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动荷载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双向动荷载 + 黄土 ; 参考:《岩土力学》2015年09期
【摘要】:利用SDT-20型动三轴仪探究了黄土在双向动荷载下的动剪切模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循环偏应力和径向动荷载幅值对黄土的动剪切模量-动剪应变曲线没有明显影响,其对黄土的动剪切模量-循环次数曲线却有明显影响,初始循环偏应力和径向动荷载幅值越大,相同循环次数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越小。动剪切应变相等时,黄土的动剪切模量随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双向动荷载作用下黄土存在临界循环偏应力,其值为0 k Pa。当循环偏应力小于临界值时,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当循环偏应力大于临界值时,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利用拐点动剪切模量折减的方式,并同时结合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实现了对黄土在双向动荷载下动剪切模量-动剪应变关系的描述。经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较好。
[Abstract]: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loess under bi-directional dynamic load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DT-20 dynamic three axis instru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cyclic stress and the amplitude of radial dynamic load have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loess, and it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loess, and the initial cycle of the loess. The greater the amplitude of partial stress and radial dynamic load, the smaller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loess under the same cycle times. When the dynamic shear strain is equal,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the Loes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solidation ratio. Under the action of two-way dynamic load, there is a critical cyclic partial stress in the loess. The value is 0 K Pa. when the cyclic partial stress is less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ynamic shear strain,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ynamic shear strain when the cyclic partial stress is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of the Loess under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 the dynamic shear strain relationship is described with the modified Hardin-Drnevich model.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is good.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178392)
【分类号】: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廖蔚茗;王志佳;彭盛恩;张建经;;黏性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的统计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2 骆亚生,田堪良;非饱和黄土的动剪模量与阻尼比[J];水利学报;2005年07期
3 王军;蔡袁强;海钧;;双向激振对饱和软黏土应力应变循环刚度软化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8年09期
4 王兰民,袁中夏,王峻,石玉成;强夯处理后黄土地基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2期
5 蔡袁强;王军;海钧;;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李又云;谢永利;刘保健;;路基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7 曹权;施建勇;柴寿喜;王沛;张建新;;小应变下土体刚度非线性分析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8 王志杰;骆亚生;王瑞瑞;杨利国;谭东岳;;不同地区原状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9 廖红建;李涛;马宗源;刘健;;黄土骨干曲线模型比较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10 王建荣,张振中,王峻,李兰;振动频率对原状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非饱和黄土最大动弹性模量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2 骆亚生;李瑞;田堪良;;非饱和黄土动力特性试验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3 谭东岳;骆亚生;杨永俊;李焱;;不同地区黄土动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汪金才;赵明阶;陈卫;汪魁;;土石复合介质动力特性试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汪中卫;;上海软土小应变刚度的高精度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3期
6 张家明;刘文连;徐则民;李乾坤;;西昌昔格达组黏土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1期
7 王峻,王兰民,李兰;永登5.8级地震中黄土震陷灾害的探讨[J];地震研究;2005年04期
8 兰景岩;刘化涤;吕悦军;谢卓娟;;渤海海域典型场地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J];地震研究;2012年02期
9 谷天峰;王家鼎;王峻;;郑西客运专线黄土路基震陷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10 杨利国;骆亚生;李焱;;主应力轴旋转对压实黄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伟;凌华;孙斌祥;;软土动应力—应变曲线复合指数—正弦模型[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3 陈俊林;高峰;;黄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反应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褚峰;李永盛;梁发云;李彦东;;土体小应变条件下紧邻地铁枢纽的超深基坑变形特性数值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磊;杜一鸣;刘景锦;郑刚;;基于小应变本构模型的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黄志全;李磊;贾景超;李小慧;岳康兴;;细粒含量对非饱和黄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张柯;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的振动响应和沉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喜安;黄土暗穴的成因及其公路工程灾害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谷天峰;郑西客运专线黄土地基振(震)陷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张勇;武汉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动力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谭钦文;中线法高堆尾矿坝优化理论及其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曾国红;竖向及水平增强体对粉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9 冯志焱;非饱和黄土的结构性定量化参数与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袁中夏;黄土动残余变形的特性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萍;基于非局部理论的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超声磨削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志杰;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兴元;湿陷性黄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钟正;铁路路堤震陷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崔向美;利用动扭剪试验研究黄土动力特性并初步探讨其结构损伤[D];长安大学;2011年
6 竹霞;关中地区黄土的震陷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马玲;水泥土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谭东岳;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非饱和黄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茹;土石坝心墙料及坝基细砂砾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陈立伟;地震作用下黄土暗穴的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雪,施建勇;岩土小应变问题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陈国兴;王炳辉;刘建达;;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3 谢永涛,张鸿儒;不同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模型[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1期
4 陈建玉;孟宪民;张家森;;厂用电系统中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配置与整定[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年06期
5 周加林;双向动三轴实验误差的分析与校正[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5年06期
6 陈国兴,谢君斐,张克绪;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经验估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1期
7 袁晓铭,孙锐,孙静,孟上九,石兆吉;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4期
8 胡庆兴,刘雪珠,从卫民,陈国兴;淮安市典型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6期
9 吕悦军,唐荣余,沙海军;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继华,陈国兴,史国龙;深厚软弱场地地震反应特性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骆亚生;谢定义;田堪良;;非饱和原状黄土在动荷条件下的孔隙压力变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及其与上部结构动力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军;单、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动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聂影;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重塑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骆亚生;中国典型黄土动力特性及其参数的试验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存森;吴俊璧;;用扭转单剪、共振柱仪测定空心试样土的动剪切模量[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2年02期
2 高志兵;高玉峰;谭慧明;;饱和黏性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室内和原位试验对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3 袁晓铭;孙锐;陈红娟;;不同概率水准下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上、下限的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4 陈国兴;王炳辉;孙田;;饱和南京细砂动剪切模量特性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5 孙静;金晓鸥;孙殿民;姜彦新;王福彤;付伟庆;宋冰;;现场和室内测试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对比研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6 唐有职;王守业;;上海地基土动剪切模量值的综合测定[J];工程勘察;1982年04期
7 袁灿勤;;现场波速试验地基土的动剪切模量[J];江苏地质;1991年01期
8 徐存森,吴俊璧;用扭转单剪/共振柱仪测定某核电站饱和原状砂的动剪切模量[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6年05期
9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胡庆兴;;南京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10 陈国兴;王炳辉;刘建达;;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娟;孙锐;袁晓铭;郭恩;;不同概率水准下粘土动剪切模量比对地震动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杨传成;王冬雷;;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孙静;袁晓铭;陶夏新;;室内和现场测试最大动剪切模量差别的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4 蔡辉腾;;结构性软土动剪切模量试验对比研究[A];2012年海峡两岸破坏科学/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孙田;陈国兴;周恩全;李小军;;深层海床粉质黏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6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王炳辉;胡庆兴;;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孔宪京;韩国城;;微小应变测试技术及堆石坝坝料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王炳辉;胡庆兴;;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志兵;谭慧明;陈佳;;不同试验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场地地震反应影响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张国栋;金星;李勇;;垃圾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静;岩土动剪切模量阻尼试验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志杰;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绍鹏;土体动弹性模量与动剪切模量关系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红娟;土动力非线性的变异性及其对地震动影响的概率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王志佳;土及岩石动力学参数的统计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陶瑛;双层土振动频率与密实度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小玲;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密实粉煤灰动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1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1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