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开口深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压—拉杆模型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17 15:55

  本文选题:开口深梁 切入点:压-拉杆模型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压-拉杆模型是解决不符合平截面假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设计不规则和复杂混凝土结构的有用工具。目前,固定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深梁的压-拉杆模型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对深梁及开口深梁上作用有移动荷载时的压-拉杆模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选择ANSYS拓扑优化方法建立能反映深梁真实传力路径的压-拉杆模型,以一个不开洞的简支深梁为例,研究了普通深梁基于压-拉杆模型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用现有的深梁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验证了压-拉杆模型的合理性。 (2)研究了荷载移动时钢筋混凝土开口深梁压-拉杆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表明,移动荷载下开口深梁的压-拉杆模型是不断变化的,,移动荷载存在最不利位置,可用最不利位置相应的剪力最大值确定钢筋数量、混凝土强度或梁截面尺寸。同时证明了拓扑优化算法可方便地构造开孔深梁的压-拉杆模型。 (3)研究了洞口位置变化对基于压-拉杆模型的深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随着洞口位置的改变,洞口对剪力传递路径的影响不断变化,但传力路径始终绕过洞口,洞口角部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因此洞口周围应加强配筋。最后,提出了基于最优拓扑优化的压-拉杆模型建立原则。
[Abstract]:The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is a useful tool for solv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 assumption of plane section and for designing irregular and complex concrete structures. The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deep beam under fixed load has been studied a lot, but the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with moving load on deep beam and open deep beam is less studied.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1) the ANSYS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is selected to establish the compression-pull rod model which can reflect the true transmission path of deep beam. Taking a simple supported deep beam without holes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ear capacity of ordinary deep beam based on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is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shear capacity of deep beam are used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open deep beam under moving load is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of open deep beam under moving load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the moving load has the most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The maximum shear force corresponding to the most unfavorable posi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steel bar,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or the section size of beam,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an easily construct the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of deep beam with open hole. (3) the influence of orifice position on shear capacity of deep beam based on compression-pull bar model is studied. With the change of orifice position, the influence of orifice on shear transfer path is constantly changed, but the force transfer path always bypasses the opening.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is easy to occur in the corner of the hole, so the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round the opening. Finally,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ing the pressure-pull rod model based on the optim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3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中;朱军祚;谌磊;郭佳陇;谭东岳;米文静;;集中力作用下深梁弯剪耦合变形应力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08年04期

2 吴静静;;钢筋混凝土深梁工作特性和设计探讨[J];江苏建材;2010年04期

3 刘梦麟;元弧深梁和筒壳上的洞边应力[J];煤矿设计;1978年06期

4 王守忠;有限差分法解悬臂深梁[J];港工技术;1984年04期

5 文国庆;;连续深梁应力的计算[J];建筑结构;1987年06期

6 姚崇德;美国ACI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十一)——深梁与牛腿的设计[J];工业建筑;1987年11期

7 刘岳(王来) ,陈爱勉 ,胡鸿海 ,胡生明;下部受荷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抗剪强度[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5期

8 朱暾;丁大钧;;三跨连续深梁的试验研究[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钱国梁,何英明;钢筋混凝土连续深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0 刘开国;;连续深梁计算——矩阵传导法[J];建筑结构;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晓农;;美国ACI规范深梁设计有关条款分析及参考借鉴[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2 尚兰歌;高阳;;不作变形假设的精确的深梁理论[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立新;王新玲;;钢筋混凝土简支开洞深梁在顶部集中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抗剪承载力的研究[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4 段晓农;杨竹鹃;;关于现行《规范》钢筋砼深梁设计条款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5 钱国梁;冒海智;朱暾;;钢筋混凝土深梁集中荷载间接加载试验研究[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6 王新玲;刘立新;;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砼连续开洞深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7 张顺宝;;基于桁架拱机理的钢筋混凝土深梁结构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8 何宇;唐岱新;;配筋混凝土砌块深梁的试验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9 徐娜;逯静洲;陈林;朱旭;;修正拉压杆模型在深梁设计中的应用[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郑宏;杨飞颖;张维刚;;两侧加劲钢板深梁的弹塑性屈曲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源;组合深梁抗震性能试验与计算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阳;均匀受力的混凝土深梁抗剪机理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李海利;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深梁抗剪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潘帮浩;基于ABAQUS的BFRP加固受损深梁的抗剪性能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4 申扬;基于软化压杆—拉杆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黄斌;钢筋混凝土连续深梁受剪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汤安静;连续深梁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5年

7 谭子希;钢筋混凝土开孔深梁仿真分析与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8 许青青;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深受弯构件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冯电;斜深梁桥次内力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洋;开口深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压—拉杆模型计算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2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