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出行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构想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carbon travel mode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cases of low carbon travel oriented urban space,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arbon travel oriente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n this basis, the low-carbon travel-oriented point-axis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and the travel node compound space model based on land mixed use are proposed from the macro and meso levels,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基金】:武汉市建设科技项目——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浚;徐康明;;哥本哈根TOD模式研究[J];城市交通;2006年02期
2 张明;刘菁;;适合中国城市特征的TOD规划设计原则[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1期
3 张昊;张忠国;;美国阿灵顿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雯;;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浅析[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2 吴黎明;王栋;赵筝;;当前TOD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3 冯小杰;何晖;;“TOD”理论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张勇;;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土地利用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李荣欣;;城际铁路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策略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3期
6 王正刚;;辽宁城市发展模式探索——基于TOD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7 王建军;;大都市近郊工业区的转型研究——以广州黄埔区产业布局更新为例[J];城市观察;2009年01期
8 贺崇明;;新时期广州城市交通改善策略纲领刍议[J];城市观察;2010年04期
9 周岱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以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10 肖荣波;王国恩;艾勇军;;宜居城市目标下广州绿地系统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200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黎明;王栋;赵筝;;当前TOD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匆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城市综合体一体化空间设计[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莫琳玉;;低碳交通导向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黎明;王栋;王涛;;当前TOD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峰;林立;;中国TOD的再探讨:基于交通出行结果的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巫丽娟;孙世界;;南京新街口地铁站地区的发展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冯满;;“区域公交网”与“公交都市”发展策略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予杰;陈常优;秦志峰;秦明周;;第十三章 中原城市群耕地保护[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9 秦明周;秦志峰;;城市扩张区耕地保护的困境与规划的出路[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良成;路姗;束昱;;基于TOD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模式探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风;耦合水体流动循环系统的围海造陆区域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谭敏;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重庆大学;2011年
3 罗湘蓉;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D];天津大学;2011年
4 王春才;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韩凤;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咏玲;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露;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姚影;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集聚与扩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郝记秀;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IPTLU)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姜克锦;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红田;基于涌现理论的高层建筑集群空间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包雄伟;我国大都市区新城规划的实施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胡雪芹;南昌地铁1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效应的实证分析及预测[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唐立波;公共交通骨干网络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单连建;城市交通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班世银;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规划布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康乐;实物期权理论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形态整合浅析[D];南京大学;2011年
9 康利敏;城市轨道交通对郊区化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宁燕;城市交通方式结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燕凌,郭继孚,徐康明;北京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思路和初步行动[J];城市交通;2004年02期
2 马强;近年来北美关于“TOD”的研究进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杉;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3期
2 李磊;绍兴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J];四川建筑;2005年01期
3 冯维波;;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J];重庆建筑;2006年Z1期
4 姜石良;崔建甫;;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探讨[J];规划师;2006年07期
5 熊理然;骆华松;;现代新昆明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及实现路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4期
6 冒亚龙;;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以重庆为例[J];华中建筑;2006年08期
7 冒亚龙;欧阳梅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J];规划师;2006年12期
8 闫格;李磊;;水乡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特点——绍兴越城组团地区城市结构变迁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徐天铁;;城市空间结构调控研究——以淄博市为例[J];科技资讯;2007年35期
10 徐琳;刘晨阳;;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关系及启示[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邹莹;田冬林;郭凯;李鑫;李铁鹏;;基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沈阳城市空间结构选择[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大伟;黄薇;;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复杂性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洁;刘晓虹;贾进;;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战略选择——以济南市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博;程英男;;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闫晶晶;;西安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曹国华;;基于公交优先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亚文;;工业转型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以太原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柳;温荣晓;;谈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9 陆邵明;;近现代外滩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因素的演变研究[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10 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崔凌云;兰州城市空间结构将大幅调整[N];兰州日报;2014年
2 邵德化;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市政府研究室 高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认识[N];常州日报;2010年
4 赵燕菁;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实例[N];南方周末;2004年
5 张新民 杨仲义 ;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N];天津日报;2004年
6 锡林浩特市城市规划局;坚持规划理念创新 服务创新 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晓晨;积极稳妥推进改造工程[N];威海日报;2007年
8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魏伟 张俊良;城市空间结构变动对人口分布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马艺轩;打造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4年
10 李传良 鸡西市副市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N];黑龙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伊娜;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崔宁;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3 高峰;城市演化与居民分布的复杂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韩凤;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竞梅;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宋樝;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荣;从煤矿城市到山水城市[D];东南大学;2004年
8 牛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南宁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刘露;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小龙;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谢鹏程;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
3 赵莹;大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与绩效[D];同济大学;2007年
4 金玲;城市空间结构视角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车志晖;包头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绩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育宁;南昌市道路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彦强;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及绩效评价[D];兰州大学;2012年
8 郭佳婧;城市化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石会娟;“破”与“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静秋;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控与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7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47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