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高填方涵洞减载的时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7 09:30

  本文选题:高填方涵洞 + 减载 ; 参考:《水利学报》2015年S1期


【摘要】:通过减载措施减小高填方涵洞涵顶垂直土压力,以减轻涵洞结构病害,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应用。目前对于高填方涵洞减载措施的研究较多,然而对采取减载措施后涵洞工作性状的时间效应研究很少。通过分析高填方涵洞减载措施的减载机理,根据减载材料、填土蠕变模型,建立了高填方涵洞工作性状时间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高填方减载涵洞工作性状的时间效应,并推得了能够考虑时间因素的涵顶垂直土压力计算式。此外,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得出了减载材料、填土、涵洞之间的位移特征和涵洞受力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针对不考虑材料蠕变性质、只考虑减载材料蠕变性质以及同时考虑减载材和填土蠕变性质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vertical earth pressure of culvert culvert vertical soil pressure in high fill culvert and reduce the culvert structure disease, it has been appli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the measures of high fill culvert load reduction. However, the study on the time effect of the culvert working characters after taking the load reduction measures is very few. On the basis of the load mechanism,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ime effect of the working characters of the high fill culvert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load reducing material and the creep model of the fill. The time effect of the working characters of the culvert on the high fill is analyzed,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vertical earth pressure which can consider the time factor is deduc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erical model, the load reducing material is obtained and the filling is filled. The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culvert 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culvert stress characteristics with time are analyzed in three cases, which are not considered the creep property of the material, only considering the creep property of the load reducing material and considering the load reducing material and the creep property of the fil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verified. Correctnes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4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UG130408)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3-47) 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TLR-Y13-5)
【分类号】:U449;TU4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利;刘元雪;叶四桥;冉仕平;;超前支护桩桩后EPS垫层优化设置的数值模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培勇;刘元雪;冉仕平;张正波;;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结构关键问题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任银飞;王建国;逄焕平;;六武高速公路装配式涵洞结构有限元优化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9年03期

4 王秀平;;高填方涵洞地基处理范围的分析与计算[J];公路;2010年10期

5 曹继伟;范鹤;刘斌;;高填土涵洞土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6 张卫兵;刘保健;谢永利;;基于EPS减荷措施的高填涵洞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2期

7 陈勃;山区深埋涵洞修筑技术与存在的问题综述[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5期

8 黄文强;;高填方涵洞结构设计新方法[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3期

9 张卫兵;唐莲;;基于土拱效应的高填方涵洞EPS减荷技术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3期

10 张兴华;喻泽红;邹维;;土工格栅加筋路堤涵洞垂直土压力特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顾安全;王晓谋;折学森;;上埋式管道及洞室垂直土压力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顾安全;金滨;冯瑞玲;;减荷措施在高填土涵洞中的应用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吴桂兰;曹阳;;高填方涵洞结构设计的特殊性及对应措施[A];2012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专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强;高填方涵洞受力特性及新型格栅减载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锡武;山区公路高填方涵洞土压力理论及加筋减载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魏红卫;加筋高陡路堤稳定性及其涵管受力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王直民;交通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保国;山区高速公路涵—土作用机理及路基处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永刚;沟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土压力统一计算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8 姜峰林;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技术应用及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范鹤;高填土涵洞土压力理论与涵洞结构变形智能预测[D];东北大学;2008年

10 乌延玲;公路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上官方;涵洞填土等沉面及其对涵洞土压力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淼鑫;考虑结构刚柔性的埋置式波纹钢管涵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邹维;山区公路加筋路堤下涵洞垂直土压力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姚学瑞;高填方涵洞EPS减荷技术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兰国冠;大口径输气管道公路穿越力学性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6 张兴华;加筋路堤下涵洞土压力特性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龚雷;路堤涵洞竖向土压力分布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8 吴文峰;地下埋管的受力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9 李小山;上埋式地下管道横向力学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张卫兵;高填方涵洞EPS减荷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安全;金滨;冯瑞玲;;减荷措施在高填土涵洞中的应用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喻学群;;大连港锚地开展散粮过驳减载和加载业务[J];海洋开发;1987年03期

2 梁鸿发;;上海港绿华山海域减载平台方案审查会在青岛召开[J];中国海洋平台;1992年04期

3 陈向东;杨家树;;“上海港绿华山海域减载平台”技术与经济综合论证[J];中国海洋平台;1992年06期

4 周奎;何永东;;浅析削坡减载在滑坡应急抢险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年02期

5 赵晓东;周国庆;田秋红;;深部土K_0试验方法及对减载力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崔建龙;王起才;李盛;;明洞EPS板和土工格栅减载效果研究[J];铁道建筑;2014年06期

7 孙先月;;削坡减载法治理干渠滑坡的成果综述[J];水利管理技术;1998年05期

8 钱立志;李俊;宁全利;;高过载环境下弹载器件结构动态响应研究[J];科技导报;2011年01期

9 陈灿;陈凤;张耀;施硕;杨小辉;;抽油机减载器在塔河油田的应用及改进[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嫒;黄新;张薇薇;都微;;凝冻期间贵阳地区低周减载方案的制定[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2 林其友;刘文双;;基于组合联动协调控制的低频低压减载策略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沈国富;;低周减载装置在有小电源并网变电站的应用[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4 张晶晶;丁明;李生虎;;低压减载防止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郑阳;刘文颖;徐珊;赵冬红;;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冯庆东;;面向电力市场的基于集中智能控制模式的电力系统优化减载算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唐建兴;;凝冻灾害期间贵州北部电网低周减载装置动作情况分析[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唐建兴;;凝冻灾害期间贵州北部电网低周减载装置动作情况分析[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陈攀;游步新;马_";谭兵兵;李杨;;一种用于提高小电源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低周减载配置方案[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广兵;邹佳龙;王朝红;王文海;;变电站自动减载控制系统[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谭逢春 通讯员  黄治荣;宜昌水路应急减载市场走向规范化[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记者 周国东 特约记者 望作信 通讯员 方青 谭大学;227艘电煤船“瘦身”过浅区[N];中国水运报;2009年

3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望作信;三峡下行重载船舶应急减载作业结束[N];湖北日报;2007年

4 记者 田时胜;钦州港石油减载平台工程等18个项目昨日开工[N];钦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其光;无粘性土的减载弹塑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2 马强;高填方涵洞受力特性及新型格栅减载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金铜;低频低压减载及其协调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2 韩金佐;低频低压减载方案及其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唐朝;基于风险评估的低压减载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张志文;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潮;低压减载参数优化问题的分布式计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宋晓刚;智能变电站保护减载方案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王磊;电力系统的低频低压协调减载策略[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8 吴东洵;计及风险评估的电力系统最优减载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9 苑画舫;北京电网低压减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10 王永辉;电力系统低压减载的整定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1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941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