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研究与探讨

发布时间:2018-07-09 16:39

  本文选题:绿地系统规划 + 绿地资源 ; 参考:《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1期


【摘要】:对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在阐述绿地资源定义的同时,对绿地资源的构成内容进行分类;解释了绿地资源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绿地评价体系有关研究并与现行的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提出了绿地资源评价体系在使用主体、适用范围、标准内容、评价对象及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特点,并构建了绿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我国现行绿地评价标准的补充,为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建立统一、科学和有效的规范,为深入市域绿地研究、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研究与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een space resources and its evaluation system,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space resources, classifies the composing contents of green space resources, and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space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space in our country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tandard of landscape gree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body, applicable scope and standard cont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space resour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object and spatial pattern are discuss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space resources is construct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tandard of green space in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a unified,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tandard for the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order to go deep into the study of urban green space, To promote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green space system researc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spac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资助(项目编号:[国标]2009-1-79)
【分类号】:TU9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聃;城市绿地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探讨──天津实例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4年01期

2 林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J];建设科技;2010年07期

3 吴承照;;可持续管理——风景管理的科学之路[J];中国园林;2011年07期

4 刘滨谊;贺炜;刘颂;;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景元;秦飞;王立东;何树川;;基于作用对象的城市绿色空间三大效益计量框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2 刘志强;洪亘伟;;我国园林绿化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北方园艺;2012年14期

3 刘春霞;韩烈保;祈军;;高速公路绿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3期

4 荣冰凌;陈春娣;邓红兵;;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1期

5 闫水玉,袁九毅;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以兰州市西固工业区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2期

6 吴敏;陈步峰;彭涛;;城市绿化树种环境净化功能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03期

7 吴敏;陈步峰;彭涛;;广州地区“青山绿地”工程生态效益[J];中国城市林业;2007年01期

8 王保忠,王彩霞,何平,沈守云;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9 陈永生;;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杨柳;陈曦;刘文革;谌志芳;;武汉市三环线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湖北林业科技;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温娟;包景岭;沈伟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措施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郑西平;北京城市绿地系统功能评价与发展策略[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安勇;哈尔滨市绿地系统复层绿色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赵红霞;聊城市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及功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陈芳;城市工业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计量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刘纯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占珊;CITYgreen模型对长沙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梁九妹;林业企业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蒋王伟;郴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韩长生;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笪飞;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管理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石崧;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伟华;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生态研究——绿地调查、评价与规划[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冬香;长永高速公路植物景观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9 丁飞;工业区园林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王忠君;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效益与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2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01期

3 谢凝高;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其保护利用[J];中国园林;2002年04期

4 杨锐;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状况的行动建议[J];中国园林;2003年11期

5 杨锐;庄优波;党安荣;;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和技术研究[J];中国园林;2007年04期

6 刘颂;刘滨谊;;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0年03期

7 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02期

2 刘仲健;;论深圳市园林绿化的宏观系统管理[J];广东园林;1986年04期

3 王保忠,王彩霞,何平,沈守云,王保明;城市绿地规划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4年04期

4 韦薇;赵兵;;关于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问题的思考[J];广东园林;2010年05期

5 张景鑫;;福建龙岩市区绿地系统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7期

6 蒋熠;黄玉芳;;基于GIS的苏州市数字园林系统设计[J];中国建设信息;2009年08期

7 何天宇;;探讨园林绿化的市场运作[J];北京农业;2011年06期

8 陈文通;城市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与建库技术探讨[J];福建建筑;2005年Z1期

9 姜基利;;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2010年10期

10 王喜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乡镇绿地系统规划思路[J];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路线;仝海朋;贾红霞;;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2 张永强;;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宝晶;;论城市园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4 刘建红;;中水在园林绿化行业中的应用[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5 郭倩;;超越绿地 实现梦想——北京园林绿化的探讨与思考[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6 魏瑞芳;;基于SWOT分析方法的北京园林绿化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对策研究[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7 孙向阳;徐佳;杜建军;;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现状及思考[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8 裴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特色创造——以平谷区马坊镇为例[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9 李嘉乐;;城市绿化 科教指路 对北京市园林事业长远计划的几点建议[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10 于福艳;刘福才;;园林绿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奕群;抓住重点难点全力冲刺创园目标[N];汕头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钰萍;2003年园林绿化全速前进(下篇)[N];中国花卉报;2003年

3 周总生 崔锦明;青春在绿荫间闪光[N];连云港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杜艳玲;枯枝落叶变身花木基质[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记者 王海燕;300个老旧小区今年披绿装[N];北京日报;2010年

6 实习生 付历非 本报记者 赵凯;九路一园:打造汇东绿色之城[N];自贡日报;2010年

7 记者 程晖;今春北京15个公园小区杨柳不飞絮[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杨晓艳;杭后四大工程扮亮陕坝古镇[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记者 刘桂丹 田远进 蒋鹏;“桂林就是一个大公园”[N];桂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孙毅;园林绿化托举城市品位[N];莱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平原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赵兵;花桥新城生态单元制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刘纯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李张明;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理论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陈蓉;城市公园绿地主题的确立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陈天;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D];天津大学;2007年

8 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李宁;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史玉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网络系统可靠性测定、评判与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明泉;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程磊;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迟英楠;建筑改造合理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劲宏;绿色建筑理念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王伟岸;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牛萌;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相关问题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姚进;上海市松江区绿地系统规划浅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饶娟;新疆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杨宏波;镇村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立国;基于城乡规划法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及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9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09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