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4 13:33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高度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有着飞速发展的需求。建筑功能和类型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结构设计的难度相对而言也在逐渐变大,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建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地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刷新,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高强以及高性能的混凝土的发展及投入使用。但是,高强混凝土自身存在的延性差、脆性破坏等缺点,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上世纪七十年代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构件因其抗侧刚度大,承载力高以及耗能性能好等优点开始被研究并应用到大量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但是在我国中西部高烈度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以上)的二三线城市,经济水平较低,钢板剪力墙、型钢剪力墙耗钢量大,大量地使用会造成建筑成本过高。但设计人员为满足我国设计规范对结构位移角、位移比及轴压比等指标往往将建筑布置较多的剪力墙或者将墙身尺寸设计过大,降低了建筑的经济性以及适用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较大的墙身尺寸会造成剪力墙侧移刚度较大,则自振周期越短,地震作用也会增大,易使剪力墙发生剪切变形为主的脆性破坏。面对高烈度地区对于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较高的延性及耗能能力的要求,作者试图通过在剪力墙内设置钢板带的措施,探索适当的配钢率及调整钢板带位置使得剪力墙的刚度可以调整,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对墙身裂缝的开展起到有效地限制作用,提高剪力墙的耗能能力以及保证结构具有更好的延性。这对于保证建筑经济性、适用性最大化的目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试验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如下:为进行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试验的研究,本文作者设计了四片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SPRCW-1~4)的试验,试件缩尺比为1:4,试件的剪跨比设计均为1.8。保证四片剪力墙的试件尺寸、墙身暗柱的配筋率以及墙身的纵筋、水平筋配筋率等其他各项指标相同的条件下,调整墙身内钢板带及钢板带位置两项指标,通过试验结果讨论了在不同配钢率和不相同钢板带位置下的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结合本团队早期做过的高轴压比下的带角钢暗支撑的型钢剪力墙试件(HRCW-1)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控制设计轴压比为0.4,水平荷载采用低周反复加载的试验方法,得到在墙身内不同位置的钢板带及不同配钢率条件下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组合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2)钢板带的加入相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可以充分的发挥混凝土同钢材两种材料的优势,试验试件将钢板带四周焊接抗剪栓钉同高强混凝土组合起来,保证了两种材料能够充分的共同作用,从而研究并分析了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试件的抗震性能的各项指标;(3)分析五个试件SPRCW-1~4、HRCW-1的变形情况,根据位移计的测量情况经过计算分别得出了五个试件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以及总变形情况,并得出了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所占比例。(4)分析总结了五个试件中暗柱中纵筋、冷弯薄壁型钢以及水平钢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根据钢板应变花的测量数据结合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分析了钢板在各级位移循环下的折算应力以及剪切变形的情况。(5)分析总结了五个试件的骨架曲线、延性,滞回曲线、强度衰减以及耗能能力等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SPRCW-1~4以及HRCW-1的在上述各方面的差异。(6)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虚功原理确立了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初始弹性刚度的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初步研究了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初始弹性刚度;(7)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以悬臂深梁为基础,根据受力平衡原理确立了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力学模型,并将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初步确定了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墙身能够对钢板带提供有效地侧向约束防止钢板带发生平面外屈曲,同时内置钢板带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墙体的延性及耗能能力,表现出比普通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更优异的抗震性能。同带角钢暗支撑的型钢剪力墙相比,在一定配钢率且钢板位置靠近墙身两侧边缘构件的组合剪力墙具有更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本论文给出的试验分析结果和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73.16;TU97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忠;;高强混凝土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2 王山;;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07期

3 徐磊;;浅谈高强混凝土技术[J];才智;2011年24期

4 高喜洋;徐国强;;浅谈高强混凝土[J];民营科技;2012年11期

5 徐俊朱;;高强混凝土的研究途径[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8年06期

6 胥传喜;张岐宣;;高强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J];河海科技进展;1991年01期

7 ;《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8 戎君昭,,黄晓平;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的关键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1995年02期

9 赵彤,周芝兰,戴自强;高强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刘世美;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探讨[J];甘肃科技;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冷发光;王永海;周永祥;韦庆东;李俊文;;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肇元;;高强混凝土及其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3 冯文林;;高强混凝土在国防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4 ;前言[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刘淼艳;于伯毅;;高强混凝土优劣势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6 凌淑媛;詹巍巍;康习军;;高强混凝土在“郴州工行”大楼工程中的应用[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7 王成林;张洪良;张德成;许炳;高新;;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的初步探讨[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8 陆辉东;佟晓君;陈海彬;;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王大勇;赵广俊;张轶菲;;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6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薛立红;蔡绍怀;;方格网套箍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罗源源;三年三大步 行业排头兵[N];首都建设报;2012年

2 汉中林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饶建军;论高层建筑中高强混凝土的施工问题及对策[N];陕西科技报;2010年

3 余成行;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记者郭姜宁;高原兰州用上了高强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3年

5 蒋元海 诸宝麟;《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适用范围的说明[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文雨 王云 刘梅;武汉研制成功快速高强混凝土粘合剂[N];湖北科技报;2001年

7 晓白;C80高强混凝土将促进重庆超高层建筑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峰;水压作用下井壁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何振军;高温前后高强混凝土多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敏;高强混凝土受火损伤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陈周熠;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董三升;高强混凝土加芯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刘晓;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组合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郭向勇;高强混凝土脆性评价方法及其增韧措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彭波;蒸养制度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胡海涛;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杰;毛乌素沙地砂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特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2 黄维宁;高强混凝土加芯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2016年

3 郅中方;高强混凝土RC梁冲击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湖南大学;2015年

4 张化坤;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刘文斌;某型特重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姚守涛;高强混凝土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7 刘冰;高强混凝土试验及破坏过程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8 谢伟锋;橡胶粉改性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扉;高强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及损伤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10 刁彦平;地材高强混凝土的优化配比及工程结构中设计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53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53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