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往复荷载作用下异形柱节点抗震性能改善措施

发布时间:2018-12-14 21:04
【摘要】:在节点核心区加入T形钢骨、槽形钢骨或X形配筋以改善异形柱节点这一薄弱部位,研究往复荷载作用下异形柱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比不同改善措施对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承载性能、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及累积损伤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形柱节点核心区加入T形钢骨、槽形钢骨或X形配筋均能改善异形柱节点的滞回特性,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减缓节点的累积损伤程度,从而提高异形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与T形钢骨、槽形钢骨增强的异形柱框架节点试件相比,X形配筋对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指标效果更显著。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eak position of special-shaped column joint, T-shaped steel bone, groove steel bone or X-shaped reinforcement are added to the core area of the joint to study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frame joints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s under reciprocating loa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bearing capacity, hysteretic performanc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nd cumulative damage of joint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shaped column joints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 T-shaped steel in the core area of special-shaped column joints, and the accumulative damage degree of joints can be reduced by adding T-shaped steel bones or X-shaped steel bars, increas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joints, and reducing the cumulative damage degree of the joi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pecial-shaped column joints. Compared with T-shaped steel and grooved steel reinforced special-shaped column frame joints, X-shaped reinforcement i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joints.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14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1202013;E2015202035)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Q2012083)
【分类号】:TU398.9;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文;;T形柱边节点承载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2 曹祖同,陈云霞,吴戈,李中立,吴智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强度的研究[J];建筑结构;1999年01期

3 王丹;刘明;黄承逵;;T形柱框架节点延性及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02期

4 刁波;李淑春;叶英华;;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累积损伤分析及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1期

5 熊黎黎;谢群;张少钦;;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顶层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理论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辉;董洁;;八度区不等层高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2年01期

2 李淑春,苏幼坡,王绍杰;分散式配筋梁异形柱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的抗震性能[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张学辉;李其廉;;高轴力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李淑春;刁波;苏幼坡;;分散式配筋梁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王文;;T形柱边节点承载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6 蒋庆;叶献国;连星;常磊;王德才;;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损伤指标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卢青;;六度设防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吴波;荆亚涛;;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的试验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张大勇;施养杭;;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概念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郑济坤;王全凤;;弹性能损失的地震损伤评价模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淑春;苏幼坡;王绍杰;康谷贻;王依群;;分散式配筋梁与正常配筋梁异形柱框架结构节点试验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2 沈宁;郑廷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梁节点的研究现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丽君;陶笃江;;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戎贤;张健新;李艳艳;;X形配筋增强异形柱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缺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对结构可靠度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赵海龙;纤维增强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马乐为;异形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组合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王丹;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柱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黄雅捷;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赵艳静;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黄选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曹云中;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哲;钢骨混凝土异形短柱承载力和延性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孙林柱;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冬平;小高层住宅结构选型与经济对比[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文Pr;提高异形柱节点抗剪承载力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博;异形柱结构节点抗剪承载力与整体结构震害的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林;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及其构件受力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旭;预应力混凝土梁下挠机理及开裂后的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谢海洋;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设计参数的选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季青;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Z形截面柱受剪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非线性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朱振华;Z形柱框架节点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郝津津;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异形柱边节点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祖建全;纤维增强混凝土异形柱中节点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建平,,吴修文;T形截面柱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2 曹祖同,陈云霞,吴戈,李中立,吴智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强度的研究[J];建筑结构;1999年01期

3 张誉,李向民,李辉,陈宗梁;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1999年07期

4 桂国庆;熊黎黎;熊进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顶层边节点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5 黄珏,肖建庄,葛亚杰,李杰;异形柱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进展与评述[J];结构工程师;2002年01期

6 白绍良;朱锡钧;周起敬;张祖涛;;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边节点在低周交变荷载下的受力性能初探[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7 孙国良,王英杰;劲性砼柱端部轴力传递性能的试验研究与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89年06期

8 吴波,欧进萍;钢筋砼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的反应与损伤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3年05期

9 杨勇,郭子雄,薛建阳,赵鸿铁,聂建国;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4期

10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邵永健;赵永宏;门进杰;;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艳静;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昌宏;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训流;叶列平;陆新征;;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数值模拟[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6期

2 阎澍旺;往复荷载作用下重塑软粘土的变形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91年01期

3 魏汝龙,郭家禄,左元明;往复荷载下饱和粉砂中的孔隙压力[J];土木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4 Hoang Van Longand;Nguyen Dang Hung;;恒载及往复荷载作用下三维钢框架塑性优化:优化公式[J];钢结构;2010年06期

5 曹亚林,王中正;往复荷载下土应力应变反应的相位差及阻尼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88年06期

6 黄艳;阚明辉;王自法;;单调及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砌体非线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2年01期

7 董永涛,张耀春;板件在单轴往复荷载作用下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法[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刘海涛;姚谦峰;柳炳康;汪训流;;往复荷载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柱接合部受力性能数值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张甲峰;黄茂松;张根宝;黄齐武;宋晓宇;;往复荷载下层状地基基础板试验研究与沉降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10 曹鹏程;王德海;;区域约束混凝土柱受往复荷载裂缝分析[J];科学之友;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蔡亮;往复荷载作用下单桩P-Y曲线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徐力勇;往复荷载下大面积基础板的沉降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梁;往复荷载下薄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甲峰;长期往复荷载下分层地基基础板的沉降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9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79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