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楔形桩和等截面桩中性点位置可视化对比模型试验

发布时间:2019-05-18 02:44
【摘要】:地面堆载作用下楔形桩中楔形角的存在可以降低桩身下拽力,但针对倒楔形角的存在与中性点位置关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了分析地面堆载作用下楔形桩和等截面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基于透明土材料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采用非插入式测试方法开展地面堆载作用下楔形桩和等截面桩中性点位置的对比模型试验研究,测得不同地面堆载等级作用下桩体沉降与桩周土体沉降等变化规律,探讨了桩-土相对位移、中性点位置与地面荷载等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透明土材料来研究桩基中性点位置的试验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文中试验条件下楔形桩和等截面桩中性点位置均随着地面堆载等级的增加而降低。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cuneiform angle in cuneiform pile under ground surcharge can reduce the drag force under pile body,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ence of inverted cuneiform angle and the position of neutral point is relatively few.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wedged pile and equal section pile under ground surcharge, based on transparent soil material and 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echnology, The comparative model test study on the neutral point position of wedged pile and equal section pile under ground surcharge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non-plug-in test method, and the variation laws of pile settlement and soil settlement around pile under different ground surcharge grades are measured. The variation of pile-soil relative displacement, neutral point position and ground load grade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st method of using transparent soil material to study the neutral point position of pile foundation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and the neutral point position of cuneiform pile and equal section pil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ound surcharge grade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78170)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美成;李志明;;三角形分布荷载下负摩擦桩中性点深度的计算[J];工程勘察;2006年11期

2 徐初来;苏达;;负摩擦桩中性点的确定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龙起;罗书学;许志焰;;倾斜桩基与竖直桩基竖向承载特性比较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10期

2 王兴;席培胜;余闯;赵骁;;人工合成透明砂含水率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贺成斌;赵明华;雷勇;;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嵌岩桩负摩阻力计算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11期

4 孔纲强;杨贵;曹兆虎;周航;;扩底楔形桩沉桩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5 付贵海;魏丽敏;邓宗伟;蒋建清;;桩顶荷载对负摩阻力性状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6 黄挺;戴国亮;吴彬;;考虑桩顶与土表加载顺序的桩基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5年06期

7 程丽;;JCCAD计算条形承台梁时问题总结[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8期

8 王成武;;基于Weibull函数模型的支盘桩静荷载曲线拟合[J];福建建材;2015年08期

9 钟永国;邓露;;低层住宅群项目中结构方案设计对基础影响初探[J];广州建筑;2015年04期

10 孔令平;;兰州市某7层办公楼的结构方案优化设计[J];甘肃科技;201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思凤;李家富;周莉桦;;国锐广场A、B座结构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2 邓大鹏;;谈地下室抗浮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3 张勃;孙炳书;;中美厂房柱桩承台设计比较[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4 盛焕明;陈荣旗;李新仲;黄珊;;厚层开山填海造陆地基基础设计探讨[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5 李亚;程泽坤;谢磊;;围堤上建筑桩基水平受力性能数值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6 蒋伟;沈霞;李华安;李仙鹤;王靖;;双护筒灌注桩在深厚碎石层中的应用[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Ⅱ[C];2015年

7 李进军;丁永君;郭红云;;1895大厦结构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边圣川;张鹏;张超;高军会;;PHC管桩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A];2014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9 夏京;李金俸;;基坑支护对预应力管桩稳定性的影响[A];2014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经明;李耀杰;吴际渊;;黄土地区锤击沉桩施工中承载力性状浅析[A];2014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孔纲强;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董晓明;基于黄土非均匀湿陷变形的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房凯;桩端后注浆过程中浆土相互作用及其对桩基性状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陈长流;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滕云楠;若干振动机械系统的振动摩擦动力学特性及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刘海涛;基于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后处理小桩负摩擦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仲;高填方后处理复合路基负摩阻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杨自刚;黄土场地桩基正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天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负摩阻力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苗云东;地基土沉降对在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唐漾;单桩负摩阻力形成机理分析及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D];湘潭大学;2013年

6 朱思静;堆载作用下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3年

7 倪晴;欠固结土体自重固结沉降特性模拟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亮;透明土合成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刘阳;堆载作用下黄土冲沟区桥梁桩基础竖轴向承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杨欣;非均匀湿陷条件下黄土地基桥梁群桩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耀峰,王云球;码头桩基负摩擦力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4年12期

2 佘跃心;;基于透明介质和颗粒图像技术的土体变形测量研究进展[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3 张军伟;王大雁;马巍;;寒区桩基负摩阻力计算理论分析[J];路基工程;2007年02期

4 沈傼文;;负摩阻力作用下单桩的承载性状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6期

5 盛小龙;潘卫东;;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作用分析与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6期

6 隋旺华;高岳;;透明土实验技术现状与展望[J];煤炭学报;2011年04期

7 孔纲强;刘璐;刘汉龙;曹兆虎;;玻璃砂透明土与标准砂土强度特性对比三轴试验[J];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2期

8 陆明生;桩基表面负摩擦力的试验研究及经验公式[J];水运工程;1997年05期

9 聂如松,冷伍明;软土地基桥台桩基负摩擦力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5年06期

10 李元海,朱合华,上野胜利,望月秋利;基于图像分析的实验模型变形场量测标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负摩阻力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明喜;人工合成透明砂土及其三轴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昕;张希宏;刘厚健;刘志伟;;桩基中性点深度估算方法对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2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洪杰;湿陷性黄土下对桩基中性点位置的确定和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79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479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