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

发布时间:2016-11-12 15:32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园林规划 >>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


【文章编号】1002 - 1329 (2002) 05 - 0085 - 04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     
龙 彬

【摘要】从现象以及内在根源两 方面 , 探讨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 所具备的浓郁山水特质 , 进而对 营造这种山水特质的思想方略作 出了系统分析与归纳 。 特质 ; 营造方略

【关键词】古代城

市建设 ; 山水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 IN ANCIENT CHINA LON G Bin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strong feature of t he mountain in ancient China , so as to make a of t he feature. and water in t he building of towns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 he strategy KEYWORDS : urban construction in ancient China ; t he feature of mountain strategy and water ;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象描述
批准号 : 50178068) 。

1  古代城市建设山水特质的现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充满了自

然山水特质 。 “凡立国都 , 非于 大山之下 ,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 近旱而水用足 , 下毋近水而沟防 倾之地 , 而择地形之肥饶者 。乡

① 省” 。 “圣人之处国者 , 必于不

② 山 , 左右经水若泽” 。 “人之居 ③ 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这

些古人的论述 , 表明古时每建设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基金

     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 3
一处城池 , 必以自然山水的选择 每述及一处城池 , 也必以其山水 象之写《舆地纪胜》 凡 200 卷 , , 作为开始 。而古代各种地理书籍 格局的介绍作为开篇语 。南宋王 所及城池莫不如此 ; 历代府州县 志也无一例外 。清雍正年间刻本 质。 在根源 《行水金鉴》则详细地描绘了古 代黄河流域 、淮水流域 、汉水流 流域城市的山水格局 , 使我们得 以直观地感知古代城市的山水特 城市之始 , 依山临水选址筑城 , 域 、江水流域 、济水流域 、运河 质 。有充分的理由证明 : 从出现 与自然山水共存 、共荣 、共雅就 成为古代城市建设的传统追求 。 “水绕郊畿襟带合 , 山环宫 阙虎龙蹲”的北京 , “水光潋艳 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 州 , “据龙蟠虎踞之雄 , 依负山 带江之胜”的南京 , “片叶浮沉 巴子国 , 两江襟带浮图关”的重
building

庆 , “一条碧水练铺地 , 万叠好 山屏倚天”的福州 , “一川远汇 三溪水 , 千嶂深围四面城”的长

沙 , “五岭北束峰在地 , 九洲南 尽水浮天”的广州 , “七条琴川 皆入海 , 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

熟 , “四面荷花三面柳 , 一城山 色半城湖”的济南 , “云护芳城 枕海涯 , 风鸣幽涧泛奇花”的青

岛 , “群峰倒影山浮水 , 无山无 水不入神”的桂林 , “惜得西湖 水一圜 , 更移阳朔七堆山”的肇

庆 …… 就是一个个典型的实证 。 “ 山 戴 河 ”的 伊 洛 盆 地 , 披 造就了九朝古都 、八代陪都的洛 里之富”的关中盆地 , 孕育了自

阳 ; 有 “关山带河之险 , 沃野千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Vol126 No 15 Ma y12002
西周至唐 13 个王朝都城的西安 …… 这一切更从深层次揭示了中 国古 代 城 市 建设的山水文化 品
2  古代城市建设山水特质的内 211   自然条件的客观制约

我国古代山脉纵横 、水系发

达 。山地面积占了全国总陆地面 脉 , 又是大河的分水岭 , 从而使

积的 2/ 3 以 上 , 纵 横 交 错 的 山 得全 国 的 河 流水系也是纵横 交

错 、 罗 棋 布 。错 综 复 杂 的 高 星 原 、盆地 、平原 、河谷川地即分 布在这些山与水的网络之中 。在 市 , 必然要十分注重城市与山水 这种 特 定 的 自然条件下营建 城 自然要素的亲和与共生关系 , 因 印” 。

而就 必 然 打 上 深刻的 “山 水 烙
212   生存发展的主观追求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基

本的物资供给 。古人依山临水而

居 , 就是因为 : 其一 , 山麓河谷 地带易于提供居住场所 。如山上 有洞穴可居 , 河谷平原适宜挖穴

构室 , 且冬暖夏凉 。其二 , 山麓 河谷地带易于提供食物 。如山上 有动物可猎 、有野果可采 , 水中

有鱼 虾 可 捕 , 河 谷 平 原 土 地 肥 三 , 山麓 河 谷 地 带 拥 有 黄 金 水 道 。在古代以水运作为主要交通 方式的阶段 , 这可谓占据了巨大

沃 、灌 溉 便 利 、适 于 耕 种 。其

的地理优势 。由此可见 , 具备优 食 、农耕为主的古人向大自然索 取物质财富并赖以生存的最理想

良的 山 水 环 境 , 是 靠 渔 猎 、采

85 2002 年  

第 26 卷 第 5 期

历史研究 H ISTORICAL STUDIES
地方 。而山水要素作为自然屏障 又可 以 庇 护 古 人 不 受 外 界 的 侵 袭 , 利于他们繁衍生息 。
213   山水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 哲 学 对 天 人 关 系 的 总 体 认 识。 《周易? 乾卦? 文言》说 : “大 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 与日月合其 明 , 与四时合其序 , 与鬼神合吉 凶 , 先天而天弗违 , 后天而奉天 时” 。这里讲的就是 “天人合一” 的思想 , 这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 界。 中国 “天人合一”观念源远 流长 , 十 分 复 杂 , 历 史 上 的 儒 家 、道家 、墨家 、杂家等都有类 似的思想 , 其中尤以儒 、道两家 为著 。然而 , 无论道家注重自然 层面 , 将天看成自然而然之物 , 或是儒家注重人文层面 , 把天看 成有灵性的 、自然万物的主宰 , 他们所提出的 “天人合一”观念 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内核 , 即天 与人是和谐的整体 , 天地派生万 物 , 其中也包括了人 , 人和自然 万物都是这个和谐大系统中的不 同元素 , 因此人就应当尊重自然 万物 , 强调 “天道”与 “人为” 的合一 。在这里 “天道”即指自 然法则 , “天人合一”即指人的 行为应该象天 、则天 、顺天 、应 天 , 把握自然规律 , 遵循自然法 则 , 按自然规律办事 。 “ 天人合一”观念造就中国 古代城市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之 一 , 就是要 “顺之以天理” 追 , 求与天同源 、同构 , 达成和谐统 一的 整 体 。这 一 传 统 至 少 已 有
6000 年 的 历 史 , 从 半 坡 、北 首

灌都以象天汉 , 横桥南渡以法牵 牛” “更命南信宫为极庙 , 象天 , 极” 。 根本性的转变发生在汉代 。 汉代城市规划建设 “跨周法 、览 秦制” 在 “天人合一”方面超 , 越了刻意追求地理位置的绝对对 应 , 开始采用象征性对应手法 。 这种由 “再现”到 “表现”的转 型 , 为中国工匠发挥天才的创造 能力 ,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自汉 以降 , 建立在 “天人合一”基础 上的象征主义手法逐渐成熟 , 先 后创造了西汉长安 、北魏洛阳 、 隋唐长安城 、明清北京城这样的 惊世杰作 。 “ 天人合一”承认整体概念 和普遍联系 , 致使中国古代城市 建设自始至终注意从整体层面推 进 , 山水要素在城市建设中始终 是谋 取 合 一 不可或缺的重要 组 成 。人与自然为一个整体 , 人不 是与 自 然 对 立 , 而 是 与 自 然 亲 近 、与自然共存 、共荣 、共雅的 思想 观 念 在 中国文化上源远 流 长 , 影响深远 。
312   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

“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漫

长历史中 , 人不但创造了越来越 丰富的物质财富 , 也积累了种种 与自 然 山 水 息 息 相 关 的 精 神 财 富 , 这些精神财富构成了山水文 化的丰富内涵 , 在我国悠久而灿 烂的 古 代 文 化 中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 ④ 。 ” 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 , 成为

维系 、承传与深刻影响古代城市 建设山水特质的社会背景 。深谙 山水之道的古代文人 , 为官则影 响一州一县 , 为民则影响一宅一 龙   彬   中 国 古 代 城 市 建 设 的 山 水 特 质 及 其 营 造 方 略 园 。传统山水理念 “存乎于心 , 发乎于体” 经由他们的实践活 , 动贯穿到古代城市建设之中 。 例如古代温州城市建设的山 水特质与郭璞选址 , 以及后来谢 灵运的营建密不可分 ; 杭州城市 建设的山水特质与白居易 、苏轼 的相继建设密不可分 ; 苏州城市 建设的山水特质 , 则既有伍子胥 奠定的 “水城”基础 , 更与 “苏
⑤ 州刺史三诗翁” 为古 城 留 下丰

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的交往

富的文化积淀相关 。

和斗争的过程中 , 形成了大量朴 素的生态学思想 , 其中《国语? 郑语》中就提到 “夫和实生物 ,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 故 能丰长而物生之 。若以同裨同 ,
, 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

此外东晋陶潜的山麓小园 、

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 、北宋苏舜 钦的沧浪亭 、明代计成兴建的影 园等等 , 中国古代正是由于数以 千万计的自然山水园林的不断发 展 , 由点到面 , 使得城市之中包 罗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活动 , 使得 自然 山 水 特 质 弥 漫 、渗 透 到 全 城。

岭 、姜寨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布 局 , 已经可以看出这种思想的端 倪是建立在对以北极为中心的宇 宙模式的发现 、认同与模仿的基 础上 。村落山环水抱的选址 , 就 是典型的宇宙图式 ; 村落布置成 圆形 , 表现圆以法天的思想 ; 所 有房屋的大门都朝向中心广场 , 表现 对 群 星 拱 北 极 的 认 同 与 模 仿 ; 村落只朝东方留出道路 , 反 映了东方主生 , 祝愿部落生机勃 勃 、繁荣昌盛的思想 。 周代城市从型制到方位都要 彻头彻尾与天一致 。秦始皇更是 要置自己于天宫之中 。据《三辅 黄图 ? 阳 故 城 》 载 , 秦 始 皇 咸 “筑咸阳宫 , 因北陵营殿 , 端门 四达 , 以则紫宫象帝居 。引渭水

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用朴素的 , 语言较为完整 、准确地概括了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 。 “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 要特征 , “和”的生态学意义就 是维持生态平衡 , 它在时间 、空 间上的表现是 “时”与 “依” 。 所谓 “依” 指人与自然所 , 具有 “唇亡齿寒”的生态关联 , 只有生物资源的持续存在 , 人们 才能永远获得物质财富 , 人类才 能不 断 繁 衍 生 息 。所 谓 “时” , 则指要尊重自然的季节规律 , 采 取环境保护措施 。 《逸周书? 文传 解》所述 “山林非时不升斤斧 , 以成草木之长 ; 川泽非时不入网 罟 , 以成鱼鳖之长 ; 不麋不卵 , 以成鸟兽之长” 不仅表明古人 ,

3  古代城市建设显扬山水特质

的思想方法

古人 在 历 代 城 市 建 设 实 践

中 , 孕育 了 丰 富 系 统 的 思 想 方 法 , 以显扬自然山水之美 , 以防 御自 然 山 水 之 害 。兹 从 哲 学 思 想 、生态意识 、心态追求 、形态 法则 、技术措施五方面予以分析 归纳 :
31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002 年 第 26 卷 第 5 期

“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

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 是中国 文化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 是

86  

已经认识到 “得养则长 , 失养则 消”的生态规律 , 而且充分体现 了我国古代遵从生态环境的季节 规律 、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存在 和永续利用的生态观念 。 在这 种 生 态 观 念 的 指 导 下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中一直保 持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维育 , 谋求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共存 、共荣 。 在这种生态保护思想的影响 下 ,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非常 注意环境容量问题 , 要保持对环 境的适度开发 。 管仲重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 配合关系提出了根据土地等级安 排城市 、控制城市密度的主张 。 他在《管子? 乘马》中指出 : “上 地方八十里 , 万室之国一 , 千室 之都四 。中地方百里 , 万室之国 一 , 千 室 之 都 四 。下 地 方 二 百 里 , 万室之国一 , 千室之都四” 。 这就是说 , 在土地肥沃的地区 , 可以供养较多的城市人口 , 故城 市密度较大 。反之 , 则城市密度 宜小 。他还进一步在 《管子? 八 观》中阐述了上面的观点 : “夫 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 , 其野不足 以养其民 。城域大而人民寡者 , 其民不足以守其城” “凡田野万 。 家之众 , 可食之地 , 方五十里 , 可以为足矣 。万家以下 , 则就山 泽可矣 。万家以上 , 则去山泽可 矣” 。 商鞅也在《商君书? 徕民篇》 中指出 : “地方百里者 , 山陵处 什一 , 薮泽处什一 , 溪谷流水处 什一 , 都邑蹊道处什一 , 恶田处 什二 , 良田处什四 , 以此食作夫 五万 , 其山陵 、薮泽 、溪谷可以 给其材 , 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 , 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 基于上述主张 , 我国历来是 “山 水 大 聚 会 之 所 必 结 为 都 会 , 山水中聚会之所必结为市镇 , 山 水小聚会之所必结为村落” 。就 是要根据具体的用地条件 , 科学 地确 定 城 市 开 发 强 度 , 处 理 好 “人 —— 市 —— 境”三 者 的 —城 —环 有机关系 , 使之和谐发展 。当前 举世 推 崇 与 追 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观 , 可以从此找到思想的滥觞 。
313   融入自然的心态追求

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十分崇 尚自然山水 , 并将这一理念上升 义哲学认为 “人法地 , 地法天 ,


到了哲学的高度 。老子的自然主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孔 夫 子 也把人生追求引向山水审美 , 曰
⑦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

中国也是最早懂得欣赏自然 山水的国度 ( 从晋代算也早于欧 记》称 : “天衣食 , 人生之所资 ;

洲 1000 多年) 。谢灵运《游山水 山水 , 性分之所适’ 。表明以山 水为主的自然世界很早就被当作 一个艺术观照的对象 。魏晋时期 有清音” 。不但将山水的清音与 丝竹之乐并提 , 甚至认为山水清 这里所强调的显然是其美学上的

左思认为 : “非必丝与竹 , 山水

音给人的美感要胜于丝竹之乐 。 价值 。这种审美的山水观 , 在东 晋时普遍地为人们接受 。例如王 水阴” 。王徽之说 : “散怀山水 ,

羲之说 : “取欢仁之乐 , 寄畅山 萧然忘羁” 。山水给人的感觉是 赏心悦目的 , 因此人们希望把这

种山水胜景物化到一种可居处 、 可逗 玩 的 特 定 环 境 中 , 置 身 其 壑” 并且认为 “山水有可行者 , , 中 , 可 以 “不 下 堂 筵 , 坐 穷 泉

有可 望 者 , 有 可 游 者 , 有 可 居 者 , …… 可望可行 , 不如可居可
⑧ 游之为得” 。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 在城市 规划建设当中 , 十分重视对山水 自然环境的营建 , 以及山水环境 水时 , 强调巧于因借自不待说 ,

对人格的影响 。所以遇到有山有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可以 “至乐寄 下 ,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趣 ,

山林” 给人们带来 “采菊东篱 , 使人们感受 “养心一涧水 , 习静 四围山”的高妙意境 。遇到缺山 少水时 , 则每每掘土堆山理水 , 营造惬意的城市山水氛围 。特别 现 , 由因山就涧转向人造丘壑 ,

是中 唐 以 后 城 市 山 林 的 大 量 涌 由开发原始的自然山水转向纯人

工的叠山凿池 , 更突出地体现了

人们对于山水怡情的执着追求 。 不仅如此 , 古人还将这种融 入自然的心态追求与文化活动密 切联系起来 , 形成所谓的 “八景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Vol126 No 15 Ma y12002
⑨ 文化 ” 。审 视 古 代 城 市 建 设 ,

普遍存在着这种文化追求 。叶燮 是山水也 , 其幽远奇险 , 天地亦

在《原诗? 外篇》说 : “天地之生 不能自剖其妙 ; 自有此人之耳目

手足一历之 , 而山水之妙始泄” 。 不正 揭 示 了 这 一 道 理 吗 ? 在 中 国 , “名山遇赋客 , 何异士遇知 联的直接点染 , 提高城市与景观 建筑的品位 , 也堪称中国古代的
υ

λ 己 ” ! 此 外 利 用 碑 、碣 、匾 、

一绝 。它 不 但 从 形 象 上 点 示 主 题 , 在心 灵 上 也 给 人 无 穷 的 感 应 , 使城市与景观建筑的情调与 人的心声同步 , 使物外景色与人 的内心取得共鸣 。
314   因地制宜的形态法则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因地制宜

地营建城市 , 其最早 、最著名的 论断是管仲在 《管子? 乘马》中

提出的 “因天材 , 就地利 , 城廓 这一见解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应充

不必中规矩 , 道路不必中准绳” 。 分结合地利条件 , 城市型制务必

视地形的实际情况而定 , 不必强

求形式上的规整 。这对突出城市 局 , 有着积极的意义 , 也是古代 现。

个性 特 色 , 摒 弃 单 一 的 城 市 格 崇尚 自 然 的 传统观念的集中 体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 古代

城市中既有规则的圆形与方形 ,

龙   彬   中 国 古 代 城 市 建 设 的 山 水 特 质 及 其 营 造 方 略

也有长方与椭圆的变形 。既有因 为受到自然条件的客观制约 , 为 了与自然山水取得呼应 , 刊山因 极其方正的子城与相对自由的外

水筑城 , 而呈不规则形 ; 也有由

郭所 组 成 的 综 合 型 城 市 。山 、 水 、城三者的组合关系也是因地 制宜 , 存在诸多差别 。 形态各异的古代山水城市的

客观存在 , 既反映出我国地貌形 态的丰富 , 也展现了古人因地制 在何种地形 , 古人都能设法既得

宜运筹形式的高超技艺 。无论处

山水 之 利 , 又 省 建 设 之 功 。北 京 、南京 、长安城的历代变迁 , 无一不是这种因地制宜整体形态 运筹的极好范例 。 因地制宜地安排城市各种要

素 , 在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活动中

俯拾可见 。伍子胥根据吴大城地

87 2002 年  

第 26 卷 第 5 期

历史研究 H ISTORICAL STUDIES
处 “水乡泽国”的具体情况 , 以 水网为城市命脉 , 建构起 “三横 四直” 、“前街后河”城市的骨 架 , 创立 了 江 南 水 乡 城 市 的 样 板 ; 乐 山 古 城 “城 是 看 台 山 是 戏” 完全限定在山光水色的围 , 合之中 , 山 、水 、佛 、城交融一 体 , 峰 、园 、江 、天 配 置 如 画 , “高标统城郭 , 城郭带三江 , 三 江串群峰 , 群峰倚三峨”的城 、 江 、山圈层式展开的动态景观 , 在意境上形成了 “三江浩淼 , 一 泻千里” “山是一座佛 , 佛是一 、 座山”的壮观 , “层林隐楼阁” 、 “墨客多点染”的雅致 , “江南水 乡情” “写意山水画”的清逸 ; 、 阆中古城纵向街道的走向 , 偏离 龙   彬   中 国 古 代 城 市 建 设 的 山 水 特 质 及 其 营 造 方 略 蟠龙山与锦屏山两者形成的风水 空间轴线 , 成 15° 偏角 , 以获得 “处处轩窗对锦屏”的理想吉向 ; 赣州古城 “三角”对 “三潭”的 刚柔相济 , 以及 “三山五岭八境 台”构成的城市内部景观骨架等 等 , 无一不是因地制宜的充分表 现。
315   相辅相成的技术措施 31511   独树一帜风水术

术 , 历来 受 到 统 治 者 的 高 度 重 视 , 因此国家机关中 , 均有专设 官员职守风水事宜 。从 《周礼》 记述的地官司徒 、夏官司马和春 官宗 伯 开 始 , 历 朝 历 代 莫 不 如 此 , 例如《大清会典》载 : “凡 相度风水 , 遇大工营建 , 钦天监 委官 , 相阴阳 , 定方位 , 取吉兴 工 , 典至重也” 。 在这种制度化的运作框架下 面 , 风水思想经由历代风水堪舆 师的活动 , 与古代各级城市建设 紧密结合 , 风水思想中深蕴的山 水化特征遂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得 到充分的显扬 。例如被后人尊为 风水大师的郭璞曾居豫章 , 帮助 整理过南昌城的风水格局 , 而温 州古城的选址更是由郭璞亲自完 成 ; 上述再如被后人奉为形势宗 鼻祖的杨筠松曾指导赣州城市选 址与建设 。而这几个城市无一不 是山水特色鲜明 。
31512   崇尚自然的造园技术

古代防洪学说 。 《墨 子》一 书 中 以 20 篇 之 多 , 从城墙 、城门的构筑 , 针锋 相对的御敌方法 , 合理的城址选 择以及守军的组织 、配置 、调动 等方面 ,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 城市防御思想 , 形成了比较完备 的要塞防御理论基础 。 在《管子》一书中 , 从城市 选址 到 堤 防 、沟 渠 排 水 系 统 建 设 、 理 、监 督 等 方 面 详 细 论 管 述 ,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古代城市 防洪学说基础 。启导后代进一步 发展 形 成 了 “防 、导 、蓄 、高 、
? λ 坚 、迁” 的古代城市防洪方略 。

我国古代不仅很早就形成了

防御军事灾害洪水灾害的技术体

系和方法 , 而且每每将二者有机

地联系为一个整体 ( 如高墙深濠 观的创造结合在一起 ( 如杭州西 在城市建设方面 , 已经具备比较 发达的系统思维 , 也再一次反映 代哲学观念对于城市建设的全方 位影响 。
注释 :

的综合功能) , 甚至还与城市景 湖的防洪与造景) , 表现出古代

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人和自然

过渡的枢纽 , 中国园林更是以其 自然山水特色蜚声世界 。 综观整个古代造园历史 , 可

出 “天人合一” 、强调整体的古

我国古代城市山水特质的实

现 , 以及大量形态各异的 “山水 城市”长期存续发展 , 还有一个 重要的因素 , 就是具有丰富而成 熟的技术措施 , 包括独树一帜风 水术 、崇尚自然的园林技术和防 范未然的防御技术 。其中风水技 术为城市发展选择优越的自然山 水条件 , 造园技术是强化城市山 水特色的具体手段 , 而防御技术 则是 “山水城市”长治久安的根 本保障 。它们三者既别具一格 , 又相辅相成 , 共同有力地支撑着 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的发展 。 我国风水术源远流长 , 在数

以清晰看到 : 中国古代造园活动 繁盛 , 园 林 形 式 与 风 格 丰 富 多 样 , 其共同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 在顺应自然 , 因地制宜 。园林的 建造始终按照自然山水的形成规 律进行 , 一切造园景物 , 诸如山 石 、水体 、植物 , 均着重表现它 们的自然天趣 , 不对它们进行过 多的干预和约束 。同时又充分地 利用 不 同 的 基 地 条 件 , 有 山 靠 山 , 有水依水 , 充分攫取自然之 美 , “虽由人作 , 宛自天开” 。这 些崇尚自然的山水园林 , 孤立地 讲为人们营造了一方生活乐土 , 连贯地看则由点到面 , 丰富了古 代城市的整体山水特色 。
31513   长治久安的防御技术

① 《管子? 乘马》 。 ② 《管子? 度地》 。

③ 《阳宅十书》开篇语 。

④李文初 《中国山水文化》 广东人 , 民出版社 1996 年 9 月 。 先后担任过苏州刺使 。

⑤著名诗人韦应物 、白居易 、刘禹锡 ⑥ 《老子? 二十五章》 。 ⑦ 《论语? 雍也》 。

⑧郭熙《林泉高致? 山水训》 。

⑨起源于江西赣州八境台 。八境台 ,

因登临此台可以遍览古代赣州城市 八景而得名 。后来大文豪苏轼为此 八景 题 诗 八 首 , 使 八 境 台 更 负 盛 名 。其他城市纷纷仿效 , 为城市点 景 , 且取数为八 , 形成了城市景观 建设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

千年的文明历程中 , 风水一直是 中国人追求理想环境的代名词 , 是古人试图人为地调整环境 , 保 持人与自然的调和 , 充分享受自 然恩惠的技术手段 。风水对整个 古代城市 、村落 、民居点的形成 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基本 形成了 “枕山 、环水 、面屏”的 固定模式 。 风水作为古代的一种实用技

有备无患 、防范于未然是我

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的一项重要 组成部分 。古代先民在丰富的实 践活动中 , 积累与总结了相当多 的城市防御措施 , 在防御军事灾 害方面突出的有墨翟奠定基础的 “要塞防御论” 在防治自然灾害 , 方面突出的则有管仲奠定基础的

【作者简介】 教授 。

龙彬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 【收稿日期】2001 - 08 - 29

2002 年 第 26 卷 第 5 期

88  

υ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λ 评诗》 。

? λ 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年 8 月 。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2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