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码头遗址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码头遗址 + 景观更新 ; 参考:《中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摘要: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的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旧工业区正走向衰落,依水而兴的城市滨水旧工业区就是这其中具有代表的区域。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传统工业生产和运输方式面临淘汰,特别是集装箱的推广、船型的增大及通讯、信息、航空等新技术的运用,一些城市的传统码头不再用于货物装卸和转运。码头区作为城市滨水旧工业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城市重要的水道上,毗邻城市中心区,又具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这一特殊区域的更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国内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以及后工业景观更新的研究很多,但很少单独对城市码头遗址进行单独的设计研究。论文研究旨在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以及后工业景观更新几方面着手,分析了国内外码头遗址景观更新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梳理其发展历程和基础理论,列举了国内外关于码头遗址景观更新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并总结了其设汁手法。在认真研究码头工业遗产及其滨水空间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码头遗址的资源特色分析其与景观更新设计密切相关的四大要素:自然景观要素、社会人文要素、历史人工要素以及空间功能要素,并提出了景观更新设计的指导原则。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以城市码头遗址景观更新的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为基础,通过码头遗址的处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氛围塑造、码头建构筑物和设施的处理以及码头遗址公共空间的特色营造四方面来对码头遗址进行景观更新设计的方法总结。最后以株洲永利码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景观更新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文化景观的重塑、工业遗产的更新再利用、滨水空间的功能提升,使码头遗址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
[Abstract]:Absrt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post-industrial age, the economic patter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undergoing earth-shaking changes, and the traditional old industrial zones are declining. The old urban waterfront industrial zone, which is developed by wate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areas. 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accelerated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production method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modes, especially the promotion of containers, the expansion of ship types, and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tc. Wit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aviation, the traditional docks in some cities are no longer used for cargo handling and transhipment. As part of the old industrial zone along the waterfront of the city, the district has a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located on an important waterway of the city, adjoins the city's central district, and has a rich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renewal of this special are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renewal of urban waterfront old industrial zone and the renewal of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in China, but there are few separate design studies on the urban wharf sit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practice status of dock site landscape renewal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renewal of urban waterfront old industrial zone and renewal of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Combing through its development course and basic theory, this paper enumerates typical cases of landscape renewal of dock sit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es its juicing techniques.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of wharf and its waterfront space environ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factors closely related to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wharf ruins: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social and humanistic elements. Historical artificial elements and spatial function elements, and proposed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guideline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design elements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urban wharf site landscape renewal,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the dock sit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atmosphere molding, The methods of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of wharf sites are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disposal of structures and facilities of wharf constru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ace of wharf sites. Finally, the design case of Yongli Wynn Wharf in Zhuzhou is analyzed. The rest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the renewal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function of waterfront space are realized through landscape renewal. Wharf site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and create a vibrant urban waterfront space.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国;李梁;;陕西省规划在秦始皇陵建设大型遗址公园[J];陕西建材;2002年04期
2 孙晋垣,徐世轩,孙晓磊;侯马晋国庙寝遗址公园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2年02期
3 董卫;张杰;;试探矛盾引导下的千年遗址保护——以镇江铁瓮城遗址保护规划为例[J];建筑师;2006年06期
4 ;汶川地震首个遗址公园12日开园[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2期
5 郭卓;;西安遗址性公园兴庆宫构园技法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年02期
6 刘伟;;西安市城墙遗址保护浅析[J];建筑与文化;2009年06期
7 蔡晴;姚峯;;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南京明代宫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09年04期
8 杨鑫;张琦;;交融历史与现实[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2期
9 倪敏;贾尚宏;;意向设计在遗址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贺锦;赵新平;;城市文化遗址公园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调研报告——以西安兴庆宫公园等为例[J];美术大观;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军;;从西安曲江新区六大遗址公园建设看公园建设管理与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倪士毅;;浅谈“南宋故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t ;;整修西洋楼遗址的一次现场讨论会[A];《圆明园》学刊第二期[C];1983年
4 华冠球;陈浩;;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三[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5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五[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6 华芳;王沈玉;;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以杭州市南宋临安城遗址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7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结合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9 张祖群;;环境保护:大遗址可持续发展的基点[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蔡晴;;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价值取向——以南京明代官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建宏;遗址公园建设何去何从[N];中国建设报;2003年
2 舒琳;731:不能忘却的记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鹏 邹平;唐城“西门遗址”揭开面纱[N];扬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孔生;北门遗址广场未来啥模样?[N];扬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何方 实习生 李强;我市183处抗战遗址将挂牌保护[N];重庆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慧 实习生 赵瑜;大遗址应成为百姓休闲处[N];浙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冯新生;“731”遗址是“遗毒”,还是“文化”?[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记者 张乔普;切实做好商城遗址公园保护建设工作[N];郑州日报;2010年
9 思哲;“遗址公园”也不能踩“红线”[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王轩;“十二五”期间 地区将打造六个遗址公园[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鲍沁星;杭州自南宋以来的园林传统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增辉;战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刘楠;西安市城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张韵;我国大遗址管理机构现状及功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何光磊;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丁伟;英国煤矿遗址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大遗址展示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周建全;西安市未央区汉代遗址保护与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睿;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春路;遗址区域内可还原性设施的设计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谢卫丽;当前遗址公园保护开发的矛盾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4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08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