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的规划学途径——基于与传统规划技术体系融合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30 15:09

  本文选题:风景园林 + 绿色基础设施 ; 参考:《中国园林》2014年09期


【摘要】:探索绿色基础设施与传统规划的相关性,将其与传统规划技术体系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保障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效实施。通过解析基本功能和系统构成,分析绿色基础设施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传统规划体系的关联性,将不同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与传统规划技术体系规划相融合,提出绿色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城市防灾减灾等传统规划内容的融合方法,为绿色基础设施实施和管理提供规划学途径。
[Abstract]: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planning and combining it with traditional planning technology system can better guarante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 basic functions and system compos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planning systems, such as regional planning, master planning,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etc. Combining different scales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planning of traditional planning technology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sion method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tc. Provide planning approaches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2785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10490808)共同资助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2 俞孔坚;李博;李迪华;;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10期

3 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年05期

4 颜文涛;邢忠;叶林;;基于综合用地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以宝鸡市台塬区新农村建设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5 颜文涛;萧敬豪;胡海;邹锦;;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5期

6 张晋石;;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空间与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林正雨;何鹏;王博;古稳;;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以彭州市大宝农业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2 徐清;;基于生态设计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城市可持续景观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4 李锐;何彤慧;;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5 刘惠芳;刘佳;李峻峰;;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谢得娟;王小林;叶春旺;弓弼;;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西汉帝陵大遗址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3期

7 滕明君;周志翔;王鹏程;郑忠明;谢启姣;;快速城市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特征与调控机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8 刘海龙;;台州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9 霍兵;;走向一个科学发展的城市区域——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3期

10 杨建敏;马晓萱;董秀英;;生态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初探——以天津滨海新区外围生态用地为例[J];城市规划;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晨华;焦胜;;湖区村镇生态基础设施多目标优化研究——以华容县示范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艳群;俞露;;绿洲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格局——以新疆喀什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智刚;;在城市建设中恢复与利用湿地——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设计案例剖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吴智刚;许文进;冯长春;;城市森林的保护与利用——以广州天河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华斌;袁奇峰;;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汪自书;吕春英;林瑾;李王锋;季海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与实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建敏;马晓萱;董秀英;;禁建区、限建区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志明;钟哲;;基于山水特征的城市绿地网络的建构——以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居阳;陈静;马勤;;生态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肖瑜;解建仓;朱记伟;;陕西农村居民点水土资源整治模式研究[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齐增湘;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汪霞;城市理水[D];天津大学;2006年

6 刘纯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钮心毅;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臧立娟;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游巍斌;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演变时空特征、干扰模拟与生态安全预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平;城市滨水绿化景观可持续性与生态建设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黎藜;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林志明;基于生态安全下的临泽县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葛晟;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悦;农村基础设施分类和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吴洋;传统村落的生态经验对城市设计的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程芳欣;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作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绿道适宜宽度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9 陈飞燕;基于“反规划”理念的旅游产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理论技术方法[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辰臣;基于GIS的绿色腹地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2 韦亚平;赵民;;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3 魏立华;闫小培;;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4 陈海燕;贾倍思;;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5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6 俞孔坚;李博;李迪华;;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10期

7 彭坤焘;赵民;;关于“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J];城市规划;2010年08期

8 韦亚平;潘聪林;;大城市街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研究——以杭州城西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3期

9 郑思齐;霍q,

本文编号:1825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25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