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群微观空间结构分析
本文选题:创新集群 + 空间结构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摘要】:通过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聚焦上海杨浦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对其空间形态与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同时着眼于集群内部空间结构分析,对创新集聚性随空间尺度与步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并基于其影响因素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对创新集群网络组织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创新集群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这来自于关联效应、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所构成的向心力和地租及拥挤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两种力场综合交错作用的结果.集群中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知识源所形成的"中心",通过知识和信息交流及制度模式创新与强化所形成的地方化特征,使企业在交通网结构约束下,依据产品性质、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的地方化适宜性进行空间决策,是构成创新集群空间组织模式的核心机制.
[Abstract]:By introduc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Shanghai Yangpu Huanghuan Tongji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measures its spatial form and agglom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within the cluster,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law of the change of innovation agglomeration with the spatial scale and step size. Ba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on cluster network is studied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on clusters shows an obvious central-peripheral pattern, which comes from the correlation effect.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other external economic forces formed by the centripetal force and the centrifugal force produced by the land rent and crowding effect are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staggered action of the two force fields. The "center" formed by the knowledge source represented by Tongji University in the cluster, through th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system mode, makes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products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raffic network structure. The localization suitability of scale and technical complexity for spatial decision-making is the core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cluster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3GXS1D005)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14692100200)
【分类号】:F42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虞大鹏,陈秉钊;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3期
2 马军杰;刘霞;陈强;尤建新;;上海环同济现代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特征分析[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军波;周春山;;新经济产业发展与旧城更新机制创新[J];城市问题;2009年05期
2 胥建华;汪明峰;罗守贵;;上海市多媒体产业布局与企业区位决策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1期
3 官远发;王雁;章仁彪;;环大学经济圈:从知识外溢到科技转化——“知识杨浦:三区联动之同济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梁昊光;叶大华;;中国建筑设计产业的国际比较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杨芙蓉;;福州市北江滨社区商业形成动因及发展规划[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马军杰;刘霞;陈强;尤建新;;上海环同济现代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特征分析[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7 刘霞;马军杰;;环同济现代建筑设计产业创新集群支撑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07期
8 孙剑;王保龙;;建筑产业集群类型与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2年09期
9 戴宏伟;丁建军;;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2期
10 龚峰;陈子清;黄晶晶;裴大兰;潘家乐;;高校校园周边商业调查分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海佳;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范军勇;技术极区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同济大学;2006年
3 王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高宏宇;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5 陈静;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蒋慧杰;中国工程咨询业群落企业共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丘建发;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马海斌;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虞大鹏,陈秉钊;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3期
2 汪霄;刁璇;;南通建筑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研究[J];建筑经济;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剑锋,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5期
2 ;国家高新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J];硅谷;2012年21期
3 曾硝,邓家y,
本文编号:2017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1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