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建设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6-11-10 18:43

  本文关键词: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 曹春霞

[摘 要]研究基于“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山水城市”理念和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田园城市”理念进行解读,分析“美丽山水城市”的核心内涵。在梳理重庆主城区山水特色、历史文脉及空间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城市的案例,提出重庆主城区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实施路径,即通过大山、大水的生态本底保护和小山、小水的生态网络构建,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强化“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格局,构筑山、水、城共融的空间体系,以践行具有重庆山水特色的“美丽中国”之路。

[关键词]美丽山水城市;美丽中国;实施路径;重庆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6-0046-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Beautiful Natural City” Vision And Realization, Chongqing/Cao Chunxi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beautiful natural city based on traditional nature theory and garden city theory.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character, context,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Chongqing city, studies relevant cases, raises implementation route of Chongqing beautiful city development. The approach includes preservation of general mountain and water network, functional zoning, multi-centered and unit urban structure, and integrate mountain-water-city spatial layout.[Key words] Beautiful natural city, Beautiful China, Implementation path, Chongqing

1背景

重庆主城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地带,以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具有保障长江中下游人口和经济密集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维系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重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山地滨江城市,其城市空间不但跨度大,而且用地类型极为复杂。随着党的“十八大”对“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013年重庆提出要建设“美丽山水城市”,其内涵包括“突出生态之美”“彰显文化之美”“塑造形态之美”。

重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地区域)、特别的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和关键的地理区位(三峡库区、长江上游)决定了城乡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在空间资源利用、城镇空间拓展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维持自然山水的风貌、维系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利用山水资源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体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是重庆主城区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2相关概念及实践案例

2.1相关概念及历史脉络解析

山水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源远流长,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背景,《论语》中有一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山水情结”。山水与城市的结合,是人类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建立起一种共生、共存、共荣的协调关系,实现动态平衡的演变过程。在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历程中,关于“山水城市”的具体构想,最早是在1990年由钱学森提出的①。这一理念曾经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间引领了城市发展的一股浪潮,近年来逐渐衍生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新兴概念。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等字眼的浓墨重笔,对山水、田园式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回归或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与我国传统哲学的“山水城市”理念相对应的是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要追溯到1898年霍华德

提出的“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如同西方哲学思维下

曹春霞,硕士,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46

体现人文关怀的“田园城市”梦想一样,“山水城市”是东方哲学思维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理想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可以说,在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方面,东西方的追求是一致的。然而,“山水城市”的理念不是简单地展现自然山水风貌,“田园城市”也不是简单地将城市和乡村编织在一起,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将人工创造的城市环境融入到自然的山水、田园环境之中。显山、露水、营城、造绿只是一种表征,其内涵是城市、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共生、共融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可以随着城市的生长而进行自我调节。

1 我国相关城市的实践

成都的“世界田园城市”

构建城乡一体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城、镇、村之间以田园隔离,防止连片发展,城市和城镇采用集约化建设方式,在突出优美田园风光和强大现代化功能的同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新型城乡形态;充分利用发达的河流水系,以城市重点景观河道为主体形成城市的水网蓝脉,同时沿河流和主要城市道路设置绿化带,形成绿网

成都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武汉的“山水园林城市”

2.2国内相关城市的实践案例

受传统东方哲学与文化的影响,加之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中对生态、园林的重视,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在规划目标中都提出了诸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田园城市”等发展目标。本文选择成都、武汉和天津三个城市作为案例,围绕城市空间布局特点来探讨山水、田园式城市的建设模式(表1)。

成都、武汉和天津三个城市的地缘特征与生态本底差异较大,基本代表了我国内陆不同地域的风格,但在城市建设理念和模式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具有三个典型的共性:①在空间布局上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结构非常接近,无论是成都的“世界田园城市”,还是武汉的“山水园林城市”,亦或是天津的“生态城市”,其中心城区都是典型的圈层拓展加轴线放射的结构;②在拓城模式上均采取的是新城组团式发展策略,即围绕老城区沿着重要轴线组团式地布局新城,以新城开发疏导老城建设,并有序拓展城市空间;③采用“生态包裹式”发展理念,城市区域与非城市区域(水系、绿地、乡村等)包裹式发展、相互交融,生态空间在城市的各个新城与组团之间起着纽带作用,是城市与乡村共融共生的基础。

天津的

“生态城市”

采取新城组群发展战略,有机疏导城市空间;构建西部、北部、东部、东南、南部和西南方向的六个新城与新城组团集群;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城镇功能结构进行分区和规划布局;采取生态绿楔加TOD的发展理念,形成空间资源保护和有序利用的集约发展秩序,落实和强化总体规划提出的“六轴六楔”的发展思路,控制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和汤逊湖六大生态绿楔;以大运量公共交通引导城镇发展重点集中到六个轴向上

武汉新城族群规划结构图

通过“走廊+环线”构建城市形态,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形成“一环、三核、三带、四轴、多中心”的串珠式空间结构;采取新城组团的建设模式,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构筑交通走廊,提高沿线土地开发强度;提前控制生态用地,将城市绿地、生态绿地作为城镇发展的隔离屏障,避免主城和新城之间、新城组团之间连片发展,造成空间的无序蔓延;在中心城区及环与环之间布置大型绿地、城市森林公园,构筑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减轻主城区环境压力

天津外环地区空间结构分析图

3重庆主城区生态本底分析及城市

空间历史脉络

3.1重庆主城区生态本底分析

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和长江、嘉陵江组成的“四山、两江”,构成了重庆主城区大山、大水的本底特征。其中,山地面积占 41%,丘陵面积占 50%,平坝和台地面积占 6.7%。两江交汇、群山环抱的自然山水格局使得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不同于《周礼?考工记》所要求的规整布局的形态特征,其选择了尊重、顺应自然山水环境特征的朴素生态意识进行城市空间形

态的布局。

重庆主城区内相对复杂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了其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和形态的多样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建设的难度,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但是这种复杂的山地自然环境为山地城市带来了鲜明的特色之美。

3.2重庆主城区山水空间形态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城市的山、水、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概括来说,重庆主城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稳步拓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1)起步发展阶段。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重庆的城市建设集中在中梁山、

2014年第6期 第30卷

47

铜锣山两山之间,空间形态上分为三大块:嘉陵江以南、长江以西包括渝中半岛、瓷器口和杨家坪等在内的中部组团;长江以北包括江北城、五里店和观音桥等在内的北部组团;长江以南包括南坪、弹子石等在内的南部组团。此阶段的城市山水形态表现为“山水分城”—城市建设集中于两江交汇处,以大山、大水为地理分割单元,山水成为城市的增长边界,,乡村、小城镇环绕在城市外围,呈现明显的梯级分布特征,初步形成“山水城市”的轮廓,城市与周边乡村、小城镇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各自独立发展的形态。

(2)稳步拓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重庆直辖之前,随着一批跨江桥梁与穿山隧道的修建,使长期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最终得以打破。山、水、城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变化,“两江”发挥了分隔组团的作用,城市从“沿江”发展变为“拥江”发展,城市发展进入中期阶段。此阶段的城市山水形态表现为“山水入城”—城市组团不断向外延伸,主要沿着“两江”与主要轴线拓展,大山、大水与城市相伴而生,城市与小城镇的建设稳步推进,对乡村地区形成较强的单向吸引作用。

(3)快速发展阶段。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内环快速路、二环高速公路的相继通车,重庆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基本成型,城市的空间战略由“跨过两江”向“越过两山”推进,传统的山、水、城格局正经历新一轮的转变,多中心、

组团式的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得以进一步强化。此阶段的城市山水形态表现为“山水融城”—城市组团分布在“四山”之间的三个槽谷中,大山、大水融入到城市之中,以生态和景观为主导功能,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规模拓展迅速,小城镇与乡村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与城市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吸引、包裹式的发展形态(图1)。

至此,重庆主城区的城市空间明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一岛、两江、两山、一线(中央山脊线)”的山、水、城格局,向着更大范围的“一岛、两江、三谷、四脉”②的山、水、城、乡互动发展的格局演变。通过内环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二环)和轨道交通的联系,重庆主城区形成“小分散、大聚合”的组团城市。

的9%,不宜建设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29%,禁止建设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6%。

将适宜建设用地和可建设用地确定为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同时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大气环境容量评价,最终划定重庆主城区的城市增长边界,范围约1 800 km2,占重庆全域的1/3,极限承载人口为1 500万~1 600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可以确定2020年重庆主城区城镇建设用地为1 188 km2,城市人口约为1 200万(图2)。

4.1.2红线划定:综合各类要素划定生态红线范围

将禁止建设用地和不宜建设用地确定为生态空间,通过绿线、蓝线的划定,明确保护和控制边界。在绿线划定方面,重点划定7个自然保护区、8个森林公园、11片重要的风景林地、21座城中山体和2条城市山脊线的保护控制范围。规划将该区域定位为城市生态功能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和休闲娱乐的基地。在蓝线划定方面,重点划定“两江”(长江、嘉陵江)、主要次级河流(御临河、五布河、梁滩河、箭滩河、黑水滩河、后河、花溪河等)、70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控制区域。规划将该区域定位为集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涵养基地。

4重庆主城区建设“美丽山水城市”

的实施路径

4.1严守本底:划定生态红线与城市增长边界

4.1.1资源评价:依据资源承载能力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对重庆主城区内各类生态要素进行分析,依据高程、坡度、地质灾害及各类政策保护区等限制性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综合资源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地安排城市功能,组织城市空间。经分析,重庆主城区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26%,可建设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

4.2延续文脉:构建山水生态路线建设图

4.2.1宏观层面:维系大山、大水生态格局

以山脉、江河为主骨架,在区域尺度上构建景观生态体系,将大山、大水的生态本底融入城市之中,形成“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融合体,通过山水的阻隔将城市体分散成若干块,避免地毯式的全面高密度开发。在有效控制重庆主城区城市形态的过程中,在城市扩展轴之间、中心城和新城之间、新城和小城镇之间留出足够的大山、大水绿色空间,形成生态绿楔。结合区域

图1 重庆主城区山、水、城、乡空间格局演变图

功能绿化环境,打造城市形象,通过生

48

态农业、绿地和绿带等的有机串联,形成聚集与分散辩证共存、城市与乡村优势互补的“田园城市”结构。

4.2.2中观层面:控制预留重要生态廊道

在重庆主城区城市空间管制中,重点控制“两江、四山、多廊道”的生态廊道,通过组团隔离带连接“四山”区域,形成完整的绿色廊道和水系网络。引导城市形态沿交通轴线指状发展,保留城市中自然的地形分界线和高低起伏的整体轮廓,恢复和保护长江、嘉陵江及支流谷地的自然景观,并将城市绿地系统延伸到城市指状发展的扇形间隔面中。同时,中梁山、明月山、缙云山、铜锣山以及寨山坪、樵坪山等余脉向城市呈楔形延伸,与城市绿地系统共同形成轴间开敞空间,并结合郊野公园的打造形成十大重要生态功能区。

4.2.3微观层面:营造小山、小水生态网络

注重城市内部小山、小水的细节塑造,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开放空间系统。重点整治23条次级河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将滨江、滨水、沿山地带的建筑风貌、广场、公园、历史街区、消落带及滨江路进行统一考虑,以滨江路、“两江”水系为主线,沿线的节点和块状绿地与主线形成互动和联系,形成一个链状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构建空间收放、开合有致、山水转折、起伏变化的有机开敞空间网络。通过空间的分割和围合,串联公园绿地体系中的点、线、面,与大山、大水的生态基质和生态廊道构成交相辉映的生态体系(图3)。

生态发展区包裹着城市发展区,对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合理控制,发挥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将城市融入区域生态空间。同时,将主城区空间规划置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框架内,将河流谷地、森林绿地和农田作为生态、景观和休闲地带加以严格保护,使自然天成的绿色空间与建成空间相互渗透。

城市发展区由城市组团与生态功能区块镶嵌而成,生态功能区块穿插于城市功能区之间,维持良好的生态格局。城市发展区由核心城市与外围新城组成。核心城市主要由内环以内的区域构成,与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③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基本一致;外围新城则由内环与外环之间以及外环沿线的重要区域构成,与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的都市功能拓展区基本一致。通过将重庆主城区的山水结构与五大功能区的定位进行匹配,构建“紧凑型城市,开敞型区域”的网络型开放式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山水融合、城乡协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图4)。4.3.2延续多中心组团式模式,构建空间开放的区域城市

多中心组团式模式是重庆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的特色,是被实践所证实的

既能保持大城市效率,又能杜绝相关“城市病”的良好模式。在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重庆主城区对城市发展区进行细化,结合山水生态路线图的构建,维持“两江、四山、多廊道”的生态本底,以“两江、四山”为骨架,完善“一城、五片、多组团”的城市格局,保持和延续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同时,重庆主城区选择跳跃式发展模式,在中心城市外围明确城市优先发展方向,使城市建设重心从中心向外围转移,依托城市内部次级山体、水系,形成城市建设斑块与自然开敞空间有机融合的组团式空间布局。

总体上看,规划布局21个城市组团,其中部分组团培育城市综合职能,部分组团培育相对突出的专业化职能。组团之间能够在功能上相互关联,便于形成多核网络化结构,并能够根据发展的需要,保持整个区域城市的开放性,预留将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图5)。4.3.3以新城建设为依托,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

根据功能集聚的需要,在21个城市组团中规划布局九大新城,通过维系山

水生态格局,以外环高速公路为纽带,

图2 重庆主城区用地适宜性评价图

资料来源:《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图3 重庆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图

4.3功能渗透:构筑山、水、城共融的空间体系

4.3.1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实现城乡共融、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

根据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合理配置城乡空间资源,规划城乡功能空间,重构区域城乡空间关系。城市空间可分为生态发展区和城市发展区两大板块。

2014年第6期 第30卷

49

嘉陵江;“三谷”,即缙云山与中梁山之间的西部槽谷、中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的中部宽谷、铜锣山与明月山之间的东部槽谷;“四脉”,即缙云山脉、中梁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东温泉山脉。③2013年9月13~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将重庆市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参考文献]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第

图4 重庆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理念图

图5 重庆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城乡空间布局图

一版)[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吴人韦,付喜娥.“山水城市”的渊源

及意义探究[J].中国园林,2009(6):39-42.

[3]黄怡.从田园城市到可持续的明日社会

城市[J].城市规划学刊,2009(4):113 -116.

[4]王志章,赵贞,谭霞.从田园城市到知

识城市:国外城市发展理论管窥[J].城市发展研究,2010(8):25-30.[5]何刚.近代视角下的田园城市理论研究

[J].城市规划学刊,2006(2):71-74.[6]王辉.民国城市规划界对田园城市理论

的理解与运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2 (7):56-59.

[7]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深

化[Z].2013.

[8]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

园城市规划纲要[Z].2010.

[9]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新城族群分

区规划[Z].2010.

[1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

外环地区发展规划[Z].2008.[11]扈万泰,王力国.重庆市总体生态城

市格局构建及其发展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4(5):37-41.[收稿日期

]2014-05-31

推动新城的建设,实现重庆主城区由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全面转变。新城的建设将主要通过大型聚居区的带动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引入来实现。以大型聚居区为推手,可以带动外环地区的新城发展,大型聚居区尽量与产业园区毗邻,按照职住平衡和方便市民生活、工作的原则进行布局。

通过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可以继续提高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土地综合资源效益,发挥核心区的主导功能。同时,积极发展都市功能拓展区,强化组团式、多中心的布局,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区域空间中使城镇体系结构更趋合理。

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只要是符合城市的自身特色、顺乎城市的发展规律,就能走出一条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城市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美丽之路。

重庆的“美丽山水城市”建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所进行的一种实践,这种实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庆主城区在空间演变过程中一直遵循“多中心、多轴线、组团式”、“小分散、大聚合”以及珠链式发展的紧凑城市形态模式。实践证明,无论是局限于“两山”之间的初步发展阶段,还是跨过“两江”与“四山”走向更大区域的成熟发展阶段,这种模式是符合重庆山水特色的,是一种符合东方山水哲学和西方“田园城市”理想的实施路径。其与成都的“世界田园城市”、武汉的“山水园林城市”及天津的“生态城市”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种诠释和实践。

[注 释]

①在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给吴良镛的信中提到,“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②“一岛”,即渝中半岛;“两江”,即长江、

5结语

对美的追求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理想。从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出发,自然即为美,美的本质是自然。这种自然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我国哲学中所说的“道”。按照这一审美标准,“山水城市”“田园城市”等都属于“美丽中国”的范畴。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模式和可供复制的母版,但“道法自然”是必经之路。每一座城市

50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行业论文、高中教育、计划方案、出国留学、外语学习、IT计算机、自然科学、高等教育以及重庆_美丽山水城市_建设的实现路径_曹春霞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0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5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