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介休古城的资源调查与分析
本文选题:介休古城 + 历史格局 ; 参考:《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山西省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遗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而介休是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该地拥有灿烂丰富的琉璃艺术遗存,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技艺的传承地;同时也是是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被国家授予清明寒食文化之乡;介休古城的营建集山水环境、文化理想和宗教信仰于一体,是从大区域环境入手进行人居环境营造的中国古代城市典范,浸润深邃的中华人民智慧。正是由于介休在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中的不断创造,使得介休成为一个享誉中外的文化名邦。论文基于介休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介休的历史沿革、历代建置隶属资料、以及城池建设等,总结了古城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始分析介休古城的空间结构,以点、线、面的方式分层次将古城的构筑物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从这三方面发掘出介休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继而介绍了市域范围内介休文物古迹的分布情况,将介休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归纳。最后针对介休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与保护所面临问题,提出了通过发展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方案,以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汇编市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梳理整合历史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城的发展模式,即联动式开发,此点为论文的创新之处。希望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与现实价值。
[Abstract]:Shanx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towns, villages and other provinces, and Jiexiu is the firs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Shanxi province.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building city. It has rich and rich relics of glazed art,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glazed glaze, and it is also a clear cold food culture. The birthplace of the city was awarded the hometown of Qingming cold food culture by the st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of Jiexiu integrates landscape environment, cultural ideal and religious belief. It is a model of ancient Chinese cities built from the environment of large regions, and the profound wisdom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because of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n Jiexiu.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of Jiexiu, Jiexiu has been created by continuous cre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Jiexiu, the construction of subordination materia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and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grid.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begins to divide i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Jiexiu is analyzed in detail by point, line and surface.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Jiexiu are excavated, then the distribution of Jiexiu cultural relics in the area of the city is introduced, and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Jiexiu is made.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 sites ar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Finall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status and protection of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Jiexi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lan to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linkage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scope of the city, combs and integrates historic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ancient city, namely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行洁;祁毅;徐建刚;;福建长汀古城保护与新区协调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03期
2 王贵杰;李晋文;崔诗才;;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古城保护和更新——聊城古城保护和更新的调查与思索[J];华中建筑;2007年04期
3 和仕勇;;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和仕勇:构建和谐古城[J];创造;2007年01期
4 马进;顾霖霞;;苏州:全方位多层次系统保护古城[J];城乡建设;2007年11期
5 ;“邀论城市”——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和谐推进的话题[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陆伟芳;;简析欧洲的古城保护及启示[J];中国名城;2009年02期
7 许月;;湘西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J];山西建筑;2011年15期
8 ;古城[J];建筑与文化;2011年05期
9 ;古城[J];建筑与文化;2011年08期
10 曾耀辉;;浅谈四川会理古城保护规划[J];山西建筑;2011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平;谢军;;大理古城保护与发展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白志刚;;北京还是非北京——简介巴黎可供借鉴的经验[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贺艳;;区域视野中的古城保护——贺江流域古城群体的价值评估与整体保护[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张慧娜;李军环;周搏;;堡子里古城的保护与更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董耀会;;谈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2年第3期[C];2012年
6 张雁;龚威平;斯朗旺堆;;西藏古城遗产的保护状况和对策——以江孜古城格局的整体保护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7 许继清;曹坤梓;;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类型与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明新;;聊城古城的保护与发展[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2年第3期[C];2012年
9 陈星;;试论兰溪古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10 阳建强;;南京古城格局的独特魄力与保护延续[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敏;苏州成立首支古城保护志愿者队伍[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鄢玲;突出重点 稳步推进 全面搞好古城保护开发[N];河北日报;2007年
3 记者 常虹;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开发[N];秦皇岛日报;2006年
4 记者 秦媛媛;全力推进古城保护开发[N];秦皇岛日报;2006年
5 记者 吕瑜洁;研究古城 保护古城 宣传古城 发展古城[N];绍兴日报;2006年
6 记者 余万芳邋吕瑜洁;创新古城保护模式 培育更多创新人才[N];绍兴日报;2007年
7 陈秀雅;古城保护体现以民为本[N];苏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孔生;专家为扬州古城保护与整治献策[N];扬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马碧静;龙尾古城:守护中迎来希望[N];大理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娄一雪;古城开发打造“天下第一”品牌[N];秦皇岛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广实;聊城古城保护模式及更新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2 夏芳;时空矛盾下的古城更新模式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凤超;香格里拉地域性空间的解析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明佳;韩城古城空间形态基因图谱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静;佳县古城空间格局探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王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袁敏;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胡佳佳;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黔阳古城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彦;邯郸广府古城景观特质规划探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陈水兵;景观都市主义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15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1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