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视角下我国城乡历史聚落“景观-文化”构成关系解析——以西南地区历史聚落为例
本文选题:文化景观 + 历史聚落 ; 参考:《建筑学报》2014年S2期
【摘要】:以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的视角重新考查我国城乡历史聚落。希望通过对其环境、格局、簇群、街道、地标以及活态行为6大景观载体表征及其文化意涵的梳理与解析,从价值传承的角度厘清城乡历史聚落保护实践的目标对象与行动定位。
[Abstract]:The historical settl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re-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ty of material and value of cultural landscap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carding and analysis of its environment, pattern, cluster, street, landmarks and living behavior, six major landscape carriers and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 will be analyzed.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target object and action orient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historical settlement protection practice from the angle of value inheritanc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分类号】:C912.8;TU9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珂;肖竞;;体用之殇——体制逻辑下中国城市化工具理论的过程演绎及问题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2 肖竞;曹珂;;叙述历史的空间——叙事手法在名城保护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2013年12期
3 肖竞;曹珂;;明清地方文庙建筑布局与仪礼空间营造研究[J];建筑学报;2012年S2期
4 肖竞;;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亚洲遗产分类与保护研究[J];建筑学报;2011年S2期
5 肖竞;曹珂;;文化景观视角下传统聚落风水格局解析——以四川雅安上里古镇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雪,刘莹;意随景象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4 张凤;王营池;;构筑特色高校景观意象——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新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5 廖丹;;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6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7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张昊;张鲲;;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及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9 王琰;李志民;;大学校园广场环境行为调查分析——以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苑广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欧阳茜;张鲲;;从记号学的角度解读“竹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茜;刘欣葵;;“国家视角”下的北京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表达[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空间体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郭宏伟;阙龙开;;论西藏江孜古街区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黎慧;;民族聚居区建筑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层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沈一凡;柳晓杰;洪艳;;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扈万泰;王力国;;1949年以来的重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演变——兼谈城市意象转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彦芝;华晨;王颖芳;;解读“小城故事”——基于特征分析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艾杰;郝飞;白小鹏;;城市高密度人工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沈俊超;;浅谈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塑造[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庆;黄河影响下的商丘古城空间格局探微[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温文瑞;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建筑色彩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燕菁;房地产:解释目前经济现象的核心线索[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4期
2 华晨;城市竞争——影响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双刃剑[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3 张京祥,朱喜钢 ,刘荣增;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4 阮仪三,张艳华,应臻;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5 陈鹏;城市经营的制度缺陷及其演进[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6 赵燕菁;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上)[J];城市规划;2005年06期
7 张兵;;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中国道路——兼论“真实性”原则[J];城市规划;2011年S1期
8 赵燕菁;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中国城市化[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1期
9 赵伟,陈眉舞,张京祥;基于企业家政府理论思考我国城市经营的转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2期
10 周和军;;论空间叙事的兴起[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岳建国;[N];南方周末;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张新荣;王新军;;论常州市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04期
2 郑翔;;构筑大学校园文化景观[J];美术大观;2006年07期
3 汪瑞霞;;宗教主题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构建与提升[J];艺术百家;2008年S1期
4 唐旭;;简谈江南水乡传统文化景观的延续[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2期
5 杨玲;王中德;;差异化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村文化景观的历史成因与未来发展[J];中国园林;2009年01期
6 郭纪;;对文化景观的几点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王越;胡玎;;城市特色文化景观的营造途径之三 特色源于交流[J];园林;2010年04期
8 邱海玲;陈文婧;;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景观探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9 袁银枝;徐红罡;杨彦锋;;西藏昌都嘎玛沟文化景观的构成、特征及形成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10 王毅;;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与评估标准[J];中国园林;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3 霍晓卫;孙yN曲;张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以临海巾山、东湖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李晓黎;;景观与精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整合的无形价值[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赵智聪;;“削足适履”,抑或“量体裁衣”?——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智聪;;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王晓文;;试论福建的可持续发展文化[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殷国明;;欲望都市:女性诱惑与流行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卢一华;;文化体验型绿道模式探索——以礼佛亲海绿道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文苑;文化“富矿”的保护性发掘[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孙转贤;浅谈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N];山西日报;2005年
3 ;专家畅谈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今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唐一军(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6 邹鹏辉邋郑英;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N];江阴日报;2007年
7 景亮邋许杰;兴文化呼唤大思路[N];烟台日报;2007年
8 娄清;保护贵州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孙睿 郑毅津;让世界遗产文化走进高校校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2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3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4 吴卫;游客视角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认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8 胡晓岚;文化史视野中的美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9 于茜虹;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属性与魅力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武汉城市文化景观类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巍;网络文化的异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3 肖竞;历史村镇文化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雯莉;浙江城镇文化景观地缘性特征及形成肌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赵晓英;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殷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叶妍君;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旅游地文化景观语义感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亚平;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表达途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游荣盛;园林植物文化解读体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吴晓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8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9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