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面向可持续性场地设计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18-07-24 15:58
【摘要】:场地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加以量化,实现可持续性场地设计的目标意味着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需要紧密结合场地可持续性评估,从而对场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加以认知和保护。这种需求要求设计工具能够对场地进行充分数字化表达,综合多源数据类型,表述动态模型;实现多专业协同,知识资源共享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以BIM技术的发展为参照,结合已有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探索,可以预见,面向可持续性场地设计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能够具备信息模型的基本功能,并与场地可持续性评估体系结合,形成具有风景园林专业特点的信息模型,推动风景园林技术的发展。
[Abstract]:Site sustainability can be quantified by the benefit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chieving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site design means tha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process needs to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si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Therefore, the ecosystem service capacity of the site is recognized and protected. This requirement requires that the design tool be able to fully digitalize the site, synthesize the multi-source data types, express the dynamic model, realize multi-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knowledge resource sharing and life-cycle management. Refer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M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model technology,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model for sustainable site design can hav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site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information mode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s form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分类号】:TU98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彼得·派切克;郭ng;;智慧造景[J];风景园林;2013年01期

2 朱颖心;;绿色建筑评价的误区与反思——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之路[J];建设科技;2009年14期

3 王璐琦;李檬溪;韩晓杰;姚瑶;张旭;;2013地理设计国际会议特别报道[J];景观设计学;2013年06期

4 郭中伟,甘雅玲;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几个科学问题[J];生物多样性;2003年01期

5 冯剑丰;李宇;朱琳;;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辨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6 吕一河;马志敏;傅伯杰;高光耀;;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与景观多功能性——从科学理念到综合评估[J];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7 张立伟;傅伯杰;;生态系统服务制图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8 褚冬竹;魏书祥;塔战洋;;可持续建筑设计IMGE~(SB)方法的建立与实验[J];新建筑;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留锁;胡成;王彤;姜曼;;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9期

2 彭建,王仰麟,陈燕飞,李卫锋,蒋依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汪永华;胡玉佳;;海南新村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5年01期

5 周艳;骆云中;;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J];茶业通报;2007年04期

6 刘军会;高吉喜;聂亿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遥感测算及其动态变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3期

7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卢艳丽;;地理学区域研究中的外部性认识及其科学意义[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8 韦晓宏;;2005—2006年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评价——对工业“三废”排放、处理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J];发展;2008年04期

9 张军以;苏维词;;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10 刘晓辉;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Fisheries and environment in reservoirs of China[A];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何新东;;地理设计:应对城乡发展不确定性的一种新思维和方法[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戴兴安;长沙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艳丽;民勤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郝玉芬;山区型采煤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晓;罗源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长灏;循环经济输入输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谢剑斌;论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效益补偿[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上游;农业生态安全与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9 李万莲;沿淮城市水环境演变与水生态安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谢春华;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景观生态健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志莉;基于生态红线区划分的土地利用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京姐;泗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苏凯;西南典型喀斯特小流域生态屏障效益评价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丹君;基于MODIS的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雪强;恩平市产业转移园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海涛;城市林业经营思想演变及其对绿色GDP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张兆永;于田绿洲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8 赵宝苹;基于遥感的赣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价值变化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素平;辽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赵璐璐;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及主要驱动因子识别[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盼盼;胡远满;;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2 许明会;卢丽兰;甘炳春;孟杰;;多功能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海南南药园园林生态功能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3 角媛梅,肖笃宁,郭明;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综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4 吕一河;陈利顶;傅伯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途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5 蔡运龙;宋长青;冷疏影;;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J];地理科学;2009年05期

6 李双成;刘金龙;张才玉;赵志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7 周华荣;干旱区湿地多功能景观研究的意义与前景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5年01期

8 张可满,陈保生,吴刚,薛红,曾武威,张坚,白玲;人血管生成素-1的天然反义RNA,Gna-1的克隆及鉴定[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2期

9 郭中伟,李典谟;生物多样性价值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过程──效益评价法[J];科技导报;1997年10期

10 郭中伟;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与维护体系──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对策[J];科技导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振海;谈风景园林的意境[J];天中学刊;2004年05期

2 ;《风景园林》征稿启事[J];风景园林;2004年55期

3 李艳君;;我国风景园林领域若干问题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胡玎;王越;;走进上海园林 促进风景园林评论[J];园林;2005年08期

5 ;2005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J];中国园林;2005年04期

6 ;融汇中外理念 开拓学科领域——2005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J];中国园林;2005年05期

7 孟兆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贺《风景园林》创刊[J];风景园林;2005年01期

8 阿诺·施密特,付晓渝;德国的风景园林[J];风景园林;2005年01期

9 王绍增;风景园林与建设和谐社会[J];中国园林;2005年09期

10 何f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及《风景园林》代表团访英花絮[J];风景园林;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辉;;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孟兆祯;;以往为鉴 创造特色——西部风景园林开发刍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李金路;;北京风景园林未来50年发展趋势预测[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4 王绍增;;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金荷仙;;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促进风景园林事业更大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座谈会侧记[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胡玎;;风景园林认识实习教学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兆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之科学发展观[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贺琼;罗谦;陈红;;风景园林教学中的社会化交流培养体系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修贝贝;;关于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钟国庆;;我国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迎;2007“风景园林月”活动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2 ;我风景园林职业制度引热议[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淡智慧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用心书写风景园林新篇章[N];新华书目报;2014年

4 ;不可失缺的传承[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思考中国的园林教育[N];建筑时报;2006年

6 ;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主题报告节选(下)[N];建筑时报;2006年

7 铁铮;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N];科技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郑宗;科学化是否是风景园林的出路[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肖红;筹建中国风景园林博物馆 展示中国风景园林文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铁铮;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N];中华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整体与协同[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沈洁;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马辉;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曾洪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髓—“景以境出,,因借体宜”[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晓燕;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吴宜夏;与谁同做[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然;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凯旋;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爱新觉罗毓宇;风景园林标志标准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菲;风景园林实践的社会原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吴军基;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和特征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盛宇坤;风景园林的伦理意蕴[D];浙江大学;2013年

7 魏可红;风景园林标志标准规划与实施[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静怡;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与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陈可;风景园林心理学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张颖;从市场需求谈中西方风景园林教育[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1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141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