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的承载力时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07:05

  本文选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 + 时间效应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在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成桩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圆柱扩孔回缩理论和径向固结理论预测TC桩施工引起的桩周土超净孔压的消散,建立了TC桩承载时效的理论计算方法。通过开展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TC桩承载时效理论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考虑桩周土的回缩的承载时效计算结果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实测值相吻合;而不考虑回缩时,不同休止期对应的承载力将被高估160%~300%。
[Abstract]:Based on the pile forming mechanism of plastic casing concrete pile and TC pile, the theory of retraction of cylindrical reaming hole and radial consolidation theory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dissipation of super-clean pore pressure caused by construction of TC pile, an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aring aging of TC pile is established. Through field test, the rationality of TC pile bearing aging theory is compar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bearing age and its variation with time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but the bearing capacity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rest periods will be overestimated by 160% or 300%.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LQ15E08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160,514782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8282,51308497)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戍平;深厚软土中PHC长桩的时效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2 陈仁朋;周万欢;曹卫平;陈云敏;;改进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及其在单桩负摩阻力时间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3 孔纲强;杨庆;郑鹏一;栾茂田;;考虑时间效应的斜桩基负摩阻力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董金荣;;灌注桩侧阻力强化弱化效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高子坤;施建勇;;考虑桩体几何特征的压桩挤土效应理论解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6 王家涛;张明义;;基于时效性的静压管桩侧阻力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7 陈永辉;齐昌广;王新泉;陈龙;;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3期

8 刘维正;石名磊;徐林荣;;考虑软黏土结构性损伤的圆柱孔扩张弹塑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9 左殿军;齐昌广;张宇亭;刘晓强;;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加固公路软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建平;路倬;高广运;顾宝和;;建筑地基沉降预测的Usher-Spillman组合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蒋建平;高广运;;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性能和承载力预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3 张石友;汪保明;陈艳国;;PHC桩在粘性土中沉桩上浮问题探讨[J];电力勘测设计;2009年04期

4 叶彬,蒋军,胡琦;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2期

5 王庶懋;陈昌斌;张剑锋;俞荣跃;;软土地区桩基施工中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标准探讨[J];工程勘察;2010年04期

6 胡铖波;梅国雄;梅岭;;后预压法处理桩底沉渣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09期

7 蒋建平;高广运;顾宝和;;扩径桩承载性状及其Q-s曲线的幂双组合数学模型描述[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8 李龙起;罗书学;许志焰;;倾斜桩基与竖直桩基竖向承载特性比较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10期

9 田跃平;高子坤;;可视叠加方法在地基附加应力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3年05期

10 王伟;;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在临港新城环湖三路桥台后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成;林胜;李晓红;;超长群桩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进军;;群桩基础桩-土作用位移场及群桩效应系数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3 闫思凤;李家富;周莉桦;;国锐广场A、B座结构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4 邓大鹏;;谈地下室抗浮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5 张勃;孙炳书;;中美厂房柱桩承台设计比较[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6 盛焕明;陈荣旗;李新仲;黄珊;;厚层开山填海造陆地基基础设计探讨[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7 李亚;程泽坤;谢磊;;围堤上建筑桩基水平受力性能数值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8 蒋伟;沈霞;李华安;李仙鹤;王靖;;双护筒灌注桩在深厚碎石层中的应用[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Ⅱ[C];2015年

9 李进军;丁永君;郭红云;;1895大厦结构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广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成套技术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孔纲强;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鲁燕儿;混凝土管桩沉桩机理和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邹力;后注浆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雷勇;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乾青;软土地基桩基受力性状和沉降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鲁先龙;戈壁碎石土浅基础抗拔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薛江炜;桩伴侣(变刚度桩)对直接基础与间接基础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珊利;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摩擦桩竖向承载力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裴阳阳;挤土效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张敏静;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特性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寇海磊;静压桩连续贯入的模拟与承载力全过程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建川;海洋平台桩基的打桩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6 吕黄;深厚沉积砂层大直径PHC桩承载特性及沉桩质量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陆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利霞;高承台管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及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延昭;混凝土离析对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吴策;带肋填砂预应力管桩承载性能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灯平,黄宏伟,马金荣;软土地基桩侧负摩阻力三维非线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2 王家涛;周健;张明义;;基于球孔扩张理论和时效性的静压桩承载力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3 施健勇,赵维炳,艾英钵,余湘娟,刘仁平,黄波;砂井施工对软粘土扰动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4 谢耀峰,王云球;码头桩基负摩擦力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4年12期

5 席宁中;试论桩端土强度对桩侧阻力的影响[J];建筑科学;2000年06期

6 陆明生;桩基表面负摩擦力的试验研究及经验公式[J];水运工程;1997年05期

7 费勤发,马海龙;饱和软土中排土桩桩侧摩阻力时效问题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8 刘利民,陈竹昌;桩侧阻力增强效应及其工程意义[J];铁道建筑技术;2001年01期

9 陈书申;固结效应与静压预制桩技术应用[J];土工基础;2001年04期

10 吴一伟,费涵昌,林侨兴,张远芳;砂土液化对桩基工程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鹏程;软化剪胀土中孔扩张理论及沉桩挤土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朱宁;静力压桩引起桩周土体变形的理论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3 张晓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负摩阻力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4 徐立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刘用海;宁波软土工程特性及其本构模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桢;应用FLAC~(3D)分析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战争;;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6期

2 苏伟锋;;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在道路软基处理中应用[J];科学之友;2011年02期

3 陈永辉;齐昌广;王新泉;陈龙;;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3期

4 刘志明;肖雄杰;付炜;;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在宁波南外环路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5 陈铭;;铁路用塑料套管[J];国外铁道车辆;2012年04期

6 ;塑料套管切割印字机[J];造船技术;1974年02期

7 曹红军,冯维东;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塑料套管质量问题的探讨[J];金属制品;1997年01期

8 邓友生;黄恒恒;闫卫玲;;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的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5期

9 张志军;;地铁管片灌浆孔塑料套管应用及抗拔试验方法探究[J];广东建材;2006年03期

10 周克杰;王维春;张磊;;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与沉降特性研究[J];铁道建筑;2013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正;山药省工增效栽培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7年

2 通讯员 王兴宝 朱海 记者 林兰;新技术新工艺大桥建设国内领先[N];镇江日报;2009年

3 周江明;山药套管栽培品质优[N];河南科技报;2013年



本文编号:1846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46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