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干燥和饱和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及其机理

发布时间:2018-06-29 23:37

  本文选题:固体力学 + 临界应变率 ; 参考:《爆炸与冲击》2015年06期


【摘要】:采用分离式Hopkinson杆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SHPB实验,并与准静态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干燥和饱和混凝土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中等应变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比准静态的曲线陡;饱和混凝土动态强度提高的幅度接近干燥混凝土的2倍,具有更强的应变率敏感性;存在一个应变率临界值,仅当应变率大于临界值时,饱和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才大于干燥混凝土的的动态强度;基于实验结果,给出了不同饱和度混凝土强度与应变率的关系。
[Abstract]:The SHPB experiments of concrete under dry and saturated condit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split Hopkinson bar device and compared with quasi-static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dry concrete and saturated concrete have obvious strain rate effect, the rising section of stress-strain curve under medium strain rate is steeper than that of quasi-static curve, and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saturated concrete increases by 2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dry concrete. Has a stronger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there is a strain rate critical value, the dynamic strength of saturated concret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dry concrete only when the strain rate is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ngth and strain rate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saturation is given.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省级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1102205,112022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80685)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时胜,王道荣;冲击载荷下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J];爆炸与冲击;2002年03期

2 李赞成;张韬;陈磊;;湿饱和混凝土抗侵彻性能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4期

3 吕培印,宋玉普,侯景鹏;一向侧压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受压试验及其破坏准则[J];工程力学;2002年05期

4 王海龙;李庆斌;;不同加载速率下干燥与饱和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运;李国强;;动力荷载作用下固体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的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支建庄,郑坚,赵庆岚,姚战军;锡-银系无铅焊料动态强度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4期

3 刘保东;李鹏飞;李林;康银庚;;混凝土含水率对强度影响的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刘保东;陈建波;李明;李鹏飞;;不同含水率对钢筋混凝土柱推倒分析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宁建国;卢静涵;姜芳;孙远翔;;一类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09期

6 牛雯霞;黄洁;罗锦阳;简和祥;郑蕾;罗庆;柳森;;超高速撞击混凝土冲击压力测量与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2期

7 范飞林;许金余;李为民;张军;;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8 张晓晴,姚小虎,宁建国,赵隆茂,杨桂通;Al_2O_3陶瓷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动态本构关系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年03期

9 巫绪涛,胡时胜,陈德兴,余泽清;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冲击压缩的试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5年02期

10 王政;倪玉山;曹菊珍;张文;;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爆炸与冲击;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时胜;;研究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技术[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传雄;李玉龙;吴子燕;郭伟国;鬲钰焯;;混凝土材料动态压缩破坏机理及本构关系[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牛雯霞;黄洁;罗锦阳;简和祥;郑蕾;罗庆;柳森;;超高速撞击混凝土冲击压力测量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范飞林;许金余;李为民;张军;;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赵隆茂;马宏伟;;白云山机场跑道等用混凝土动态劈裂拉伸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博;姜锡权;陈为农;;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中的脉冲整形技术[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胡时胜;;SHPB与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逸平;黄小清;汤立群;罗立峰;;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冲击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汤立群;陈爱民;邱燕红;刘逸平;刘泽佳;黄小清;;新型液体橡胶基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蒋国平;浣石;焦楚杰;;混凝土材料SHPB试验与本构关系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荣;一种PBX炸药试样在复杂应力动态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朱耀;AA 7055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曙光;数字混凝土CT建立方法及其在干缩微裂纹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5 贾彬;混凝土高温静动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王立闻;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鹏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剪杆实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敏;材料的率相关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孟红磊;改性双基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数值仿真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肖诗云;混凝土率型本构模型及其在拱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圣言;掺纳米SiO_2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铸钢;材料动态强度的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与机理探讨[D];清华大学;2010年

3 闫晓鹏;混凝土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展辰辉;混凝土及其组成材料动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吴战飞;混凝土静动态劈裂试验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代仁强;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劈裂实验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龙业平;钢筋混凝土柱快速加载试验及动力滞回规律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赵转;加筋混凝土动态劈裂拉伸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拓;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李咙昊;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城建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孝敏,胡时胜;应力脉冲在变截面SHPB锥杆中的传播特性[J];爆炸与冲击;2000年02期

2 胡功笠;刘荣忠;陈太林;朱波;;钻地炸弹侵彻混凝土深度的工程计算模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年S1期

3 蔺建勋,蒋浩征,蒋建伟,王秀兰;弹丸垂直侵彻混凝土介质的理论分析模型[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8年03期

4 吕培印,宋玉普,侯景鹏;一向侧压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受压试验及其破坏准则[J];工程力学;2002年05期

5 欧阳春,赵国志,夏卫国,唐勇;空腔膨胀理论中混凝土材料模型的对比[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王海龙,李庆斌;饱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预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7 董毓利,谢和平,赵鹏;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压全过程的实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J];水利学报;1997年07期

8 顾晓辉,王晓鸣,陈惠武,郑应民;动能侵彻体垂直侵彻半无限厚混凝土靶的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4年01期

9 王延斌,俞茂宏,林俊德;弹体垂直侵彻混凝土靶体的柱形空腔膨胀理论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晶晶;纺织品增强混凝土[J];国外纺织技术;2004年02期

2 曾昌洪;张玉奇;李兴旺;刘小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层基体的微观分析[J];中国建筑防水;2006年11期

3 任根宽;;浅谈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广东化工;2007年11期

4 朱榆;徐世p,

本文编号:2083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83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