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组合框架-核心筒体系抗震性能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9-09-08 16:01
【摘要】: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进行二次开发,对组合框架-核心筒体系的不同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行为进行精细化模拟,提出了组合框架-核心筒体系抗震性能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采用已有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对建议的方法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建议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对一简化高层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框架-核心筒体系中框架部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够承担更多地震作用,进而发挥"二道防线"作用。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9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1)
【分类号】:TU973.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汪大绥;周建龙;包联进;;超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探讨[J];建筑结构;2012年05期

2 ;Collapse simulation of a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subjected to extremely strong earthquake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10期

3 侯光瑜;陈彬磊;苗启松;刘向阳;黄嘉;;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2期

4 聂建国;陶慕轩;黄远;田淑明;陈戈;;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研究新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6期

5 聂建国;陶慕轩;;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原理[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6 陆新征;卢啸;李梦珂;叶列平;马晓伟;;上海中心大厦结构抗震分析简化模型及地震耗能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7期

7 陶慕轩;聂建国;;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Ⅰ)——极限承载能力[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庆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间倒塌反应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2 陶慕轩;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楼板空间组合效应[D];清华大学;2012年

3 徐自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楼层层高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义刚;周觐;;结构刚度特征系数对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受力性能及位移特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刘小胜,伍丽华;某超高层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3 胡小勇;刘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4 徐凌;双肢剪力墙连梁配筋的设计研究[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樊长军;朱美玲;;浅谈连梁刚度对剪力墙性能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6 梁爽;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点初探[J];电大理工;2004年02期

7 李国辉,郭仁俊,梁靖波,杨添云,陈坚;框—剪结构近似计算中风荷载简化形式的探讨——毕业设计中的专题研究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孟焕陵;刘杨;沈蒲生;;轴向变形引起框架结构侧移的方法比较[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5期

9 ;Evaluation of collapse resistance of RC frame structures for Chinese schools in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B and C[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1年03期

10 徐志远;某酒店大楼有感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J];福建建筑;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完海鹰;周涛;;双腹板顶底角钢半刚性节点研究综述[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丁大益;王元清;刘威;马冬霞;;国家金融信息大厦结构选型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鹏;叶飞;戚承志;陈金科;;弹塑性分析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周建龙;包联进;钱鹏;;超高层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5 卢啸;陆新征;叶列平;;超高层建筑地震动强度指标探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6 解琳琳;韩博;许镇;陆新征;任爱珠;;基于OpenSees的大型结构分析GPU高性能计算方法[A];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7 马万航;范重;王义华;牟在根;;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经济性影响因素探讨[A];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李永梅;李玉占;;楼板对钢框架结构倒塌模式影响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周琦;孙建超;牟在根;;7度区300米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比选[A];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王飞;钟铁毅;刘海锋;杨风利;李清华;;纤维模型非线性梁柱单元的研究及数值模拟[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福磊;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段向胜;考虑时变影响的高层与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施工监测与模拟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黄仕香;混凝土结构落层倒塌碰撞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言志信;结构拆除及爆破震动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肖良丽;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内力分布规律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崔大光;型钢混凝土梁柱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陈灿;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变形及其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刘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简化计算和落地剪力墙合理刚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白晓红;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平扭耦联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肖凡;箱形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枫;钢框架住宅结构体系优化的对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陈传荣;多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控制含钢量的措施[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武晓英;高烈度区多层建筑框架、框—支结构经济性及二阶效应对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文俊巍;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孔慧;配筋率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师希望;甘肃省泾川县某高层钢结构舍利塔的抗震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q,

本文编号:2533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33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