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混凝土单轴压缩CT试验过程定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7 17:25

  本文选题:水工材料 切入点:定量化分区 出处:《水力发电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利用CT技术从细观层面研究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大都处于定性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阶段,未能利用恰当的数学理论对宝贵的CT试验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将基于集合论的破损演化理论引入混凝土CT试验数据研究中,解决利用CT数定量研究混凝土破坏过程的问题;在破损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利用(λ1~λ2)截理的定义将CT图像分为孔洞裂纹区(P0~0.35)、硬化水泥石区(P0.35~0.7)及骨料区(P0.7~1),实现了对混凝土各组分的定量化分区研究,进而定量地研究了CT试验过程中全域和感兴区域上P0~0.35、P0.35~0.7及P0.7~1随加载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较好地描述混凝土的受力破坏过程,能定量地体现试样破坏过程中应变的局部化。
[Abstract]:At present, using CT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from meso level is mostly in the stage of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damage evolution based on set theory into the study of concrete CT test dat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sing CT number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concrete failure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damage evolution, the CT image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y the definition of (位 _ 1 ~ 位 _ 2) section. The CT image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P0 / 0.35 ~ 0.35 ~ (0.7) in the crack zone of the hole, and P _ (0.35) ~ (0. 7) in the area of hardened cement, respectively, and the quantitative zonal study on the components of concrete has been realized by using the definition of (位 _ 1 ~ 位 _ 2). Furthermore,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P00.35, P0.350.0.7 and P0.71 with loading in the whole area and in the feeling region of CT test is quantitative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concrete under stres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concret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concrete. The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specimen can be quantitatively reflected.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艾默生科技资源(西安)有限公司;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53-03) 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9JS103)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景宏;姜袁;梅世强;雷敏;;基于CT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损伤演化研究[J];人民长江;2010年17期

2 徐超;彭刚;;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受拉破损机理分析[J];人民黄河;2011年09期

3 周尚志;党发宁;陈厚群;梁斌;;基于单轴压缩CT实验条件下混凝土破裂分形特性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6年05期

4 田威;党发宁;梁昕宇;陈厚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细观动力破损过程CT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5期

5 陈厚群;丁卫华;蒲毅彬;党发宁;;单轴压缩条件下混凝土细观破裂过程的X射线CT实时观测[J];水利学报;2006年09期

6 尹小涛,党发宁,丁卫华,陈厚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CT试验的裂纹量化描述[J];实验力学;2005年03期

7 丁卫华,仵彦卿,蒲毅彬,曹广祝,崔中兴;基于X射线CT的岩石内部裂纹宽度测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9期

8 范留明,李宁,丁卫华;数字图像伪彩色增强方法在岩土CT图像分析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3期

9 范留明;毛黎明;张志禹;丁卫华;;岩土CT图像边界伪影的机制分析及试样尺度估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10 党发宁;岩土破损演化理论(I):破损空间[J];岩土力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杨更社;田俊锋;徐江;;冻结岩石细观结构及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2 李桂芝;贾峰;闫海鲲;;红外测量图像自适应彩虹码伪彩色编码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小红;晏鄂川;朱杰兵;汪斌;;三轴加卸载条件下岩石损伤破坏机理CT试验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2期

4 周火明;钟作武;张宜虎;李维树;熊诗湖;范雷;;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初步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0期

5 丁卫华;张建军;陈厚群;刘少聪;;X射线CT研究混凝土的试验设备问题[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年02期

6 戴斌;张伟斌;田勇;唐兴;;含能材料损伤裂纹的工业CT图像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年04期

7 丁卫华;雷曼;郭锐;;混凝土CT图像的几何校正[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年02期

8 刘京红;姜耀东;赵毅鑫;吕玉凯;;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破损过程的CT试验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田威;党发宁;陈厚群;;动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裂特征的CT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10 石秉忠;夏柏如;;硬脆性泥页岩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威;党发宁;陈厚群;;基于细观损伤的混凝土破裂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与CT试验验证[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彭贞;汪时机;;岩土体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4 戴斌;张伟斌;田勇;唐兴;;含能材料损伤裂纹的工业CT图像分析[A];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范留明;毛黎明;丁卫华;;岩石CT密度损伤增量图像“阴阳环”现象的形成机理及图像配准[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青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田威;党发宁;梁昕宇;陈厚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细观动力破损过程CT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7 田威;党发宁;梁昕宇;陈厚群;;混凝土细观损伤特性的CT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党发宁;梁昕宇;陈厚群;;不同加载率对混凝土试件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9 党发宁;梁昕宇;陈厚群;;引入接触单元的细观混凝土数值模拟与CT试验验证[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10 刘慧;杨更社;任建喜;张慧梅;;某页岩细观结构的数字表述及冻融温度场分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松;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段跃华;基于X-ray CT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基础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于艺林;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各向异性砂土本构规律与数学模型[D];清华大学;2010年

5 李曙光;数字混凝土CT建立方法及其在干缩微裂纹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6 李林升;基于CT图像边缘提取的工件应力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李根;基于模拟的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立霞;机敏混凝土的导电性及传感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谢涛;基于CT实时观测的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周尚志;混凝土动静力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细观力学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飞;仓外探测小麦密度及数量的反演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孙世军;重塑膨胀土宏细观结构演化CT-三轴试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星富;损伤重塑膨胀土三轴剪切试验及其CT图像的三维重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尹福勇;均质材料的红外断层成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新峰;基于概率统计的层状岩体裂隙特征分析及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6 孙倩;隧道施工过程围岩损伤破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雷;剪切荷载条件下含瓦斯煤细观破坏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王丽丽;基于VTK的混凝土CT图像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强;基于随机骨料模型的混凝土细观损伤与宏观强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田威;基于细观损伤的混凝土破裂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及CT验证[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东燕,朱可善,胡本雄;含裂隙岩石受压破坏的声发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1998年04期

2 吴紫汪,马巍,蒲毅彬,常小晓;冻土单轴蠕变过程中结构变化的CT动态监测[J];冰川冻土;1996年04期

3 马巍,吴紫汪,蒲毅彬,常小晓;冻土三轴蠕变过程中结构变化的CT动态监测[J];冰川冻土;1997年01期

4 丁卫华;张建军;陈厚群;刘少聪;;X射线CT研究混凝土的试验设备问题[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年02期

5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岩石单轴压缩下破坏失稳过程SEM即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回丽,曹志韬,谢里阳,何雪md;钛合金焊缝金属表面疲劳短裂纹的分形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7 孙博玲;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及其测量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丁卫华,仵彦卿,蒲毅彬,崔中兴,曹广祝;X射线岩石CT的历史与现状[J];地震地质;2003年03期

9 徐志斌,谢和平;断裂尺度的分形分布与其损伤演化的关系[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尚岩,杜成斌;基于细观损伤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彬,崔玲;新式CT型索结构的研究[J];空间结构;2000年03期

2 申永利;孙永波;;基于超声波CT技术的混凝土内部缺陷探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3 邓争荣,熊永红,蔡加兴;钻孔电磁波CT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欧阳立胜;;电磁波CT探测技术在长安初级中学教学楼场地熔岩探测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12年03期

5 袁振中;;弹性波CT技术在采空区注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年21期

6 崔玉红;周世才;陈蕴生;;非贯通细观裂纹节理介质CT试验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参数讨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完美信赖”源自艾默生CT[J];自动化应用;2010年06期

8 程展林;左永振;丁红顺;;CT技术在岩土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3期

9 李晓军,张登良;CT技术在土体结构性分析中的应用初探[J];岩土力学;1999年02期

10 葛修润,任建喜,蒲毅彬,马巍,朱元林;岩石疲劳损伤扩展规律CT细观分析初探[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任建喜;葛修润;;三峡裂隙花岗岩卸围压破坏过程CT试验[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罗骐先;;串式声波换能器及CT扫描[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荣先;张志豪;周训军;;电磁波CT探测溶洞问题探讨[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廷春;三维裂隙扩展的CT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征宇;电阻率跨孔CT探测方法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2 殷黎;基于超声CT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07年

3 朱洪潇;混凝土探伤中的探地雷达及超声CT的综合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4 刘少聪;混凝土CT动态加载设备的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周世才;非贯通细观节理介质CT实验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参数讨论[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80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80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