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面正应力近似方法对三维极限平衡法解的影响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pproximate method of the normal stress of the sliding surface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is studied by using a wedge and an ellipsoidal sliding surface. When the linear interpolation is used to modify the stress on the sliding surface,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the interpolated nodes and the number of meshes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safety factor, but it obviously changes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modified stress, and the modified stres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mesh is prone to mutation. After using the moving least square approximation to modify the stress, the safety factor is basically unchanged, and compared with linear interpolation, the modified stress distribution can be obtained in the case of less unknown quantity. A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safety factor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normal stress of the sliding surface when linear interpolation and moving least square approximation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modified stress of the sliding surface, which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satisfies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and reasonable condi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09199)
【分类号】:TU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坤林;朱大勇;;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极限平衡法的研究现状[J];工业建筑;2012年06期
2 姜清辉,王笑海,丰定祥,冯树仁;三维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系统软件SLOPE~(3D)的设计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3 朱大勇,李焯芬,姜弘道,康景文;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边坡安全系数解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
4 张均锋,王思莹,祈涛;边坡稳定分析的三维Spencer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5 刘华丽;朱大勇;钱七虎;周先华;;滑面正应力分布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6 郑宏;;严格三维极限平衡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7 朱大勇;丁秀丽;钱七虎;;一般形状边坡三维极限平衡解答[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8 弥宏亮,陈祖煜,张发明,杜景灿;边坡稳定三维极限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J];岩土力学;2002年05期
9 谢谟文;蔡美峰;江崎哲郎;;基于GIS边坡稳定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的开发及应用[J];岩土力学;2006年01期
10 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边坡滑面正应力构成及分布模式选择[J];岩土力学;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煜;姜清辉;;滑坡体三维构造及稳定性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2 刘华丽;朱大勇;钱七虎;李宏伟;;边坡三维端部形状对安全系数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3 高志华,曾辉辉,刘志强,张明义;无单元伽辽金法及其在瞬态温度场中的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5年04期
4 马泽玲,刘学文,王燕昌;无单元法应用于节理岩体[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巨能攀,黄润秋,涂国祥,严明;西部某机场高填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史贵才,葛修润,姜清辉,谷先荣;水布垭水利枢纽古树包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7 魏进兵;高春玉;陈佳伟;;三维强度折减法在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8 方自虎;;有限元后处理节点数值计算新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9 樊成;栾茂田;杨庆;;基于有限覆盖技术的无网格法在裂纹扩展中的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林龙凤,尹华杰;无网格伽辽金法在电磁场数值计算中的应用[J];电机电器技术;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修润;;关于边坡与坝基抗滑稳定问题的“矢量和”分析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周龙龙;佘成学;;公伯峡电站进水口5~#坝段坝基三维抗滑稳定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自虎;;有限元节点数值计算的新方法[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沈珠江;王建华;杨洪杰;傅德明;;边坡稳定的三维下限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潘晓东;丁伯阳;彭卫兵;;高速公路高边坡数据库及防护决策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林建国;殷佩海;徐洪磊;;预测海上溢油动态的快速算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7 姜清辉;张煜;罗先启;郑宏;;千将坪滑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刘华丽;杜俊慧;冯强;朱大勇;;边坡锚固力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谈小龙;;GIS支持下的大型高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模型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朱合华;蔡永昌;李晓军;丁文其;;无网格自然邻接点法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霞;西藏隆子县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坤;基于无网格方法的声学问题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兴华;公路边坡信息综合管理与安全评判决策[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杨海清;裂隙岩体动态损伤局部化机理的理论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5 王光进;超高台阶排土场散体介质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李聪;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演化预测预警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廖俊;基于正交分解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与随机载荷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吕红;方形颗粒两相流的直接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1年
9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新建;最小二乘无网格法的改进及其拓展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勇;基于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肖枫;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模型的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旭;结合Morgenstern-Price法与Sarma法计算岩质—土质混合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袁富强;三维极限平衡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克利;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三维边坡稳定性与破坏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田钧;内凹弯道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11年
7 葛利忠;新型法向承力锚极限承载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杨召亮;基于潘氏极值原理的边坡稳定性的整体分析法[D];三峡大学;2010年
9 郭辉;山西晋城土质垂直高边坡稳定性计算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秦晓艳;加筋高边坡变形与稳定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华丽;朱大勇;钱七虎;李宏伟;;边坡三维端部形状对安全系数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郑宏;周创兵;;三维边坡稳定性的整体分析法及其工程应用[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1期
3 朱大勇;刘华丽;范鹏贤;钱七虎;;旋转对称边坡三维安全系数显式解[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梅凤翔;关于力学系统的守恒量──分析力学札记之四[J];力学与实践;2000年01期
5 姜清辉,王笑海,丰定祥,冯树仁;三维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系统软件SLOPE~(3D)的设计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6 朱大勇,李焯芬,姜弘道,康景文;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边坡安全系数解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
7 张均锋;三维简化Janbu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扩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7期
8 张均锋,丁桦;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9 张均锋,王思莹,祈涛;边坡稳定分析的三维Spencer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10 刘华丽;朱大勇;钱七虎;周先华;;滑面正应力分布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虎;;一种边坡滑面搜索方法的研究[J];采矿技术;2007年01期
2 高召宁;姚令侃;徐光兴;王广军;;基于图型动力学的滑面演化过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3 田东方;刘成斌;;基于遗传算法的危险滑面搜索[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胡瑞林;王珊珊;;滑坡滑面(带)的辩识[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5 何文;金福喜;;支挡结构对滑面的影响研究[J];广东建材;2011年06期
6 梁俊勋;覃再肯;;南宁市某滑坡的滑动成因及滑面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J];城市勘测;2006年02期
7 谭晓慧;多滑面边坡的可靠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8 李沛,陈自生,刘正荣;滑体的运动变形及观测要点[J];山地研究;1991年04期
9 刘洪佳;门玉明;李寻昌;闫金凯;张涛;;采用不同滑面材料的滑坡模型试验研究[J];灾害学;2011年01期
10 程可;;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确定滑坡多滑面的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四和;;浅谈滑坡勘查中滑面判别法[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瑞林;王珊珊;;滑坡滑面(带)的辩识[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周创兵;彭玉环;;边坡滑面空间形态及其强度参数的联合反算[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4 张年学;楼向东;谢守益;许兵;;一种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法及其实例[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边(滑)坡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张雷;石振明;刘湘宁;;Jennings边坡稳定的概率分析[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雷文杰;郑颖人;马惠民;冯夏庭;;滑面孕育过程判定方法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坤;;边坡概率最危险滑面搜索的一种算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9 刘志斌;郭增涛;;用变尺度法求解园弧滑坡的最危险滑面[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上集)[C];1987年
10 胡瑞林;谭儒蛟;崔芳鹏;丁恩保;魏欣;杨林;刘厚健;李凤亮;;青海省八大山滑坡的基本特征和稳定性初步评价[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金凯;滑坡微型桩防治技术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娥珍;土坡的非圆弧滑面稳定性分析[D];广西工学院;2012年
2 杨海清;滑坡灾变过程时空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3 周资斌;基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的边坡稳定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王旺盛;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坝肩抗力体抗滑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颜洪刚;滑坡段隧道加固新型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梁专明;长沙商旅职院非典型溃屈型滑坡及其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董佼;滇东南千枚岩体滑坡的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邵树强;浙江舟山庆丰采石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21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22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