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平衡度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影响
本文选题:地源热泵 切入点:地埋管换热器 出处:《暖通空调》2014年02期
【摘要】:通过一些具体算例,分析了冬、夏负荷不平衡条件下井群规模与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系。得出结论:地源热泵系统能否长年稳定运行不仅受地埋管换热器系统年累计释热量与累计吸热量的影响,而且与井群规模和单位井深峰值释热量密切相关。为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在项目规模很小时,可以采用增加井数的方法;在项目规模较大时,务必要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负荷平衡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Abstract]:Through some concrete examples, the winter i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ll group size and the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balanced summer load. It is concluded that whether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an operate stably for a long time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cumulative annual heat release and heat absorption of the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r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GSHP system, the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wells can be adopted when the scale of the project is very small, and when the project scale is large, the number of wells can be increased. Must have reliable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a high level of load balance.
【作者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际高建业有限公司;
【分类号】:TU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於仲义;陈焰华;雷建平;;地源热泵的地埋管群换热特性研究[J];暖通空调;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俊;张旭;高军;李魁山;;地源热泵土壤温度恢复特性研究[J];暖通空调;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祖文超;戎卫国;左庭荣;李玉海;孟繁晋;李显英;;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其经济性分析[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9年05期
2 于玮;樊玉杰;方肇洪;;负荷特性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J];暖通空调;2008年08期
3 蒋群;李晓勇;朱海京;;地源热泵技术在高速公路建筑中的应用与推广[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4 何耀东;孟震;;地源热泵长期有效发展的核心——夏冬季岩土体排取热量的动态平衡[J];暖通空调;2009年11期
5 蒋绿林;付文彪;徐丽;;新型农村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6 傅允准;;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的测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7 冷先凯;康侍民;林真国;;地源热泵在青川某交流中心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年01期
8 张银安;章兰;张亚男;胡志高;李志华;陈剑;;十八星旗花坛地源热泵供暖工程设计与施工[J];暖通空调;2009年03期
9 陈焰华;;武汉中华奇石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2009年06期
10 杜雪娜;许海松;陈晓春;李莹;李雅昕;武玮卿;;中关村国际商城一期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平;陈超;吴金顺;王国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向岩;李明战;刘海成;;青岛某综合楼地源热泵环路系统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祖文超;戎卫国;左庭荣;李玉海;孟繁晋;李显英;;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其经济性分析[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张文克;赵强;陈海锋;方肇洪;;地源热泵工程地埋管部分的技术经济分析[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於仲义;胡平放;徐玉党;孙启明;袁旭东;;地源热泵地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测试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6 ;什么是地源热泵[A];首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陈焰华;;武汉中华奇石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8 陈洁;叶倩;;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合肥某工程中的设计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艳红;;浅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吕磊磊;章学来;张君瑛;盛青青;;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元普 柳春凤;我国地源热泵产业迎来发展高潮[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王强;清洁能源推动采暖变革[N];国家电网报;2009年
3 凡利达;庐江地源热泵技术项目获批兴建[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吉宣;吉林白城积极推广地源热泵技术[N];中国建设报;2009年
5 王文生 陈树庆;山东寿光逐步推广地源热泵技术[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博世热力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埃德姆;地源热泵对防止全球变暖所作的贡献[N];中华建筑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君利;地源热泵进入低碳时代 在光芒与阴影的夹缝中前行[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李元普 王晔华;地源热泵:国内市场推广方兴未艾[N];中国建设报;2009年
9 记者 水华;沈阳广泛采用地源热泵技术[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邹景祥 记者 付永慧;推广地源热泵技术[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辉;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单U换热器传热特性及系统性能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2 刘卓栋;地源热泵地埋管随机传热与可靠性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雷飞;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建模研究及能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坚;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的变周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国东;促进地源热泵在建筑中应用的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杨伟;U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模型及其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吴晓寒;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供暖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雷海燕;地埋管相变回填材料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勇;动态负荷下地源热泵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於仲义;土壤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晓玲;成都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杜梅霞;热湿传递综合作用下地源热泵运行特性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扬;温湿度独立控制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赵进;中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5 姚远;基于实测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技术的节能与应用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文学;地源热泵地埋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7 李季勋;水源辅助散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模拟与经济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士松;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石文;地源热泵系统地埋换热器热短路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敏;夏热冬暖地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耦合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7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5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