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城市的生态枢纽建设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文:
(34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进入21世纪,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成为研究的热点,也逐步为社会各界所共识。构建生态枢纽、恢复和提升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和服务功能,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枢纽的概念,阐述了其内涵和分类,总结了它所拥有的自然景观轴心、气候调节、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和集约发展等五大功能效应。最后以南京为例,对城市生态枢纽规划的条件、方案选择以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实证分析。
服务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06-02-24 出版日期: 2007-01-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4053502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SW-318-03)
作者简介: 王成新(1971-),男,山东新泰人,副教授,博士。人事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研究与教学,已发表论文30多篇。E-mail :wcx315@yahoo.com.cn
引用本文:
王成新, 姚士谋, 王书国. 现代化城市的生态枢纽建设实证分析[J]. 地理研究, 2007, 26(1): 149-157.
WANG Cheng-xin, YAO Shi-mou, WANG Shu-guo.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building of eco-hub of modern citie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7, 26(1): 149-157.
链接本文:
或
[1] 郭荣朝,顾朝林,曾尊固,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地理研究, 2004,23(3):292~300.[2] 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城市规划,1993,(3):17~18.[3] Register R,Peeks B.Village wisdom/future city.The Third International Eco-city and Eco-village Conference,Eco-city Builders,Oakland,CA,USA,1996.204~205.[4] Roseland M.Dimension of the Eco-city.Elsevier Science,1997,14(4):197~202.[5] Vincent I.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Nigeria.Planning Perspectives,1999,(14):347~368.[6] Whitehead M.Analyzing the sustainable city:nature,urbaniz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socio-environmental relations in the UK.Urban Studies,2003,(7):1183~1206.[7] Re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es for a Healthier Future.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13~43.[8] 王保忠,王彩霞,何平,等.城市绿地研究综述.城市规划汇刊,2004,(2):62~68.[9] 江泽慧.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中国城市林业,2003,(1):4~11.[10]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35~46.[11] 王发曾.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优化.地理研究,2004,23(3):281~291.[12] 徐琳瑜,杨志峰,李巍.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与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5,25(4):771~777.[13] 陈彩虹,姚士谋,陈爽.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环境效应.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3):1~5.[14]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现代城市研究,2003,(5):29~32.[15] 杨士宏.城市绿化树木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地理研究,1994,13(4):74~80.[16] 张阿跟,刘毅,魏子新,等.地面沉降-第六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1~10.[17] 张落成,陈振光,吴楚材.苏南太湖流域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防治对策.湖泊科学,2004,(3):256~262.[18] 李锋,王如松.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04,(3):527~531.[19] 胡兆量.迎接城市化高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市问题,2003,(1):4~5.[20] 张志刚.构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23(2):16~21.[21] 胡延兰,杨志峰,何孟常,等.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环境科学学报,2005,(2):269~274.[22] 赵振斌,包浩生.国外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90~396.[23] 徐实,张丹宁,许建华.城市废水对玄武湖生态的影响.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3):21~25.[24] 庞金钊,等.投加优势菌净化城市湖泊水.中国给水排水,2003,19(6):51~52.[25] 庞金钊,杨宗政,曹式芳.微生物制剂在城市湖泊水体生物修复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5):301~303.[26] 孙厚均.水体增氧技术是改善出城市河流湖泊水质的有效措施.北京水利,2002,(4):35~36.[27] 秦伯强,张运林.西部湖泊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21~25.[28] 杨林.评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特色.生态经济,2001,(9):36~39.[29] 黄光宇.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模式.城市发展研究,1998,(1):7~9.
[1] 胡云锋, 刘纪远, 齐永青, 师华定.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52-1460.
[2] 张 雷, 朱守先. 现代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进初探——中外发展研究对比[J]. 地理研究, 2008, 27(4): 863-872.
本文关键词: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8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