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发布时间:2019-10-09 10:30
【摘要】: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是人居环境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对乡村人居环境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模型。评价包括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情况进行客观实际分析,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主观角度对建设成果进行评价。试图以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更真实的反映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根据浙北地区人居环境现状情况,分析总结出存在问题。指出:乡村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经济发展缺乏引领;乡村住宅建设无序发展;乡村公共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等问题。主体评价是从使用者的感知、认知、对环境态度等角度切入需要评价的问题。尝试从使用者的角度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由乡村居民反馈建设成果,对其作出综合性模糊评价,得到评价结果为一般。 对调查和评价结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提出了优化思路及建设对策。主要措施有:1)加强生态保护,提升乡村生态环境。2)城乡统筹、因势利导促进乡村经济发展。3)完善乡村公共事业,提升乡村社会职能。4)规划引导,改善乡村居住环境。5)规范规划内容,合理配置各类基础设施。 最后采用实证研究,对聚宝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提升策略。研究结果与建议为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事实依据,也为其它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提供借鉴。
【图文】:
学家盖迪斯(Patrick Geddes)倡导区域观念,研和变化的动力以及人类居住与地区的关系。他图 1.1 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型Figure 1.1 Garden City model of Howard
图 4.1 乡村景观 Figure 4.1 The Rural Landscape4.1.1 乡村自然景观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进展任何突破,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浙江属“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结构,以丘陵山地、中低山山地为主,有水网平原、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和沿海海岛等地貌单元,地貌类型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浙北地区除了沿海海岛其它地貌类型均有涵盖,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底蕴随着政府的重视、居民保护意识的提高,规划设计方法的不断完善自然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杭州龙井村内规划中对原有大树的保护以及嘉兴洪典村的农田景观,群鸟起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田园风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2.29
本文编号:2546726
【图文】:
学家盖迪斯(Patrick Geddes)倡导区域观念,研和变化的动力以及人类居住与地区的关系。他图 1.1 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型Figure 1.1 Garden City model of Howard
图 4.1 乡村景观 Figure 4.1 The Rural Landscape4.1.1 乡村自然景观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进展任何突破,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浙江属“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结构,以丘陵山地、中低山山地为主,有水网平原、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和沿海海岛等地貌单元,地貌类型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浙北地区除了沿海海岛其它地貌类型均有涵盖,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底蕴随着政府的重视、居民保护意识的提高,规划设计方法的不断完善自然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杭州龙井村内规划中对原有大树的保护以及嘉兴洪典村的农田景观,群鸟起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田园风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6年01期
2 朱锡金;21世纪人类生态住区规划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5期
3 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4期
4 杨贵庆;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2期
5 刘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6 刘滨谊,陈威;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7 李雪铭,姜斌,杨波;人居环境:地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8 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9 李伯华;曾菊新;;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10 何永;理解"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546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546726.html