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公平偏好的工程项目多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9 03:35

  本文选题:公平偏好 切入点:利益协调 出处:《南京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公平偏好理论已经在企业锦标激励、团队合作机制、国企经营者薪酬管制和供应链利益协调等行为合约激励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项目主体间利益协调与这些领域的问题一样都是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因此可以考虑公平偏好理论的影响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跨界工程项目和多标段工程项目的利益协调来说,政府之间的成本分担和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激励都必须考虑行为契约中的公平偏好。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有:首先,对公平偏好理论的存在性和公平偏好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针对跨界工程项目,考虑到各地政府对于项目成本分担的公平偏好行为,建立了多方之间的行为博弈模型,给出了各方的最优投资策略,解决了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最后,考虑多个承包商之间的公平偏好行为,以业主和承包商的效用最大化为利益协调目标,以激励成本、工期和质量为利益协调手段分别建立了业主与多个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
[Abstract]:Fair preference theory has been in the corporate championship incentive, team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research field of behavior contract incentive such as compensation regul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benefit coordination of supply chain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among the main bodie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is a principal-agent gam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n these fields. Therefore, we can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equity preference theory to study this problem. Cost sharing among governments and incentives between owners and contractors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irness preferences in behavioral contracts. Specifically, th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existence of fair preference theory and fair preference model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Secondly, considering the fair preferenc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s for project cost sharing, a multi-party behavior gam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cross-border engineering projects.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of all parties is give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est coordination among governments.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fair preference behavior among multiple contractors, the goal of interest coordination is to maximize the utility of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cost. The game model between the owner and several contractors is established by the benefit coordination method of time limit and qualit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党淑芳;;新形势下利益协调机制重构的几个问题[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杜艳华;;利益协调机制与河南省建筑业产业发展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4期

3 陆文聪;马永喜;祁慧博;;跨区水利工程投入与受益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水利学报;2010年08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景跃进;;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共识与分歧[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张永长;张宝玉;;构建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初步探索[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彭梅芬;;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韦成国;;关于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的思考[A];2006年“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唐晓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席晓娟;;陕西省资源开发中各方利益协调机制的法律实证研究——以财政税收改革为切入点[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永穆;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N];光明日报;2011年

2 杨朝清;“砸车门”呼唤完善利益协调机制[N];人民公安报;2012年

3 敬志伟;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N];青岛日报;2007年

4 钟荣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建立稳定利益协调机制[N];台州日报;2007年

5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 焦国栋 付钦太 谷亚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N];光明日报;2011年

6 吴桂芹;和谐社会要建立健全四种利益协调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景跃进;建构利益协调机制以降低维稳压力[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龚晓;探寻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静;征拆要“依法、人本、阳光、和谐”[N];湘潭日报;2011年

10 盘和林;协同发展应建利益协调机制[N];经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静;我国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高秋丽;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庆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2年

4 余冬豹;长株潭城市群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李余华;利益及利益机制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烁;我国利益群体多元化与政治秩序的稳定[D];东南大学;2006年

7 段庆康;考虑公平偏好的工程项目多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32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32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