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双重转换—网络社会的中国建筑与城市

发布时间:2018-11-23 13:10
【摘要】:21世纪以来,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同时,中国快速兴建的建筑与城市却日渐陷入“千城一面”。正在以如此巨大规模发生的“千城一面”是怎样的一种趋同?其中是否也隐含着网络社会中国建筑的某种发展趋势? 在由农业或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转换的背景下,由于中国社会的既有体制与网络体制交错并行;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中国不同地区及城市不同区域的建筑在功能与形式上日益分化;由于连接全球网络的建筑与城市空间形式不是抗拒就是诠释了全球网络的流动,而在全球网络的频繁交流中,人们的民族认同发生了重构,一方面,掌握国际网络流动的支配性功能和利益的人们,日渐脱离其原有的民族认同,另一方面,被排斥于国际网络流动的支配性功能和利益之外的人们,其民族认同却被激发或强化了,从而在建筑与城市空间形式上分化成诠释与抗拒全球网络流动的两条道路;由于网络社会建筑风格与城市文化日益超越地域在全球传播,导致建筑与城市由原先有地域文脉特征的相对统一空间模式,转向建筑风格多样杂糅而城市整体特色丧失的空间模式,而从整个文化层面来看,正是基于建筑与城市民族传统转换的表达,才成为应对和平衡趋同的必要手段。 上述原因决定了网络社会中国建筑与城市的双重转换:其一,建筑与城市的“民族传统转换”,是指网络社会条件下建筑与城市民族传统的转换,从以往主要沿时间线性推进的“与时俱进”的转换,转向网络社会杂糅的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下“因境而变”的转换。“因境而变”的转换包括在本土对于民族传统的快速演进,和在异乡对于民族传统的矫情标榜,但都是以根源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语言,不断重新诠释重构中的民族认同。这种转换是一个从本民族传统中延续活性因子,和从西方乃至世界吸取精华的过程。丧失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并没有消失或被同化,在网络社会人类超越地理气候等物质条件制约而获得更多自主性的趋势下,以民族习俗观念等形式表现的民族认同在设计中所占的权重日益增加。“民族传统转换”的方式策略有: 1.大格局的民族文化再生策略,通过软性的文化视野及硬性的操作尺度的统摄控制,在杂糅的建筑与城市空间中最大限度避免混乱,做到城市局部有序变化。 2.中国文人营构的建筑设计方式,区别于流水线作业而亲自动手直抒胸臆的设计工作方式及其理念生成和素养形成,对于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建筑师,形成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建筑及建筑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对中国文人营构的建筑设计方式的普及,,有助于克服城市面貌的混乱无序,取得基于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协调。 3.民间自发的住宅营造方式,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老百姓在原有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往往是自觉的、无组织的,并且其中往往还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认同,而且它完全是一种类型化的形成过程,这种建筑类型的形成,对于克服城市面貌的混乱无序是有显著作用的,应当合理地予以利用;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目前可以先从建筑内装修的民间自发营造做起,未来可在土地的公共与私有及城市管理制度的宏观层面,兼顾城市公共的空间大结构与私人的民间自发营造。 4.基于建筑与城市民族传统的批判转换,是一种双向批判的演进,它包括当代对于既往民族传统的批判转换,和以民族传统的活性因子批判时代局限及社会缺陷的转换,例如对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的运用。杂乱只是网络社会多样杂糅的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初期状态,随着时间推进,杂糅的各种建筑与城市文化自然会相互影响产生制约,逐步使网络社会杂糅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趋向杂而不乱。 上述方式策略落实到建筑设计的途径手段上有:“壶中范式”的当代转换、“坡屋顶、园林空间、民族符号”的形式转换、近期经验转换等。 其二,建筑与城市的“轻匀流趋势”,是指建筑与城市从当前沉重固定的混乱面貌,转向网络社会轻盈流动的匀质状态。这是网络社会不可阻挡的流动性及匀质化和人类轻松快乐的自主性导向的一种建筑与城市发展趋势,是在建筑与城市的整体趋同中最大限度避免负熵流丢失并伸张主体意志的道路。它在价值观念上倾向于轻松好玩、平等自由、流动变化,体现在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尺度功能、形式特征和设计方式上。“轻匀流趋势”有利于打造城市的公共空间大结构,通过在城市中央商务区和主干道沿线主要建筑、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呈现其流动特征,以其匀质化的空间界面塑造完整城市空间结构,避免因结构碎片化所导致“千城一面”的混乱,并日益普遍地在城市公共空间运用数字网络技术构建虚拟化和体验化的轻松人性的互动空间。 经由轻匀流趋势我们的建筑与城市或许最终走向趋同,而民族传统转换是对这种趋同的一种缓冲,目的是使建筑与城市在人类社会可承受范围内有序演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TU2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雁斌;千年之交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杨卫丽;童乔慧;杨洪福;;曼纽尔·卡斯特与密斯的流动空间比较试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赖德霖;;重构建筑学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建筑现代转型问题再思[J];建筑师;2008年02期

4 顾孟潮;城市特色的研究与创造[J];建筑学报;1993年02期

5 秦佑国;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J];建筑学报;2004年06期

6 梁献超;李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再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王澍;;剖面的视野——宁波滕头案例馆[J];建筑学报;2010年05期

8 史建;;纠结的空间——新唐山博物馆设计评析[J];建筑学报;2011年07期

9 刘向华;;标新何以立意?——网络社会认同的建筑空间创新流向[J];美术观察;2013年03期

10 薛永年;;深思远瞩的学者画诉求——在潘公凯作品前沉思[J];美术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赫曦滢;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51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51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