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塬饱和黄土地震液化机制探讨
本文选题:土力学 切入点:饱和黄土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摘要】:通过对石碑塬黄土进行室内动三轴液化试验,研究不同动荷载水平下不同层位黄土的动应变和孔隙水压力发展特征,分析海原地震中石碑塬黄土地震液化的机制,并根据黄土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探讨饱和黄土液化的判别标准。结果表明:饱和黄土液化时孔隙水压力发展受动荷载、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等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动残余应变的发展具有滞后性,因此往往达不到有效围压;而动残余应变的发展特征主要受初始孔隙比的影响,且当其超过3%后急剧增大,因此可选取该应变作为饱和黄土液化破坏的判别标准。
[Abstract]:The dynamic strain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of loess in different layers under different dynamic load levels were studied by laboratory dynamic triaxial liquefaction test on Shibei tableland loess, and the mechanism of seismic liquefaction of loess in Shibei tableland was analyzed in Haiyuan earthquake.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loess, the criterion of liquefaction of saturated loes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ore water pressur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dynamic load,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plastic index, etc. Compared with the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is lagging behind, so it often fails to reach the effective confining pressure, while the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initial void ratio, and increases rapidly when it exceeds 3%. Therefore, the strain can be selected as the criterion of liquefaction failure of saturated loess.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基金】: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LEE 12 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239)
【分类号】:TU435;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鼎;;高速黄土滑坡的一种机理——饱和黄土蠕动液化[J];地质论评;1992年06期
2 王峻;王兰民;李兰;;黄土场地地震液化研究[J];地震研究;2006年04期
3 白铭学;张苏民;;高烈度地震时黄土地层的液化移动[J];工程勘察;1990年06期
4 刘公社,,巫志辉;动荷载下饱和黄土的孔压演化规律及其在地基动力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1994年03期
5 王峻;王兰民;;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震陷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6 王峻;王兰民;王平;王谦;魏明;;不同地区饱和黄土液化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7 王谦;王兰民;袁中夏;王平;丁风梅;;汶川地震中甘肃清水田川黄土液化的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2期
8 罗爱忠;邵生俊;;湿载耦合作用下黄土结构性损伤演化及本构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9 邓龙胜;范文;贺龙鹏;;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的液化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10 王兰民,刘红玫,李兰,孙崇绍;饱和黄土液化机理与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开明,周健,王兰民;强夯黄土地基抗液化性状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2 孙海妹;王兰民;王平;刘红玫;;振动荷载作用下黄土应变增长特征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卢全中;彭建兵;;黄土体工程地质的研究体系及若干问题探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唐红梅,陈洪凯;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Ⅱ)[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袁中夏,王兰民,Susumu Yasuda,王峻;黄土液化机理和判别标准的再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6 王步云;浅析工程勘察中的几个问题[J];电力学报;2000年04期
7 王家鼎,惠泱河;黄土地区灌溉水诱发滑坡群的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8 王家鼎,张倬元,李保雄;黄土自重湿陷变形的脉动液化机理[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9 许领;戴福初;闵弘;邝国麟;;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许领;戴福初;闵弘;;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设想[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峻;石玉成;;含水率的变化对黄土震陷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许领;戴福初;闵弘;;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设想[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3 许领;戴福初;邝国麟;闵弘;;黑方台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许领;戴福初;闵弘;邝国麟;;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陈奇;张杰坤;;关于下更新统湛江组浅部地层液化问题的讨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6 王家鼎;谢婉丽;;地震液化引起地面大位移预测方法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周永习;张得煊;罗春泳;陈军;;陕西高楼滑坡机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立峰;张新社;王根龙;;基于地下水位响应的黑方台焦家滑坡稳定性分析[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刚;闫澍旺;;地基处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石玉成;付长华;韩文峰;陈永明;卢育霞;;黄土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分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陈龙伟;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梅海;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场及灾害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龚成明;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柯;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的振动响应和沉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帆宇;黄土的剪切行为和黄土滑坡[D];兰州大学;2011年
8 何开明;经若干方法处理黄土地基抗液化性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王助贫;三轴试验土样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王念秦;黄土滑坡发育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会欣;黄河三角洲不同粘粒含量粉土的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燕军军;簸箕庄滑坡机理研究及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肖碧;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斜坡场地的变形机理与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钟正;铁路路堤震陷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玉乐;西宁西过境线大有山隧道地基加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韦浩;多元回归分析法在滑坡空间预测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7 尚瑾瑜;延安市宝塔区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谭东岳;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非饱和黄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广峰;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及边坡锚杆支护受力性能应用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10 张茹;土石坝心墙料及坝基细砂砾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定义;黄土力学特性与应用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2 雷胜友,唐文栋,王晓谋,戴经j;原状黄土损伤破坏过程的CT扫描分析(Ⅱ)[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袁中夏,王兰民,Susumu Yasuda,王峻;黄土液化机理和判别标准的再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4 孙海妹;王兰民;刘红玫;王平;;原状黄土的反压饱和法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何开明,王兰民,王峻,曾国熙;黄土液化与砂土液化的差异浅析[J];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6 王峻;王兰民;李兰;;黄土场地地震液化研究[J];地震研究;2006年04期
7 王峻;王兰民;;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某大桥桥基砂土液化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3期
8 白铭学;张苏民;;高烈度地震时黄土地层的液化移动[J];工程勘察;1990年06期
9 俞茂宏,M.Yoshimine,强洪夫,昝月稳,肖耘,李林生,盛祖铭;强度理论的发展和展望[J];工程力学;2004年06期
10 俞茂宏,彭一江;强度理论百年总结[J];力学进展;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胡伟;;饱和黄土静力学特性的多因素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2 王家鼎;;高速黄土滑坡的一种机理——饱和黄土蠕动液化[J];地质论评;1992年06期
3 林杜军;浅谈近期饱和黄土的工程特征[J];西北地质;1994年03期
4 李铮;李宏恩;范光亚;;饱和黄土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5 林杜军;西安市近期饱和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年01期
6 买凌云;论饱和黄土的工程特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9年05期
7 王峻;王兰民;王平;王谦;魏明;;不同地区饱和黄土液化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8 熊雄;袁印龙;周云东;张立志;王军;陶崇福;;循环荷载对饱和黄土动剪模量的影响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郭鸿;骆亚生;郭靖;;考虑应力场作用的饱和黄土渗透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1期
10 孙海妹;王兰民;王平;刘红玫;;饱和黄土液化标准的试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树俊;贾乃康;;关于饱和黄土若干问题的探讨[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伟;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丽娅;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谦;饱和黄土液化势的物性指标评价和深度下限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1年
3 安鹏;渗流条件下重塑饱和黄土的渗透性劣化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平;饱和黄土的三轴渗透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岳夏冰;重塑饱和黄土K_0固结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佘芳涛;饱和黄土隧道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变化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3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5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