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倾角对复合层状物理模型材料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层状盐岩 + 模型材料 ; 参考:《岩土力学》2015年S2期
【摘要】:针对我国层状盐岩的地质赋存特征,开展了层状模型材料的三轴压缩试验,探讨了界面倾角对层状交互模型材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峰后应力跌幅和破坏形态的影响,并对不同界面倾角试样的破坏形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三轴峰值强度随界面倾角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60°时取得最小值,90°时取得最大值;(2)弹性模量随界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刚开始随角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很平缓,倾角接近90°时增大趋势明显,0°时取得最小值,90°时取得最大值;(3)随界面倾角增大,峰后应力跌幅先减小后增大,30°最小,90°最大;(4)破坏形态随界面倾角增大依次呈现出共轭剪切(0°)、沿弱面的剪切破坏(30°和60°)和剪切-局部劈裂破坏形态(90°)三种破坏模式;(5)储库腔顶和腔底部位强度较高,但脆性很强,须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这些部位的变形和位移,腔体30°和60°的腰部部位及附近强度较低,塑性变形能力较强,须对储库形状和运营压力进行精细设计。针对试验结果进行的理论分析,可为进一步分析层状盐岩地层中储库的围岩稳定性和局部破损特性提供一定参考。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ed salt rocks in China,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layered model material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interfacial dip angles to layered interactive model materials are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post-peak stress decline and failure morphology on the failure morphology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 inclination wa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iaxial peak strength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face dip angle. The maximum value is obtained at 60 掳and the maximum value is obtained at 90 掳)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face inclination angle. At the beginning,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angle is very gentle, and when the inclination angle is close to 90 掳, the increasing trend is obvious. When the minimum value of 90 掳is obtained at 0 掳, the maximum value is obtained, and the maximum value is obtai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interface. The post-peak stress drop decreases first, then increases 30 掳, and then increases.) the failure patterns show conjugate shear 0 掳, shear failure 30 掳and 60 掳along the weak surface, and shear local splitting failure mode 90 掳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face inclination. The intensity of the top and bottom parts of the storage chamber is high.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trong brittleness,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and displacement of these parts. The waist part of the cavity with 30 掳and 60 掳has low strength and strong plastic deformation ability. The shape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operating pressure should be carefully design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and local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oir in the stratified salt strat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74187)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No.51104108)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素国;梁卫国;莫江;赵阳升;;软弱泥岩夹层对层状盐岩体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杨春和;李银平;屈丹安;陈锋;尹雪英;;层状盐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8年04期
3 刘卡丁,张玉军;层状岩体剪切破坏面方向的影响因素[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4 杨春和;梁卫国;魏东吼;杨海军;;中国盐岩能源地下储存可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4期
5 李银平;刘江;杨春和;;泥岩夹层对盐岩变形和破损特征的影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6 张玉军,刘谊平;层状岩体抗剪强度的方向性及剪切破坏面的确定[J];岩土力学;2001年03期
7 郭印同;杨春和;;硬石膏常规三轴压缩下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6期
8 张桂民;李银平;施锡林;杨春和;王李娟;;一种交互层状岩体模型材料制备方法及初步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9 张桂民;李银平;杨长来;刘伟;施锡林;杨春和;;软硬互层盐岩变形破损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10 刘伟;李银平;霍永胜;施锡林;徐宝财;杨春和;林永杰;;盐岩地下储库围岩界面变形与破损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愪保平;赵阳升;;层状盐岩溶腔储气库长期运行稳定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2 徐素国;梁卫国;莫江;赵阳升;;软弱泥岩夹层对层状盐岩体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3 冒海军;杨春和;包宏涛;张超;;含结构面板岩变形特征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徐磊;任青文;杜小凯;叶志才;;层状岩体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及其数值实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5 贾超;张强勇;刘家涛;沈鑫;李术才;杨春和;;不同储气内压下盐岩地下储气库可靠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闫永杰;翁其能;吴秉其;田卫明;;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7 赵志刚;赵炼恒;李亮;邓东平;;水位升降对顺层岩坡稳定性影响的上限分析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8 郭牡丹;王述红;张航;徐源;;层状岩体强度数值模拟及其讨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9 董捷;叶明亮;郭明;;平溪特大桥滑坡滑动机理分析与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10 姜德义,任松,蒋再文,刘金平;华蓥山隧道地应力场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明;;土的抗剪强度各项异性及其在土坡稳定计算中应用性的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2 王同涛;闫相祯;杨秀娟;杨恒林;;多夹层盐岩蠕变实验及盐穴储气库完套管柱受力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陈雨;李晓;;盐岩储库区地面沉降预测与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Ground subsidence development caused b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eep gas caverns in rock salt mas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董捷;叶明亮;郭明;;平溪特大桥滑坡滑动机理分析与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愪保平;赵阳升;赵延林;康志勤;;层状盐岩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流变破坏及渗透现象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7 许江;鲜学福;李贺;李伦竹;;煤岩力学参数及其在煤和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许江;鲜学福;李贺;;含瓦斯煤岩及其复合岩石在多轴应力状态下不同加卸载途径时的断裂判据[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汪洋;尹健民;肖国强;;基于岩层产状的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唐明明;王芝银;丁国生;;淮安盐岩及含泥质夹层盐岩应变全过程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锚固设计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武志德;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曹林卫;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与扩展的准脆性岩石细观损伤—渗流耦合本构模型[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志增;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王同涛;多夹层盐岩体中储气库围岩变形规律及安全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余永强;层状复合岩体爆破损伤断裂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李芳成;地下结构可靠性广义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文泉;矿井(底板)突水灾害的动态机理及综合判测和预报软件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文;荷载作用下高陡边坡岩体力学行为及桥基位置确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晓;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高速远程崩滑流事件多因素复合约束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海锋;软弱夹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洋;节理裂隙岩体爆破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曹伟;层状岩体隧道稳定性及控制爆破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苏俊军;陡倾岩层中隧道围岩失稳机理及塌方处置对策探讨[D];长安大学;2011年
6 张文倩;盐岩地下储库的材料参数概率分布估计及失效概率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媛;盐岩地下油气储库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家涛;盐岩地下储气库(群)运营期可靠度计算及风险评估[D];山东大学;2011年
9 沈鑫;基于随机力学的盐岩地下储气库可靠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霍琰;盐岩储气库建腔期流场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松,姜德义,刘新荣,刘春;用3D-Sigma分析岩盐溶腔围岩地应力场[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2 愪保平;赵阳升;赵延林;徐素国;;含高盐份泥岩夹层的盐岩蠕变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尤明庆;基于粘结和摩擦特性的岩石变形与破坏的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刘立,邱贤德,黄木坤,阎宗岭;层状复合岩石损伤破坏的实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邱贤德,姜永东,阎宗岭,庄乾城;岩盐的蠕变损伤破坏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杨春和,高小平,吴文;盐岩时效特性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梁卫国,赵阳升,李志萍;盐类矿床群井控制水溶开采溶腔变形数值模拟[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3年03期
8 马林建;刘新宇;马淑娜;王丹;;深部盐岩含夹层地层初始地应力场模拟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刘新荣,余海龙,姜德义,鲜学福;岩盐顶板复合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杨春和;李银平;屈丹安;陈锋;尹雪英;;层状盐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珍;影响三轴压缩试验成果的因素分析[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5年03期
2 曹伟;王晓渝;;影响三轴压缩试验精度的主要因素[J];工程与建设;2007年01期
3 许福坚;罗滨;胡建华;;三轴压缩试验中样品半延性——延性变形对应力影响的修正[J];江西建材;2008年01期
4 魏志宏;;探讨影响三轴压缩试验精度的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5 党海燕;;三轴压缩试验成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6 刘亚洲;徐进;吴平;;中粒辉长岩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3期
7 魏志宏;;探讨影响三轴压缩试验精度的因素[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10期
8 任新军;徐刚;高发亮;;不同压实度下粉土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1期
9 李苏春;蒋刚;;南京地区粉土的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冯美生;王来贵;王凤江;;加筋尾细砂三轴压缩试验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丽霞;凌贤长;顾全宇;胡庆立;;相似方法在冻土低温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中的应用[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高帅;李晓泉;蔡波;;突出煤样与非突出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幸;姜乐华;;椭球颗粒对PFC~(3D)模拟三轴压缩试验的影响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4 王观琪;潘家军;唐碧华;;确定扰动状态概念模型参数的一种改进方法[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亚玲;张彬;苏海峰;吴春秋;;Hardening-Soil模型中参数选取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本文编号:2000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0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