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功能优化的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理论框架
本文选题:国土规划 + 国土空间综合分区 ; 参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年11期
【摘要】: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必须要从立体层面建立新的空间认知。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理论给出了宏观尺度国土认知的基本范式,其与微观尺度的三生空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三生功能源于三生空间,但又高于三生空间的局限。在进行国土空间综合分区时,需要进行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在分区的基础上,三生功能的空间协同优化可依据"反规划"理论实施。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可以通过一个"千层饼"模型描述,综合分区就是按照区内功能相似、区间功能差异的分区原则对"千层饼"进行切分。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范例表明,利用三生功能解释国土空间优化是可行的,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也易于理解,划分的结果符合国土规划的综合性定位需求。
[Abstract]:A new spatial cognition must be established in the comprehensive zoning of land and space.The basic paradigm of land cognition in macro scale is given in the theory of the three life function of land space, which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three living space on the micro scale. The three life func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three life space, but it is higher than the limitation of the three life space.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optimization of Sansheng fun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anti-planning".The integrated division of land and space can be described by a "thousand layer cake" model, which is to divide the "thousand layer cake" according to the partition principle of similar function and different interval function in the area.The example of comprehensive zoning of land and space in Hunan Province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Sansheng function to explain land and space optimiz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the result of division accord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ositioning needs of land planning.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1B04)
【分类号】:TU9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玉红;曹言红;;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协调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与管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2 汪劲柏;赵民;;论建构统一的国土及城乡空间管理框架——基于对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空间管制区划的辨析[J];城市规划;2008年12期
3 盛鸣;;从规划编制到政策设计: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S1期
4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5 刘慧;樊杰;王传胜;;欧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6 谢高地;鲁春霞;甄霖;曹淑艳;章予舒;冷允法;;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7 符蓉;张丽君;喻锋;马永欢;徐卫华;张静波;;新一轮国土规划综合分区研究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7期
8 郝庆;;区域性国土规划空间分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1期
9 李成,王波;关于新一轮国土规划性质及其理论体系建设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10 俞孔坚;李海龙;李迪华;乔青;奚雪松;;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宾;陈兴鹏;吴士锋;李杰兰;;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2 黄金川;肖磊;孙贵艳;;县域空间管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尹国庆;丁四保;;土地发展权区域转移的实践需求与制度障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4 姬怀峰;穆健;刘学录;;环县第二次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0期
5 徐会;孙世群;王晓辉;;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环境政策框架设计[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6 冉红;李松志;冯安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韩青;;区域经济背景下的空间规划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6期
8 王睿;刘青;;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基础[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9期
9 刘咏梅;李谦;符海月;江南;;3S技术在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1期
10 车前进;曹有挥;吕韬;段学军;;南京地域人口发展功能分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镭;刘立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贾刘强;彭代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盛鸣;叶伟华;周亚琦;;从刚性保护到有机管理:对深圳市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初步思考——兼议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志卫;丰爱平;刘大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基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新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宋国君;宋宇;;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7 汪小兰;;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与功能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学瑞;金晓斌;周寅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项目特征与模式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伟;;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沿海土地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盐城市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东辉;;“三规合一”的市域城乡总体规划[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元恒;基于系统实现的土地划区分级督察及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永胜;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齐增湘;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东旭;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戴晓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陈玲玲;安徽省人居硬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树平;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倩;新疆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刘军;湖南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梁秋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7年03期
2 张小飞;李正国;王如松;王仰麟;李锋;熊侠仙;;基于功能网络评价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1期
3 林振山,齐相贞;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若干环境问题和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4 燕乃玲;赵秀华;虞孝感;;长江源区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系统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5 黄利军;;“渝江流域”开发构想及其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6 孙斌栋;王颖;郑正;;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区划与管制[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7 张京祥,崔功豪;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8 徐保根,张复明,郭文炯;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区域开发管制区划探讨——以山西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9 韩守庆,李诚固,郑文升;长春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管治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9期
10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源;秦元;;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创新之路——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实践与探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雅贞;王筱春;彭芯;;美国国土空间规划及其启示[J];《规划师》论丛;2012年00期
2 赵国裕,杨建军;重构国土空间的背景及理论意义——从日本“一极一轴”到“多轴型”的战略转变谈起[J];规划师;2002年03期
3 ;安徽省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三大战略格局”[J];城市规划通讯;2013年24期
4 谭立萍;;沈阳市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优化研究[J];科技视界;2014年08期
5 孙娟,崔功豪;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J];规划师;2004年02期
6 ;我国首部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公布[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蔡玉梅;马世发;念沛豪;李景玉;;省级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2 肖金成;欧阳慧;黄征学;;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3 郝庆;强海洋;;国土空间类型划分与区域差别化管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前言:从资金流的视角理解气候融资[A];201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气候资金流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编辑部;倍加珍惜我们宝贵的国土空间[N];中国矿业报;2012年
2 记者 程秀娟 特约记者 吕一品;中德专家把脉我国国土空间规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3 鲍晓倩;国土空间开发要注重“顶层设计”[N];经济日报;2013年
4 记者 朱勤;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10.51%[N];辽宁日报;2014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严金明;有序有度开发国土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6 记者 王利英;中国国土空间优化发展鹤壁座谈会举行[N];鹤壁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何卓;科学引导国土空间开发[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记者 陈艳 实习生 曹瑞;我省首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正式出台[N];陕西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规划国土空间 筑基生态文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朱磊;抓紧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法[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洪辉;基于GIS的重庆市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及开发布局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孙国庆;多规合一国土空间综合分区方法与支持工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刘飞;国土空间功能分异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5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3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