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卤水浸泡环境下盐岩剪切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29 12:04
【摘要】:为了解水溶造腔过程中盐岩在卤水浸泡环境中的剪切特性,设计了盐岩剪切特性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卤水浸泡时间、温度和加载速率对盐岩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卤水浸泡会弱化盐岩的抗剪强度,卤水浸泡时间越长盐岩抗剪强度越低,但最终趋于稳定;卤水温度升高,加剧盐岩内部损伤,盐岩抗剪强度随之降低;经一定温度卤水浸泡后盐岩的抗剪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且其延性特征也随浸泡时间、温度和加载速率的增大逐渐减弱。通过对任意两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二元线性回归,根据其标准回归系数对盐岩抗剪强度的相对重要性比值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温度、加载速率和浸泡时间等影响因素的权值分别为0.397,0.340,0.263。极差分析和权值计算表明,盐岩剪切强度的影响因素主次关系依次为温度、加载速率和浸泡时间。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rock in brine immersion environment, orthogonal tes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brine soaking time,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rate on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salt r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ing strength of salt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mmersion time of brine,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lt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rine temperatur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brine temperature,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lt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rine temperature,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lt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rine soaking time.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lt rock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ing rate, and its duct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soaking time,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rate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binary linear regression of any two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ratio of its standard regression coefficient to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lt rock, the judgment matrix is constructed, and the temperatur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weight values of the factors such as loading rate and soaking time are 0.3970.340 and 0.263, respectively. The range analysis and weight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main and secondary relationships of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lt rock are temperature, loading rate and soaking tim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04256) 中国博士后基金(No.2013M540620) 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No.20130191130003)
【分类号】:TU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和,高小平,吴文;盐岩时效特性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杨春和,陈锋,曾义金;盐岩蠕变损伤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3 康健,赵明鹏,赵阳升;随机非均质热弹性力学模型与岩石热破裂门槛值的数值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4期

4 吴文,徐松林,杨春和,白世伟;盐岩冲击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1期

5 陈剑文,杨春和,高小平,李晓红,姜德义;盐岩温度与应力耦合损伤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6 高小平,杨春和,吴文,刘江;盐岩蠕变特性温度效应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7 杨春和;梁卫国;魏东吼;杨海军;;中国盐岩能源地下储存可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4期

8 刘江;杨春和;吴文;李银平;;盐岩短期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9 李银平;蒋卫东;刘江;陈剑文;杨春和;;湖北云应盐矿深部层状盐岩直剪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10 梁卫国;徐素国;莫江;吴迪;张传达;;盐岩力学特性应变率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平;田备;邹昀;刘明晴;;大学教学楼建设使用后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王金亮;陈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4期

3 王金亮;陈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10期

4 王传玉;改进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一种新方法[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王慧娟;吴月红;;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邓寿年;姜培华;;度量判断矩阵相容性的新方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师子峰;;层次分析法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黄泥堡项目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8 章尚正;赵磊;;区域旅游国际化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赵樝,吕国华,孙爱新,樊新民;瓜尔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10 张浩;王勇;徐大华;;层次分析法在联合收割机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冀丰;史建卫;钱乙余;李晋;;对0201组装中焊膏印刷工艺参数影响的研究[A];2008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吴显斌;豆小艳;程国东;丛立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钢结构涂装工艺中粗糙度的预估[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章仕灵;邵顺安;陈海兵;李先章;邓涛;;闽南风化凝灰熔岩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4 孙宏才;徐关尧;何晓晖;田平;;基于ANP的舟桥装备高流速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剑岚;刘先荣;龚声宇;;基于LEC和AHP的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评价方法[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熊伟;;灰色物元分析法在岩盐储气库水溶造腔方案评选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胡光华;龚丽;张进疆;陈海峰;;香蕉片微波真空加工试验研究[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梁卫国;徐素国;莫江;吴迪;张传达;;盐岩力学特性应变率效应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9 陈雨;李晓;;盐岩储库区地面沉降预测与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Ground subsidence development caused b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eep gas caverns in rock salt mas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财政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汤亮;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陶瓷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都爱华;框架结构移位托换节点受力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殷志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天梅;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陈超;铁路通用货车重车重心合理限制高度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邵新;基于人力资本的传媒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闻心怡;铁电存储器关键工艺与器件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博;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及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单文娟;铝电解槽焙烧与启动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云娟;类岩石材料蠕变本构试验研究及基于FLAC~(3D)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丹;政府对高校财务风险监控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卢宇昀;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高速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严晶晶;童装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梅茹;山东省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考核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黄钢;水利建设工程投标报价风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徐淑慧;高校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素国,愪保平,梁卫国,赵阳升;钙芒硝盐岩力学特性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2 高文学,杨军,黄风雷;强冲击载荷下岩石本构关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于亚伦,金科学;高应变率下的矿岩特性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0年03期

4 张晶瑶,马万昌,张凤鹏,金校元;高温条件下岩石结构特征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5 陈钢林,周仁德;水对受力岩石变形破坏宏观力学效应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3期

6 汤连生,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对岩体变形破坏力学效应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7 尤明庆;基于粘结和摩擦特性的岩石变形与破坏的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唐春安,徐小荷;缺陷的演化繁衍与Kaiser效应函数[J];地震研究;1990年02期

9 邱贤德,,庄乾城;岩盐流变特性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万志军,李学华,刘长友;加载速率对岩石声发射活动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翔;信礼田;李占田;刘建武;苏敏;吴文学;;冲击载荷下花岗岩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剑文;盐岩的温度效应及细观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马洪岭;超深地层盐岩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正钢;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及其损伤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锡阶;王时越;黄志静;孙本强;王东伟;;加载速率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断裂强力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1期

2 尹小涛;葛修润;李春光;王水林;;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3 张连英;茅献彪;;高温状态下加载速率对石灰岩力学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11期

4 许金余;刘石;;加载速率对高温后大理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5 唐礼忠;朱俊;刘涛;武建力;;基于颗粒流的矽卡岩静态加载速率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周辉;杨艳霜;肖海斌;张传庆;付亚平;;硬脆性大理岩单轴抗拉强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研究——试验特征与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7 朱瑞赓 ,吴绵拔;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花岗岩的破坏判据[J];爆炸与冲击;1984年01期

8 许昭永,包一峰,舒燕华,李茜,刘正荣;单轴实验时的加载速率与声发射特征[J];地震研究;1985年06期

9 陈大年;《高应力及超高加载速率下的材料性态》[J];爆炸与冲击;1987年02期

10 韩长生,经福谦,丁■,张文平,陈森华,陆景德;不同加载速率下铝自由面微粒子喷射现象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庆峦;李文廷;任冠韬;李明宇;;不同加载速率下砂岩力学特性的研究[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5年

2 彭芳乐;李福林;李建中;龙冈文夫;;砂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加载速率效应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尹小涛;葛修润;李春光;王水林;;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席道瑛;谢端;张毅;何炬;;加载速率对岩石力学性质及声发射率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5 杨锡阶;王时越;黄志静;孙本强;王东伟;;加载速率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断裂强力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6 刘超;冯其京;王裴;;冲击压力、加载速率及加载方式对于沟槽微射流的影响[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陶永强;矫桂琼;王波;李俊;;同加载速率下2D编织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研究和应力-应变行为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忠安;赵永茂;刘进;;手动加载系统中加载速率的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9 万志军;李学华;刘长友;;加载速率对岩石声发射活动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10 鞠庆海;吴绵拔;;混凝土动三轴破裂的试验研究[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海涛;加载速率效应影响下煤的冲击特性评价方法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闻博;不同加载速率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改丽;加载速率影响系缆合成纤维拉伸力学性能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刘晟锋;循环荷载与静载组合加载下岩石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晓丽;加载速率对钢筋混凝土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丽娜;考虑加载速率影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任学冲;加载速率对不同组织合金钢缺口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玉良;加载速率对不同缺口尺寸和加载方式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8 周欣萍;温度和载荷速率影响结构钢脆性的本质探讨及脆断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陆丽丰;煤岩细观剪切破坏及其声发射特性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王伟;岩性材料动力抗剪特性初探[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4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394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