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规划视野下的辽阳旧城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更新 + 文化规划 ; 参考:《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化规划是新出现的概念与理论,是指通过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的运用,建构城市文化资源网络系统,为城市提供积极的公共空间和有意义的文化场所,也为具有历史环境的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依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当今新环境下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延伸,使散落的文化资源重新焕发活力,从而推进文化认同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当代的城市更新方法越来越倾向于从自然、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视角来解决问题,并认识到城市更新不单是对“硬”环境的关注,而更多的是解决“软”环境方面的问题。本文正是以一种文化的角度,结合历史、社会、经济等学科综合地看待城市,思考问题。当前,基于文化的城市竞争已经开始显现,文化策略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对文化的迫切需求,并且能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不失为应对竞争的有效方法。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区,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的城市,有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始终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现在辽阳市为辽宁省14个省辖市之一,是沈阳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在城市的发展中,面临着城市更新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等众多的矛盾和问题。作者站在建筑学科的立场,通过对辽阳旧城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对旧城更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之上,以当前的文化规划理论为指导,从城市文化基质建构、文化线路的塑造和特色文化节点的强化三个层面提出了城市更新策略。在分析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整合了城区的空间秩序,进而梳理了旧城区的空间布局。在对城市线性要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重要的节点进行串联,形成具有空间秩序和文化内涵的路径,进而将路径组织成整体的网络。旧城区内的文化底蕴深厚,在城市发展中形成了若干特色文化节点,通过对特色文化节点的强化,完善文化资源网络的整体架构。文章在这三个层面对辽阳旧城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期望为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旧城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Abstract]:Cultural planning is a new concept and theory, which means to construct a network system of urban cultu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strategic and holistic use of urba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 provide positive public space and meaningful cultural sites for cities. It also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ies with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is also an extens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which reinvigorates the scattered cultural resources, thus promot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viding a new impetus for urban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urban renewal methods tend to solv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ure, society, ecology and culture, and realize that urban renewal is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hard" environment, but also with "soft"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is a cultural perspectiv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society, econom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city,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At present, the city competition based on culture has begun to appear. The cultural strategy can not only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urban residents for culture, but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 protect urba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pe with the competition. Liaoyang, ancient Xiangping, Liaodong City,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the first city formed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400 years. From the 3 th century BC to the 17 th century BC, it was always the military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 and central city of northeast China. Liaoyang City is now one of the 14 provincial municipal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also a sub-central city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 and also a famous cultural city and a tourist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acing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such as urban renewal and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subject of architecture,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tudies many problems faced by the renewal of the old city of Liaoyang through many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is, he is guided by the current theory of cultural planning. The urban renewal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matrix, the shaping of cultural line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nod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cultural resources, the spatial order of urban area is integrated from the angle of optimiz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n the spatial layout of old urban area is combed out. Based on the study of urban linear elements, the important node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a path with spatial order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n the path is organized into a whole network. The culture inside the old urban area is deep and has formed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nod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nod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 network is improved. In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ld urban area of Liaoyang, hoping to provid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renewal of the old city in this area and other areas, thus playing a role as a brick and a guide to the jade.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星;;文化城市的光荣与梦想[J];建筑与文化;2008年12期
2 郭桂香;;我读《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J];建筑创作;2008年11期
3 ;看不见的文化城市[J];建筑与文化;2009年Z1期
4 俞坚;;立足于“平民”和“生活”的“文化城市”[J];建筑与文化;2009年Z1期
5 单霁翔;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4期
6 刘占远;北京:大的失落——“城市批判”之北京篇[J];中关村;2005年03期
7 ;文化城市系列之二 水的城市 苏州·绍兴[J];建筑与文化;2007年09期
8 李楚赤;;从线性文化遗产角度看长江沿江码头[J];长江文明;2013年01期
9 ;文化城市探寻之旅[J];建筑与文化;2008年12期
10 ;文化城市的现象片段[J];建筑与文化;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朗;;文化产业与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2 刘邦凡;冯颜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宋文杰;;集聚学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正能量”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A];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学会学术工作创新发展——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1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闵利兴;;自贡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迈进之路浅析[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于海根;;论海盐文化在重塑盐城形象中的地位[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6 杜立柱;;诌议特色文化城市特征与规划策略——以哈尔滨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7 王雁;张儒婷;赵朗;;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沈阳建成文化中心城市[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崇敬;李传喜;;发展公园文化浅谈[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9 王小莹;;借文化之力 建世界之城[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陶东风;;文化城市与北京的国家文化中心建设[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士林;文化城市需要一个“操作系统”[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记者 裴旭薇;我市荣获“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称号[N];运城日报;2012年
3 记者 侯燕;我市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N];玉溪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峥;保护文化遗产 塑造文化城市[N];鹤壁日报;2014年
5 蒯大申;探索世界文化城市形成之谜[N];解放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李志荣 刘晓平;“楹联文化城市”[N];湖北日报;2007年
7 顾艳伟;专家表示:保护文化遗产应面向世界[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8 单霁翔;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记者 吴丽;继续当好楹联界排头兵[N];运城日报;2009年
10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加快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N];珠海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宝宗;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王雪梅;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发展策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术平;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辰;广东金利龙舟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2 衣峥;文化规划视野下的辽阳旧城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3 王越荣;市域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关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蛟;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洁;关于长沙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舒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黄春晓;民俗视角下的南宁中山路夜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8 杨雁霞;旅游城市的文化规划[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邵雷鹏;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陈建斌;文化导向的历史文化城市“积极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8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95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