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群桩原位足尺试验研究
[Abstract]: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pile group foundation in soft soil area is complex, and the field full scale test of pile group at home and abroad is lacking at present. A full-scale test of 9 bored pile groups on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was carried out.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 was mm, and the pile length was 20 ~ 24 m. The axial force of the pile is measured by means of a steel bar installed on the main reinforcement of each control section of the pile, and the pressure box of the top of the pile with different foundation in the pile group is used to measure the load on the top of the pile. The settlement characteristic, axial force characteristic, sid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load distribution law of each pile in pile group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d pile top reaction force and pile group effect coefficient are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y theoret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pile top load between the pile groups calculated by elastic theory is larger than the measured value. The formula of pile group effect coefficient considering the superposition of stress and the formula of Converse-Labrre pile group effect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n this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036304)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煊;张乃瑞;钟和;张全益;;大型群桩基础静载试验与测试中的关键问题[J];工程勘察;2005年01期
2 刘金砺,袁振隆;粉土中钻孔群桩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特性和承载力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8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亮亮;王国体;徐良辉;;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1期
2 黄跃群;刘耀儒;杨松林;;复合桩基础桩-土-承台承载力特性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3 任连伟;张华东;郑浩;;高喷插芯组合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石振明;管圣功;陈锡锋;;侧限条件对振弦式应力计在混凝土应力量测中的影响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5 徐亚利;刘增荣;;群桩基础受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03期
6 谢涛,袁文忠,姚勇;超大群桩竖向承载群桩效应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7 刘祖容,黄绍铿;桩基承载力与变形统一设计模式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孙启良;房屋增层与基础加固中的逆序桩基及其分析[J];建筑结构;1994年05期
9 朱腾明,李金梅;疏桩基础技术原理及应用[J];建筑结构;2001年10期
10 贺卫红;;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在静载试验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仁朋;软弱地基中桩筏基础工作性状及分析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葛忻声;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韩晓雷;非饱和沙漠地基土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汪文彬;基于单桩载荷试验推算群桩基础沉降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杨桦;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工作性状及工程设计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钟闻华;深长桩荷载传递特性与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王涛;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8 齐明柱;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的现场原型试验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李伟;桩筏基础基底土反力模型及筏板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刘冬林;桩顶与基础不同构造形式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继芳;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作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赖小俊;深厚软土层中桩端压力注浆后的桩基承载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岳林飞;围海造田地区吹填土的桩土共同作用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涛;李子沟特大桥超大群桩基础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任光勇;桩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压缩量和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郭少林;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仁刚;单桩竖向载荷性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董宏波;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丽荣;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在静载试验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黄海丹;上部结构刚度对桩筏基础内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成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存在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翔云;;群桩基础等代模型的改善[J];公路;2006年01期
2 马莲丛;罗书学;胡德贵;;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计算[J];路基工程;2007年03期
3 黄瑞强;;轴向附加力系作用下的群桩动态反应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2期
4 于雪晖;徐栋;;桥梁大型群桩基础的有限元计算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7年S2期
5 蒋建平;;矩形桩的承载优越性及群桩中的干涉效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4期
6 胡德贵,罗书学,赵善锐;群桩基础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3期
7 伏建林,沈益锋,赵锡宏;桩周土局部软化或强化对群桩性状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5年05期
8 齐良锋;吴辉科;;群桩与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土工基础;2006年03期
9 洪小健;顾明;;基于群桩振动方程组的群桩基础阻抗函数求解及比较[J];力学季刊;2006年04期
10 洪鑫;杨敏;;群桩相互作用的近似三维弹性分析方法的建立[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
本文编号:2312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1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