领域的应用[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1期

5 訾永;;徐州新城区一期工程的空间句法研究[J];江苏建筑;2009年06期

6 王静文;;空间句法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10年06期

7 王翠;;基于空间句法的绵阳跨江城市片区功能演变[J];山西建筑;2011年04期

8 徐冲;田源;;空间句法在开封市区路网空间结构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2期

9 段兴平;翟辉;;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城区空间特征分析[J];华中建筑;2012年04期

10 高伟;魏远征;林从华;罗翰欢;;基于空间句法的和平古镇街巷空间量化分析研究[J];福建建筑;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飞;荣丽华;刘胜宾;;基于空间句法的区位分析初探——以呼和浩特如意总部基地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刚;王金岩;左长安;董睿;;济南商业中心时空变迁研究——空间句法与历史—地理描述分析的结合性互证[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3 夏海山;吴一强;;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商业布局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耿;;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以哈尔滨三马地区空间策略规划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乃彦;;对低生活成本住区街道的空间句法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晗;;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城市意象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7 邓凌云;黄军林;陈健;;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商业中心演变研究[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8 史宜;杨俊宴;;城市中心区空间区位选择的空间句法研究——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滔;;从空间句法的角度看参与式的空间规划[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10 余伟平;;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鑫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设计方法探寻[D];天津大学;2008年

2 段兴平;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老城区空间演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鲁军娟;基于空间句法的三类住区空间交往模式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萌;中国一般城市空间句法轴线地图绘制方法的改进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3年

5 王思成;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镇中村改造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6 连旭;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李云飞;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赵刚;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商业区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陈拓;空间句法在居住区公园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10 蔡少坤;基于空间句法的建筑空间量化分析与验证[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2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452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