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历史格局分析的文化空间叙事性重构——米脂古城保护规划中的探索
[Abstract]:There are two major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urban areas: one is 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rategy, the other is that the protection itself cannot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of historical urban areas. Howev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xist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above two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is,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practic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Mizhi,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nar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pace", that is, the historical urban area is regarded as a "narrative text", from "boundary, path, region, node,"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historical pattern, traces its vicissitude, and starts to reconstruct the dimension of ancient city as a complete cultural space from the aspects of spatial scale, urban textur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 on. This protection strategy can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urban area on the scale of time and spac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store the historical soil on which it depends, and thus obtain the "rationality of existence" in the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GL019) 陕西省文物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DB11008)
【分类号】:TU984.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阮仪三;旧城更新和历史名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少伟,宋岭;对历史传统风貌地段保护的思索——洛阳老城区南大街景观保护规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2 陈静;;山水型城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索与实践——以黄石市磁湖西岸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3 范文莉;;城市的地下开放空间设计:模式和维度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姚丽斌,赵玲玲;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旧城改造的再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5 张波;肖大威;李荣彬;;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价值取向矛盾——以江门市新区建设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6期
6 刘静;;旧与新的共生——对衡阳市旧城更新改造的思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姚丽斌,赵玲玲;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旧城改造的再认识[J];城市问题;2000年02期
8 李铁军;孙伟斌;;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初探[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0期
9 孙颖;崔倩;李爱芳;;基于生态文脉视野下的北京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01期
10 王毅;陈静;;南通市新城核心区大型地下商业概念规划探析[J];规划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春水;沈佶;赵大鹏;崔磊;;天津市城市色彩研究(之一)——城市色彩规划方法[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晶晶;刘鹏飞;尤明;;完善控规的城市设计策略及方法——以奥体文化商务区城市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铌;王柱;李茜铭;刘玉梅;;城市情境化空间设计——时代赋予的价值取向[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4 李晓峰;;山东蓬莱“登州·府第”室外园林景观地形设计研究[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5 梁凯;;基于视觉空间分析的道路景观设计[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晨宇;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刘乃芳;城市叙事空间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王南希;京西门头沟山区村落乡土建筑与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宋铁男;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5 万汉斌;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雯君;公共基础设施之公交站台人性化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2 王桂莉;陕南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朱兆阳;开封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冯潇;我国山地居住区景观设计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靳瑞聪;城市设计思想下的景观设计浅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龙睿;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人居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志意;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境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向铭铭;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安居环境评价因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枞;荆州古城保护规划与多维文脉体系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10 马增翠;建筑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研究初探[D];天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2007年S2期
2 李杨;钟蕾;;基于动态情境假设的叙事性设计方法解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08期
3 孟令辉;周璐;陈婕;;论园林景观的叙事性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4 王麟杰;;雨中的凝视——“电影建筑”的设计与思考[J];新建筑;2008年01期
5 江立敏;崔鹏;;叙事性纪念——以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例[J];城市建筑;2007年09期
6 刘华民;宋词叙事现象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亮;;“叙事性”最初先行者——张曙光[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龙扬志;;叙事性·生命体验·诗意生成——读李小洛组诗《孤独书》[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祥兵;穆雷;;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4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论文梗概[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s
本文编号:2123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2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