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废玻璃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6 08:02
【摘要】:针对废玻璃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以废玻璃粉的掺量、水胶比、砂率及粒度为变化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并根据正交试验确定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研究了四因素不同水平对废玻璃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废玻璃粉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废玻璃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压强度相关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及废玻璃粉掺量是影响废玻璃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同颜色废玻璃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差异不是很明显。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waste glass concret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varying parameters of waste glass powder content, water-binder ratio, sand ratio and particle size, and furthe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influence of four factors and different level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waste glass powder concrete i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of waste glass powder concrete is discus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waste glass powder concrete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water to binder and the content of waste glass powder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waste glass powder concrete. The differenc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lors of waste glass powder concrete is not obvious.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2K092) 衡阳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1HKJ02)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支持项目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海娟;何小芳;张义顺;李刚垒;;掺废旧玻璃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4期

2 杨医博,文梓芸;废玻璃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2年07期

3 曲超;高志扬;刘数华;赵迪;曾季才;黄昌满;;废弃玻璃粉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11年08期

4 杨凤玲;嵇银行;李玉寿;荀勇;;废玻璃细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9期

5 王海娟;张义顺;赵继芬;楚卫召;;利用废旧玻璃粉细掺料制备混凝土实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柯国军;柏纪平;谭大维;;废玻璃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忠;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地下旋流池防水性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石开展;;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杨彦克;陈辉;宋登富;潘绍伟;叶跃忠;李固华;;桥梁裂缝注浆修补材料及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刘晓红;;轻骨料混凝土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于秋波;刘立新;谢丽丽;胡丹丹;冯辉;;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林沂祥;郑廷银;蔡万军;陈志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管品武;郭海峰;雷士发;;HRB500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破坏形态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刘晓红;李鸿芳;雷光宇;;M-N相关曲线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截面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9 薛刚;张晓斌;李奉阁;;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艳;王命平;耿树江;杨勇新;;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构件轴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超;金凌志;谢旦;;预应力RPC简支梁受弯性能浅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言志信;叶振辉;刘培林;;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宋美瑶;吴宇环;许宁;程小珂;蒋秀根;;基于拉压组合受力的混凝土劈裂受力数值试验[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毅;李密密;崔娜;吴丹;蒋秀根;;钢筋骨架支承下混凝土梁受损破坏行为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许威;田英良;孙诗兵;李春丽;;废玻璃资源化方法与工艺[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来;马云良;尹燕霞;;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须亚平;查万理;彭煜;曾义;朱爱军;王磊;王辉刚;;置于岩石地基的独立基础力学特性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须亚平;袁志英;常达美;王林枫;彭煜;王辉刚;;岩石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缺陷[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福;胡亮;靳鑫;;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转换梁受力性能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强;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小勇;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压、偏压及抗震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叶苏荣;基于梁段模型的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剥离破坏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杨小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地震破坏机理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李贤;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肖志龙;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双向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爱霞;FRP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6 雷鸣;锈胀损伤RC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鑫;无筋及水平灰缝配筋砌体干燥收缩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曹磊;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范雪;钢管混凝土柱—工字钢梁半刚性节点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俊;刚度退化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影响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数华;;RPC200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J];公路;2008年10期

2 刘数华;阎培渝;冯建文;;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J];公路;2009年03期

3 乔林;王琦;田陆飞;刘振;;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耐酸性的影响及配比设计[J];硅酸盐通报;2009年05期

4 杨久俊;谢武;张磊;何成寿;鲍国栋;;粉煤灰-碱渣-水泥混合料砂浆的配制实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5期

5 杨医博,文梓芸;废玻璃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2年07期

6 刘数华,曾力;掺合料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2年05期

7 朱惠英,Ewan A Byar;利用废弃玻璃研制高附加值预制混凝土产品[J];混凝土;2005年08期

8 李玉寿;荀勇;陈国伟;;废玻璃骨料混凝土的研究[J];混凝土;2006年06期

9 刘光焰;秦荣;王晓峰;;废玻璃应用于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9年08期

10 刘光焰;秦荣;王晓峰;;废弃玻璃作为混凝土骨料的研究与应用[J];混凝土;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炳全;俸永格;林尤全;巫志玉;;碱性氧化还原电位水理化性能及其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6期

2 姚嵘;王栋民;;硅灰对机敏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及压敏性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09年10期

3 霍静思;王志伟;黄国旺;;高温降温阶段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4期

4 Borje W.A;孔庆时;;早期强度非常高的水泥[J];水泥;1977年Z1期

5 李庆胜;;影响水泥熟料抗压强度因素的方差分析[J];水泥;1985年02期

6 申延明,吴静,张振祥;利用粉煤灰烧制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J];水泥工程;2005年03期

7 向晓峰;徐晓伟;刘峰;;塑钢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05年S2期

8 李俊;尹健;周士琼;;粉煤灰与矿渣再生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1期

9 刘焕强;;FA-GBS高性能干粉砂浆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6年01期

10 詹镇峰;;陶粒中的浮粒对高强陶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广东建材;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晓峰;徐晓伟;刘峰;;塑钢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邢世海;董梦臣;;双掺大流动性混凝土试验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洪丽;田春英;李洪波;;以PVB为造孔剂采用聚硅氧烷制备泡沫陶瓷[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苏雷;马保国;蹇守卫;;纤维素醚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震宇;王俊亭;袁杰;;RPC200活性粉末混凝土集料及配比研究[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志超;罗素蓉;;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7 张明亮;;利用粉煤灰改变水泥性能、提高经济效益[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蒋亚清;许仲梓;;新型聚羧酸盐类引气剂MICROAIR2000的性能评价[A];纪念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戴苏春;苏利钢;;配合比参数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六届(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桂苗苗;;含水率对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的影响[A];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双林;石墨降膜吸收器造福氯碱环保[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广西平果万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梁家标;JT-38型立窑的成功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5年

3 安立俊 王勇斌;混凝土标准试件与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分析[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黄从运 付冰 陈超 孙助海 郭强 孙助贵;无氯低碱水泥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08年

5 肖展瑜;百名专家解读百种产品质量[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李群;如何利用谷壳生产炭棒[N];云南科技报;2007年

7 山东宏艺科技有限公司 钱亚生 陈新中 汪兆先;HY-ⅢB型高效复合水泥助磨剂在水泥企业的应用效果[N];中国建材报;2008年

8 湖北省荆门市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 蔡世斌;预分解窑水泥熟料率值的优化选择及煅烧[N];中国建材报;2008年

9 北京建达机电新技术研究所 张文法;韩国硬塑挤出烧结砖生产的考察与思考[N];中国建材报;2005年

10 周忠华;超高强磷酸钙陶瓷的生产工艺[N];广东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屹海;Na-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张东升;竹炭及SiC陶瓷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芦令超;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制备及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闫东明;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石建光;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6 汪秀石;铁尾矿砂自密实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程汉亭;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反应过程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黄峗;磷石膏基水泥的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炳全;碱性活化水混凝土工艺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汪振双;架构混凝土基础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毅;环保型干粉砂浆的研制[D];广西大学;2006年

2 王颖;不同水温搅拌石膏对石膏模型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尺寸精度的影响[D];佳木斯大学;2009年

3 吴远超;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对混合材适应性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4 马超;聚酯纤维和玻璃渣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5 邓峥云;混凝土空心砌块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方法及全曲线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向春林;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丽芳;利用淤泥制备自保温墙体材料技术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8 乔卫丽;煅烧高岭土及地质聚合物在水泥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玮;河南地区常用混凝土实心砖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关系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曾欢;蒸压粉煤灰—砂加气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及其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9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9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