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确爆破载荷分析的安全距离判据
本文关键词: 隧道工程 毫秒延时爆破 爆破动力载荷 FLACD 安全判据 出处:《工程力学》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爆破振动灾害严重威胁着爆破振动场内既有构筑物的安全及稳定。然而,由于毫秒延时爆破的振动载荷表征复杂,若采用简化的三角形或者梯形动力载荷进行分析,与实际的工程情况差异显著。基于对爆破孔内爆破压力变化、炮孔体积扩张、围岩裂隙发展、爆破气体运动等的分析,建立起爆破动力载荷随时间变化的精确数学模型;在远场爆破振动分析时,统一理论下各个爆破孔的动力载荷,其规律满足圣维南定理,因此,可将每分段内各孔的爆破载荷等效为其作用区域上的均布载荷,毫秒延时爆破问题就转化为一个等效边界问题;最后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三维隧道模型,代入物理力学参数、传播及衰减规律参数以及动力载荷模型,预测峰值速度曲线,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结合预测的有效应力曲线计算得出爆破安全判据公式。
[Abstract]:The blasting vibration disaster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structures in the blasting vibration field. However, because the vibration load representation of millisecond delay blasting is complicated, if the simplified triangular or trapezoidal dynamic loa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vibration l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lasting pressure in blasting hole, volume expansion of blasting hole,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fissure and the movement of blasting gas, the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of dynamic load of blasting with tim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lasting pressure in blasting hole, expansion of volume of blasting hol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fissure, movement of blasting gas and so on. In the analysis of far-field blasting vibration, the law of dynamic load of each blasting hole under unified theory satisfies the San Venant theorem. Therefore, the blasting load of each hole in each section can be equivalent to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load in its action area. The millisecond delay blasting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n equivalent boundary problem. Finally, the three-dimensional tunnel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FLAC3D, an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law parameters and dynamic load model are replaced. The predicted peak velocity curve is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monitoring data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edicted effective stress curve, the blasting safety criterion formula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硬岩原位低强度破坏机理及相关试验技术研究项目(YETP0344) 采煤机工作可靠性智能监测技术项目(2013AA06A411)
【分类号】:TU75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秀志;林大能;陈寿如;;基于粗糙集模糊神经网络的爆破振动危害预测[J];爆炸与冲击;2009年04期
2 王维玉;赵拓;孟艳杰;;爆破地震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S1期
3 魏炯;朱万成;魏晨慧;白羽;李帅;;导向孔对两爆破孔间成缝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3年05期
4 沈世伟;许君臣;代树林;徐燕;;基于熵值赋权法的节理岩体隧道爆破质量可拓学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5 ;Investigation on the threshold control of safety blasting vibration velocity for the extraction of complicated orebody under railway[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岩;;RBF神经网络在爆破振动强度预测中的应用[J];工程爆破;2012年03期
2 宋希贤;左宇军;朱万成;;动力扰动下侧压系数对卸压孔与锚杆支护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3 孙平玉;刘军;;结构倒塌触地振动效应非线性预测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4 邵琳;左宇军;宋希贤;;溶洞位置对巷道围岩破裂过程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5 杜保平;;基于IFAHP的煤矿火区爆破安全评价[J];工程爆破;2014年03期
6 徐芳妹;陈士海;吴建;张涛;;地下工程喷射混凝土爆破振动安全标准研究[J];工程爆破;2014年05期
7 钟波波;张永彬;白象元;李宏;;非均匀介质在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扩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1期
8 丁继辉;冯俊辉;张攀星;全小娟;;CFG芯水泥土环组合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5年S1期
9 谢全民;曲广建;钟明寿;朱振海;曹宏安;高英;;提升小波包变换技术在工程爆破远程测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爆破;2015年03期
10 方向;陆凡东;丁凯;李栋;;基于动态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振动参量预报[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东涛;颜景龙;崔鹏瑜;王彦磊;刘代勇;;基于SVM的隧道开挖爆破振动预测[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2 宋希贤;左宇军;朱万成;;动力扰动下侧压系数对卸压孔与锚杆支护的研究[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3 王春梅;;小间距隧道爆破对既有隧道振动影响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丁继辉;冯俊辉;张攀星;全小娟;;CFG芯水泥土环组合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5 徐芳妹;陈士海;吴建;张涛;;地下工程喷射混凝土爆破振动安全标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鞠逸;邵光强;王平春;;CAP1400核电工程主厂房负挖爆破振动监测与安全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胜强;核主元分析及证据理论的多域特征故障诊断新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刘思远;信息融合和贝叶斯网络集成的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邓武;基于协同进化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杨岳峰;基于模拟的岩石类材料在动载作用下的裂缝扩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赵明生;基于能量原理的中深孔台阶爆破振动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蒋楠;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爆破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邓稀肥;爆炸波作用下岩石隧道动力响应的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胡辉;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减震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张伟杰;隧道工程富水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韩伟伟;基于渗滤效应的水泥浆液多孔介质注浆机理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艳飞;工程爆破安全监控技术与安全管理政策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肖诚;边界品位的动态智能测算与改进灰色粗糙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3 贾铮;尾矿坝爆破振动试验与仿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宋华;建筑物下保安矿柱回采地压分布规律与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冯俊辉;水泥土桩和CFG桩组合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现场试验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6 马春华;兰坪架崖山露天矿水压爆破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梁立勋;岩巷钻车掘进技术及配套工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廖九波;中厚急倾斜破碎磷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谢江峰;爆破震动诱发共振在深部板裂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孟栋;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爆破震动影响与分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花刚;爆破振动安全判据浅析[J];爆破;2004年02期
2 蒲传金;郭学彬;张志呈;肖正学;;切缝药包爆破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J];爆破;2006年01期
3 蒲传金;;炮孔因素对露天台阶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J];爆破;2008年01期
4 李夕兵;张义平;刘志祥;左宇军;王卫华;;爆破震动信号的小波分析与HHT变换[J];爆炸与冲击;2005年06期
5 胡柳青;李夕兵;龚声武;;冲击载荷作用下裂纹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6年03期
6 徐全军,刘强,聂渝军,张庆明,恽寿榕;爆破地震峰值预报神经网络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9年02期
7 张以晨;佴磊;孟凡奇;王延亮;王洁玉;王立春;;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丁继辉;刘风然;杜二霞;马国庆;;水泥土和CFG组合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分析[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8年06期
9 张凤鹏,马万昌,孙豁然,金校元;人工爆破地震作用的瞬态有限元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肖福坤;;突加载荷法在模拟爆破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孟艳杰;爆破地震作用下复合地基动力有限元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2 唐明荣;CFG桩复合地基性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张建隽;CFG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及工程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4 罗重阳;CFG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赵拓;爆破地震动作用下复合地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良;王金英;孙绍述;邢至庄;;海底(子母)管道在波流作用下水动力载荷的实验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2 邓秀泰;;关于变形连续体虚功原理论证中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的表述[J];郑州工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3 金明伟;;对减震造型机基础动力载荷的测定[J];铸造设备研究;1984年04期
4 姜礼厚;长距离链式提升机动力载荷计算[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2年Z1期
5 黄宇同;蔡继峰;符鹏程;王丹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竖直向水动力载荷研究[J];风能;2013年08期
6 赵蛟龙;孙龙泉;张忠宇;姚熊亮;杨棣;;柱形空腔结构落水载荷及冲击响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20期
7 杨旭;孙丽萍;曲治国;;深水起重铺管船起重工况运动响应与附加动力载荷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8 彭英;杨平;;结构动力屈曲的研究进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2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军;竺一峰;胡嘉骏;祁恩荣;;考虑流固耦合的小尺度结构上水动力载荷研究[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璇;深水锚索锚泊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3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2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