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长周期地震作用下考虑碰撞效应的偏心隔震结构损伤性能评价

发布时间:2018-11-04 11:59
【摘要】:由于隔震层位移过大或隔震沟间距设置不当会造成偏心隔震建筑结构与周围挡土墙发生碰撞。合理评估扭转耦合效应及碰撞效应对偏心隔震结构损伤性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单层偏心隔震结构弹塑性侧扭耦合分析模型,并基于Park-Ang损伤指标定义了上部结构的损伤。以近断层地震和远源长周期地震动作为输入,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单层单向偏心隔震系统进行损伤性能评价。对相关重要参数进行了地震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设计地震动相比,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考虑碰撞效应的结构损伤值较高,如果间距设置不当甚至会造成结构损伤失效。上部结构及隔震层偏心会对结构损伤产生不利响应。合理设计隔震沟间距可以保证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不出现失效现象。
[Abstract]:The eccentric isolated building structure will collide with the surrounding retaining wall due to the excessive displacement of the isolation layer or the improper setting of the spacing of the isolation ditch.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orsional coupling effect and collision effect on the damage performance of eccentrically isolated structures. The elastic-plastic lateral torsional coupling analysis model of single-layer eccentrically isolated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damage of superstructure is defined based on Park-Ang damage index. Taking near-fault earthquake and long-period earthquake as input, the damage performance of single-layer unidirectional eccentric isolation system is evaluated by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method. Seismic impact analysis of some important parameter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esign ground motion, the damage value of the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collision effect is higher under the action of long-period earthquake, and if the spacing is not set properly, it will even cause the damage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 Eccentricity of superstructure and isolation layer will produce adverse response to structural damage. Reasonable design of isolation ditch spacing can ensure that isolation structure does not fail under rare earthquak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91,51308331)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ZR1416200)
【分类号】:TU35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邹立华;方雷庆;黄凯;王黎园;;相邻建筑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PSSI)碰撞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2 符蓉;叶昆;李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3 蔡锦荣;刘树堂;;SMA弹簧-轴承滚动隔震输电塔的地震反应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5期

4 赵桂峰;马玉宏;张永山;;弹塑性缓冲限位与滞变-摩擦并联隔震体系参数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1期

5 杜永峰;王小虎;朱翔;;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基底碰撞响应分析及倾覆倒塌模拟[J];建筑结构;2013年02期

6 黄潇;朱宏平;;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相邻隔震结构的碰撞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7 叶志雄;李黎;夏正春;;LRB隔震桥梁遭受超高车辆撞击时的响应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8 赵建伟;邹立华;方雷庆;;考虑相邻建筑物碰撞的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紫东;考虑支座相关性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炎;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易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红,徐秀香;隔震结构的工程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张荫;杨增科;姚谦峰;张建;;基于全寿命的隔震结构费用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杨芳;;高层隔震结构体系的研究及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邓雪松;隔震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4期

5 姚谦峰,夏禾;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1期

6 郑伟;隔震结构在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02年04期

7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和主要问题[J];力学进展;2003年03期

8 王成;隔震结构应用设计与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年08期

9 杨志勇,刘福义,范么清,金建敏;摩擦隔震结构中不同摩擦力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10 王成,王贵春;隔震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珍;祁皑;;大底盘单塔层间隔震结构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平;;基底隔震结构的直接能量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3 褚青青;龚克勤;;隔震结构的技术经济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永峰;李慧;吴忠铁;李松;唐能;;近场多维地震激励的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分析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吕梦周;马凯;唐绍雪;赵楠;胡正平;李蕊;贺阳;;中间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6 赵楠;马凯;李婷;陈彬磊;;高层中间层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7 杜永峰;张尚荣;;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矩阵摄动法[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邢银行;李章政;简超;;隔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楠;马凯;陈彬磊;李婷;;高层多塔中间层隔震结构的设计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杜永峰;朱前坤;李万润;李慧;;超长复杂隔震结构施工力学及全过程监测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党育;复杂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软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永峰;被动与智能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控制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尹强;非线性橡胶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马长飞;隔震结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与抗倾覆易损性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邹立华;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杨迪雄;隔震结构优化设计和工程数值方法中的混沌[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徐扬;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陶明白;大底盘高塔楼隔震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及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成世峰;隔震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4 陈瑞海;隔震结构体系全寿命总费用评估模型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王小虎;多维地震激励下串联隔震结构倒塌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6 朱翔;近场地震作用下不规则隔震结构的倒塌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青涛;隔震结构的倒塌仿真分析[D];广州大学;2012年

8 唐能;近断层多维地震激励下串联隔震结构倒塌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巫炜;摩擦摆隔震结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孟秋;高层住宅混凝土剪力墙隔震结构的减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9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09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