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后预应力混凝土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研究
本文选题:冻融 + 预应力混凝土 ; 参考:《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试验研究了5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承载性能,通过试验数据及借鉴前人关于冻融后混凝土应力、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成果,参考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出了经历n次冻融循环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βn、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α′n以及界限破坏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b的计算公式,从而给出了冻融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值、试验值进行比较后发现,上述计算公式能反映冻融作用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一般规律.
[Abstract]:The load-bearing performance of fiv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after different freeze-thaw cycles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test data a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freezing and thawing, such as stress, tensile strength, etc. Referring to GB 50010-2010,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the compression zone to the height of the middle axis of the rectangular stress diagram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n freeze-thaw cycles is obtained,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rectangular stress diagram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to the height of the neutral axis is obtained. The ratio of the force value to the design value of the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height of the section relative to the compression zone when the limit is destroyed, The formula of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normal se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freeze-thawing is given, an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value and test value are compared. The above formulas can reflect the general law of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normal se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freeze-thaw action.
【作者单位】: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项目(中央财政支持)(34113042613) 安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20101474)
【分类号】:TU528.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宏;徐敏;陈丽华;柳炳康;;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受弯承载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王康平,胡生生,张京穗;框架柱端有效受弯承载力的算法新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1998年03期
3 金伟良;夏晋;蒋遨宇;王海龙;;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4 杨生贵,杨斌;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J];建筑科学;2004年01期
5 屈华静;王兴国;张贺峰;葛楠;;楼板开角缝后框架梁端受弯承载力计算[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朱海堂,丁自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桩帽节点的受弯承载力[J];水运工程;1997年07期
7 潘立;植筋增大框架梁端受弯承载力的新方法[J];建筑结构;2005年07期
8 廖秋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商榷[J];建筑结构;2010年S1期
9 吴二军;闫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端受弯承载力放大系数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12期
10 罗青儿;金晶;程文p<;;受拉区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J];特种结构;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狄龙;邸小坛;徐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比较[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2 叶列平;林旭川;冯鹏;;高强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安全储备及经济性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夏广政;夏冬桃;;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永秀;陆洲导;李刚;;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5 何政;李光;;应用MonteCarlo重要性抽样法分析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可靠度[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汪海东;曾志兴;;基于混凝土力学的CFRP加固RC梁受弯承载力计算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驰;H形钢梁与箱形柱刚性连接的极限受弯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贺丽平;GRC高速铁路声屏障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邱庆隆;锈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4 李爱文;配HRBF500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及可靠度分析[D];华侨大学;2011年
5 韩雪;钢筋混凝土开孔梁受弯承载力有限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丹伟;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1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1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