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视野下山西太谷古城的调查研究
本文选题:太谷古城 + 晋商文化 ; 参考:《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与展望三个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为正文内容。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课题的缘起、晋商文化的相关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及研究框架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提出了晋商文化视野下山西太谷古城的调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为以后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太谷古城的背景资料分析。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区位条件、地理环境、气候特征、资源特征和道路交通;社会人文主要包括地方主要名人和间艺术风俗。为下面古城的历史沿革与历史格局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背景资料。第三章是太谷古城历史沿革分析。本章主要是对太谷古城的历史沿革、历史变迁原因及城池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古城历史沿革的研究,了解到古城变迁与兴盛的原因。第四章是太谷古城的历史格局分析。这个部分从整体、"点"状、"线"状、"面"状空间四个角度分析太谷古城的历史空间格局,梳理了古城中的道路系统网络,归纳了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与民居建筑以及面状的商业建筑群与民居建筑群的形态特征,对古城总体空间形态进行了宏观的把控。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县域范围内太谷文物古迹的分布情况。包括太谷两个历史文化名村;古城外和古城内的主要历史遗址与遗迹,1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的研究提供有力的资料基础。第六章主要分析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太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情况。第七章主要从古城的现状和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实地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用事实说话,来说明古城现状和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呼吁大家意识到古城保护的刻不容缓。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并表述出这篇论文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对古城保护的展望。
[Abstract]: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The second to seventh chapters are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Mainly from the origin of the research topic, Shanxi Merchants culture related review,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four par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ncient city of Taigu in Shanx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nxi Merchants' culture,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Taigu ancient city.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humanities two aspects of analysi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mainly includes regional condition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road traffic, and social humanities mainly includes local major celebrities and inter-artistic customs. It provides a powerful background for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pattern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ancient citie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alysis of Taigu ancient city.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reasons of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igu ancient c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we can understand the reasons of its vicissitude and prosperit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pattern analysis of Taigu ancient city. This par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space pattern of the ancient city of Taigu from four angles of the whole, "dot" shape, "line" shape and "surface" space, combs the road system network in the ancient city, and sums up the public building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well as commercial building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control the overall spatial form of the ancient city macroscopically.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aigu County. Including two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villages in Taigu, 10 major historical sites and relics outside and inside the ancient city, 2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 units, 3 municipa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and 80 county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 units, Subsequent studies provide a strong data base.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mpilation of Taigu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Conservation Plan by 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in 2007. The seventh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and the problems it face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the author uses facts to explain the status quo of the ancient city and the sense of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its protection. Call on everyone to realize that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is urgent.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is a summary of the paper,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行洁;祁毅;徐建刚;;福建长汀古城保护与新区协调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03期
2 王贵杰;李晋文;崔诗才;;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古城保护和更新——聊城古城保护和更新的调查与思索[J];华中建筑;2007年04期
3 和仕勇;;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和仕勇:构建和谐古城[J];创造;2007年01期
4 马进;顾霖霞;;苏州:全方位多层次系统保护古城[J];城乡建设;2007年11期
5 ;“邀论城市”——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和谐推进的话题[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陆伟芳;;简析欧洲的古城保护及启示[J];中国名城;2009年02期
7 许月;;湘西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J];山西建筑;2011年15期
8 ;古城[J];建筑与文化;2011年05期
9 ;古城[J];建筑与文化;2011年08期
10 曾耀辉;;浅谈四川会理古城保护规划[J];山西建筑;2011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平;谢军;;大理古城保护与发展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白志刚;;北京还是非北京——简介巴黎可供借鉴的经验[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贺艳;;区域视野中的古城保护——贺江流域古城群体的价值评估与整体保护[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张慧娜;李军环;周搏;;堡子里古城的保护与更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董耀会;;谈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2年第3期[C];2012年
6 张雁;龚威平;斯朗旺堆;;西藏古城遗产的保护状况和对策——以江孜古城格局的整体保护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7 许继清;曹坤梓;;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类型与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明新;;聊城古城的保护与发展[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2年第3期[C];2012年
9 陈星;;试论兰溪古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10 阳建强;;南京古城格局的独特魄力与保护延续[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敏;苏州成立首支古城保护志愿者队伍[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鄢玲;突出重点 稳步推进 全面搞好古城保护开发[N];河北日报;2007年
3 记者 常虹;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开发[N];秦皇岛日报;2006年
4 记者 秦媛媛;全力推进古城保护开发[N];秦皇岛日报;2006年
5 记者 吕瑜洁;研究古城 保护古城 宣传古城 发展古城[N];绍兴日报;2006年
6 记者 余万芳邋吕瑜洁;创新古城保护模式 培育更多创新人才[N];绍兴日报;2007年
7 陈秀雅;古城保护体现以民为本[N];苏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孔生;专家为扬州古城保护与整治献策[N];扬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马碧静;龙尾古城:守护中迎来希望[N];大理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娄一雪;古城开发打造“天下第一”品牌[N];秦皇岛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广实;聊城古城保护模式及更新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2 夏芳;时空矛盾下的古城更新模式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凤超;香格里拉地域性空间的解析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明佳;韩城古城空间形态基因图谱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静;佳县古城空间格局探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王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袁敏;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胡佳佳;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黔阳古城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彦;邯郸广府古城景观特质规划探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陈水兵;景观都市主义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76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7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